学术投稿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周炜;龙运军;吴刚

关键词:糖尿病足, 中药, 足浴
摘要: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治愈率:治疗组14例(56%)明显高于对照组8例(34.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溃疡治愈时间:2周内治愈,治疗组4例(28.6%),对照组1倒(12.5%)4周内治愈,治疗组7例(50%),对照组3例(37.5%);在治愈时间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疫苗同时接种不良反应的研究

    目的 了解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疲苗同时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接受乙脑等8种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以自愿为原则对639名儿童分成6种组合形式实施两种疫苗同时接种(观察组),对1335名儿童取8种疫苗实施单苗接种(对照组),在接种后的24h内追踪观察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 结果 精品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简称精品型乙脑JEV)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简称A群流脑AMPV)、精品型乙脑疫苗与麻疹减毒活疫苗(简称麻疹疫苗MV)、乙脑疫苗与麻疹疫苗、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简称百白破DPT)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简称Hib)组合两种疫苗联合接种的发热反应率和/或反应程度显著高于同种疫苗单苗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流脑疫苗 A+CMPV)与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流感疫苗IV)、A群流脑疫苗与流感疫苗两种组合没有发现增加不良反应的现象;所有组合的两种疫苗同时接种的局部红肿反应发生率与同种疫苗单独接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会增加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或反应程度,发生率或反应程度的增加与具体疫苗的组合有关.

    作者:李玉;吴文锋;陈慧雯;黎亚广;杨海云;黄金凤;梁小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清胱抑素C、尿酸、钙、镁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疗监测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尿酸(UA)、钙(Ca2+)、镁(Mg2+)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简称为HIP)诊疗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122例HIP患者测定血清Cys C、UA、Ca2+、Mg2+水平,并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晚期50例作为对照.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组Cys C、UA含量呈渐升趋势,从轻度子痫前期组始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2+、Mg2+含量呈渐降趋势,从轻度子痫前期组始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IP患者进行血Cys C、UA、Ca2+、Mg2+联合监测,对HIP病情的预测、发展,从而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康荣;陈忠;陈亚珍;梁金明;吴小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4、2008年中山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中山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近视程度,为开展该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18岁中小学校城市男生、女生、农村男生、女生各约2 900人进行视力检查.结果 2004、2008年该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分别为52.18%、51.65%.其中2004、2008年学生近视患病率,男生分别为47.67%和47.15%,女生为56.68%和56.16%;城市分别为56.54%和52.7%,农村为47.85%和50.62%.男生和女生、城市和农村学生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18岁的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分别为85.42%和84.04%:近视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16~18岁组重度近视构成比分别为75.61%和76.56%. 结论 该市中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较高,近视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加重,应针对女生和城市学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视力,重点在于做好早期预防.关键字:近视;中小学生;调查

    作者:何伦发;郭艳;陈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三七总皂对氧化应激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机制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氧化应激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机制.方法 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采用40μMH2O2建立氧化应激损伤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运用western blot检测caapase 3、Cytochrome c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H2O2作用5h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三七总皂苷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照组、模型组和试验组凋亡率分别为(3.58±0.53)%、(26.34±3.00)%、(9.89±1.64)%,并能明显抑制caspase 3、Cytechrome C在细胞内的表达,对照组、模型组和试验组caspaspase 3 表达指数分别为8.48±1.36、41.51±4.68、9.86±1.56,对照组、模型组和试验组Cytechrome C 表达指数分别为8.63±0.52、46.06±3.53、10.40±1.12. 结论 三七总皂苷对H2O2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Cytochrome c释放,抑制心肌细胞内caspabe 3表达.

    作者:曾灶昌;陈金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在治疗中低血糖是常见的急诊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出现心脑等脏器发生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而一部分老年患者因为神经反应比较迟缓,症状不典型延误诊治临床更应重视,本文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患者5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月琴;鲁亚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影响结核性胸膜炎临床预后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及临床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206例结核性胸膜炎进行分析. 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及临床预后与就诊时间、抗结核治疗、胸水细胞数、胸水蛋白总量、胸穿抽液是否及时、激素应用及胸腔是否注入尿激酶有关,与胸水量、激素应用时间长短无关.结论 临床工作中,积极抗结核治疗,积极胸穿抽液,短期使用激素,胸腔注入尿激酶对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卢海崧;张伟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司帕沙星联合三金片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司帕沙星联合三金片治疗非淋茼性尿道炎的有效性. 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患者口服司帕沙星300mg/次,每日1次,加服三金片3片/次,每日3次,疗程14d;对照组30例患者单独口服司帕沙星300mg,每日2次,疗程14d.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7%(36/38),病原清除率9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6.6%(23/30),病原清除率71.1%(27/38),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 司帕沙星联合三金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较单独应用司帕沙星治疗非淋茼性尿道炎有效.

