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韫
CT导引下经皮活检和介入治疗是介入性放射学范畴之一[1].随着CT设备的逐渐普及和穿刺介入器械的完善,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6年1月对151例病人进行了穿刺活检或介人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焦建民;李瑞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临床上遇到的白血病,多与国际上公认的FAB分类法相符合,但也有例外.现将1例急性非淋细胞白血病M3b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报告如下:
作者:杨岩红;韩凤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ICU护士上岗前,必须先进行多专科的轮转学习,再进行ICU的强化训练,才能在工作中达到ICU的护士标准[1~3].1 ICU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ICU护士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①能适应高度紧张的工作,在短时间内持续紧张地工作,身体健康;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应性,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知识面广;③具有清晰判断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沉着、果断、迅速;④善于创新,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
作者:宋彦芹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的综合康复疗效.方法:对15例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患者采用强化运动疗法与穴位脉冲电疗法综合治疗后行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结果:病程小于3个月的13例患者收到好的效果,其中8例治愈,5例部分好转,而病程大于3个月的2例无改变.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患者疗效显著,如果病程超过3个月,则异常运动模式很难纠正.
作者:张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的使用及辅助检查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用自制的调查表登记使用药物的品种、剂量及辅助检查的情况.结果: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氯氮平常用(50%),其次为氯丙嗪及奋乃静(22.37%).心电图异常者为28.95%,脑电图异常者为25.0%,肺结核为13.16%.由于氯氮平安全价廉、疗效好,故成为临床常用的精神药物.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定期进行辅助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肺结核发病率高已成为严重问题.
作者:付春红;文斌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现代电抽搐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80例现代电抽搐的疗效和副反应,并对引起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PANSS、BPMS、HAMD评定疗效,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结果:现代电抽搐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微.结论:现代电抽搐治疗安全性好,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春仙;蔡德明;刘胜皇;涂哲明;刘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本文从数字图书馆几要素中阐述了思想理论对数字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及指导作用,强调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应先搞本馆特色,再循国际、国内公认的有序规范管理原则联机联网,从而真正达到信息资源共存、共享,有组织的利用.
作者:董训兰;唐国一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丙泊酚不同配伍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120例行胃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试验组)静注芬太尼1μg.kg-1及丙泊酚1.5mg.kg-1.B组(对照组)静注氯胺酮0.2mg.kg-1及丙泊酚1.5mg.kg-1.术中根据患者体动追加丙泊酚,丙泊酚均予45~60秒内推入.观察:①手术、清醒、离院时间及丙泊酚用量;②术中HR、BP、SPO2变化;③副作用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清醒、手术、离院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性.②A组HR及SBP注药后下降,下降幅度未超过基础值的2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中出现呼吸抑制(RR<10次/分),占60%.注射痛率A组42.5%,B组20%(P<0.05);术中做梦率B组60%,A组21.2%(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氯胺酮配伍丙泊酚心血管系统抑制较少,副作用发生率较低,适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
作者:刘春阁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三维慢速牵引与平面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缺点.方法:三维慢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与平面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相比较.结果:三维慢速牵引治疗组有效率94.87%,平面牵引治疗组有效率占89.74%,说明三维慢速牵引治疗效果优于平面牵引治疗效果.
作者:陈少玲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自在我院住院痊愈出院后2周至6个月复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国内修订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ility of Life Invertory-74,GQOLI-74)作为调查工具,所有资料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评价、躯体纬度、心理纬度、社会纬度及物质纬度评分均未超过50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有运动与感觉、经济状况、正性情感、生活环境等因素;不同的婚姻状况、居住地、监护人、年龄及用药等.在经济状况、正性情感、婚姻与家庭、总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有差异;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比较在疾病恢复后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女性精神疾病患者自我感觉生活质量偏低,运动与感觉、经济状况、正性情感和生活环境等11项因子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作者:魏新贞;王占敏;陈会然;王新福;赵惠芳;时立妲;邓玉凯;吴亚卿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酸枣仁汤和多塞平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6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分为治疗组(酸枣仁汤组36例)和对照组(多塞平组30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酸枣仁汤组与多塞平组均有显著疗效,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酸枣仁汤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中医用酸枣汤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邹锦山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随着社区居民的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患者及社区医生对抑郁症、焦虑症的重视不够及认识不足,造成以入睡困难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误诊为失眠,忽略其他症状,进而使诊断、治疗误入歧途.现将在三里河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2000~2005年治疗的3例抑郁症、2例焦虑症误诊为失眠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亓海萍;李雅媛;王丽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我们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正常人空腹血浆中的D-二聚体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2005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71.4±7.8)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修定的脑梗塞诊断标准[3],且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证实.所有患者6个月内均未服用过影响凝血和纤溶的药物,近期无其他部位血栓形成和栓塞等疾病,近期无手术及外伤史,无肝肾功能异常.脑梗死组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轻型38例(梗死灶直径<15mm),中型24例(梗死灶直径15~30mm),重型10例(梗死灶直径>30mm).对照组为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58±8.2)岁.对照组与脑梗死组在年龄及性别组成上基本匹配.
作者:王丽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自拟止痒汤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用自拟止痒汤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39例(治疗组),与用内服氯苯那敏2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拟止痒汤可以很好地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状有显著改善.
作者:张焱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治疗精神病过程中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其理论基础是情绪趋同效应.
作者:魏方艳;彭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高锰酸钾(PP粉)杀菌作用比过氧化氢强,低浓度起收敛作用,高浓度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临床一般采用1:1000(PP粉)溶液清洗感染创面、冲洗膀胱、水果和食具消毒.
作者:邓耀华;邓军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易发生夜间死亡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降低夜间死亡率.方法:2年时间对68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加强夜间观察与护理,使肺心病夜间病死率从以前的40%降低到18.8%.结论:针对夜间肺心病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肺心病夜间病死率.
作者:李丽;赵江海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就剖宫产率增加具体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以便在保证母婴平安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安艳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前练习颈仰卧位的意义.方法:2000~2003年我科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154例,分为术前未行颈仰卧位练习和练习颈仰卧位两组,观察两组术后出血及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率.结果:术前练习颈仰卧位组术后发生出血及甲状腺危象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甲亢手术术前练习颈仰卧位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桂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药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药理实验教学是药理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药理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药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思维能力.
作者:赵乔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