    作者:龙运军;周炜;刘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10例门诊淋病患者调查

    目的 调查2006~2008年本院门诊110例淋病患者.方法 对110例确诊为淋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26例,追踪配偶63例,确诊为淋病35例.结论 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安全性行为、性交易仍是淋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魏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洛铂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洛泊对体外培养的浆液性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的诱导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SKOV3,用MTT比色法检测洛铂对SKOV3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洛铂对SKOV3细胞株的凋亡率. 结果 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KOV3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洛泊处理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洛泊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可诱导细胞的凋亡. 结论 卵巢癌SKOV3细胞对洛泊敏感,洛泊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

    作者:段爱红;王辉;陈俊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汕头市中小学生变应性鼻炎流行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汕头市中小学生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汕头市6所中、小学7~16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设计的调查问卷表,进行病例筛选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对可疑对象进行专科检查并确诊.结果 共发放问卷1 005份,回收有效问卷932份,汕头市7.16岁青少年变应性鼻炎现患病率为16.8%(157/932),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中.支气管哮喘、药物、食物过敏、居住环境以及家族史均与变应性鼻炎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初步了解汕头市青少年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现状,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作者:魏永新;林进潮;洪雪云;陈巧玲;林凯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联合微泡与高温热疗开放大鼠血脑屏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lMHz低频超声诱导微泡破坏和高温热疗两种方法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分为2个实验组与1个对照组,实验A组大鼠经股静脉注入微泡造影剂后,采用频率1MHz、声强1.2 W/cm的超声波经大鼠颅骨照射3min;实验B组大鼠于加温仓以36℃加温3h;对照组(C组)仅室温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伊文思蓝测定法观察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脑细胞和血脑屏障病理学改变. 结果 超声联合微泡组和热疗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电镜下微血管内皮紧密连接呈开放状态.结论 超声照射联合微泡和全身热疗均可开放血脑屏障.

    作者:李征毅;刘友坦;冯健;吴凤林;李泉水;张家庭;郭进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84名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追踪观察

    目的 :通过对某车厂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4年追踪观察,了解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某车厂噪声作业人员体检资料进行筛选整理,选出同一年进厂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184位工人作为观察对象,对受检者逐年进行复查,连续4年追踪观察.结果 2004年患病率为16.31%,2005年患病率为21.20%,2006年患病率为22.83%,2007年患病率为29.35%,2004年与2007年的听力损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853,P=0.0029),其余各年之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车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害严重.听力损伤的程度与噪声暴露的年限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古国平;张谊德;罗文勇;谢宇登;郑少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时机内镜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急诊止血的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221例.根据内镜检查时间分为48h内检查治疗组和48h后内镜检查治疗组,比较两组内镜止血效果.结果 出血48h内急诊内镜检查治疗组143例,止血成功率99.3%,非急诊组78例,止血成功率89.7%,二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止血治疗简单有效,而且在出血48h内进行内镜止血能达到更有效的止血效果.

    作者:林汉利;李俊达;郑昌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分析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过程;观察复苏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对比输入胶体与晶体液的情况.结果 全组除死亡2例外,其余(包括经保守治疗失败转手术引流4例)均治愈.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液体复苏时及时补充胶体液能减少液体输入量,缩短复苏时间,早期限制性液体输入降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素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疟疾患者血小板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原因及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用Sysmex kn-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时69例疟疾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计数测定.所得数据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疟疾患者组血小板为(84.43±44.3)×109/L,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小板为(204.1×±56.1)×109/L.疟疾患者组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69例疟疾患者中有48例(占69.6%)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疟血小板为(80.8±44.3)×109/L,间日疟血小板为(80.7±56.4)×109/L,15例恶性疟患者中的12例(占80.0%和54例间日疟患者中的36例(占67.0%)患者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疟疾患者可引起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脾脏肿大等原因,疟疾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普遍减少.

    作者:罗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学微生物菌种长期保存方法探讨

    目的 为探讨一种能长期保存菌种的理想方法,以便更好地为科研、教学提供标准菌株.方法 将需保存的菌株纯化后,用保护剂鲜牛奶制成常用菌悬液、高浓菌悬液,分别分装菌种管中置-70℃超低温快速预冻过夜,冷冻干燥机真空干燥封口,-30℃保存. 结果 浓度为106~107个/ml和510~1010个ml的菌液经15年保存后菌株的存活率分别为92.3%和100%,经20年保存后菌株的存活率分别为61.53%,98.46%.结论 鲜牛奶高浓菌悬液冷冻真空干燥可长期保存各种微生物菌种.

    作者:李文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坦桑尼亚疟疾81例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析

    疟疾是一种虫媒传染病,其中恶性疟是疟疾中多见的一种,脑型疟也多见于恶性疟.本文总结在坦桑尼亚姆万扎省(斯瓦希里语:Mwanza)公路施工医疗队诊治的恶性疟疾81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风岭;蔺江涛;曲保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6例报告

    目的 总结后腹膜腔镜技术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后腹膜腔镜技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2~65岁,平均37岁,左侧3例,右侧3例,嗜铬细胞瘤6例.结果 该组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55~160min.术中失血80~16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无明显并发症,另有l例改开放手术.结论 后腹膜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入路符合泌尿外科医师习惯,手术效果好,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掌握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

    作者:黄卫;岑松;钟江;刘元晓;冯雄;康新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乳腺癌HER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状态中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 对4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做石腊切片,分别用FISH和IHC检测HER2基因扩增和HER2蛋白表达,以FISH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IHC检测的基因扩增比率.结果 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3+)的基因扩增比率为88.9%(8/9),1例无扩增者为17号染色体多体;IHC(2+)的基因扩增比例为71.4%(5/7),2例无扩增者中有1例为17号染色体多体;IHC(1+和0)的无基因扩增.结论 IHC可以做为HER2基因状态检测的初筛;IHC(2+)与IHC(3+)存在假阳性,与17号染色体多体有关,故应该做FISH检测确诊.

    作者:赵继红;卢义生;王晓文;尹有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众多介质参与的复杂反应.而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了人类个体或群体表型,以及对疾病易感性、疾病表型和对药物治疗反应等各方面的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关系,不仅有可能更加科学地认识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而且这些新的研究技术将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以及早期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作者:蔡露良;向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