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口和三亚地区商品猪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王凤阳;李布勇;王轶;廖起志;杜丽;李笑春;申明霞;成鹰;刘涛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猪, 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摘要:目的 调查海口和三亚地区商品猪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戊肝防制策略提供资料.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海口和三亚的18个养猪场的190只成年猪进行了HEV血清学调查.结果 在海口和三亚地区18个猪场的190只猪中,抗-HEV抗体阳性猪176只,总阳性率92.6%.在18个猪场中,有13个猪场的HEV阳性率在90%以上,其中,11个猪场的阳性率为100%.低的阳性率为60%.结论 在海口和三亚两地区商品猪中,HEV的感染是非常普遍的,且感染率较高,应予关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995~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为控制结核病传播提供科学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西1995~2005年新发现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995~2005年广西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6.56/10万,38.51/10万,43.11/10万,55.29/10万,61.98/10万,69.78/10万,70.86/10万,74.10/10万,92.33/10万,119.62/10万和136.38/10万.地区分布桂中地区高于其余四个地区;时间分布季节性很弱;年龄分布青年组、壮年组和老年组高于儿童组;性别分布男性明显大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论 应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的肺结核防治工作,采用现代肺结核病控制技术,控制肺结核病疫情.

    作者:黄丽华;耿文奎;刘德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南宁市公共场所螨类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南宁市公共场所螨类污染程度及分布状况,为制定有效的螨类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南宁市旅店业、娱乐业及美容业等公共场所各5~10家单位,用吸尘器分别吸取上述场所中的床铺、沙发、地面或地毯上的尘样,装入样品袋,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离计数.结果 共采集尘样176份,检出螨类87份,总检出率49.43%.螨类检出率高的场所是旅店的客床85.29%(29/34),低为美容床19.44%(7/36).结论 南宁市地处亚热带地区,温、湿度较适合螨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公共场所螨类污染普遍存在,应针对螨类生长繁殖的有利因素,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

    作者:艾维莉;林新勤;梁惠宁;于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生物薄片法检测抗精子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并评价免疫荧光生物薄片技术在检测ASA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生物薄片技术检测1920对不孕不育夫妇和40对正常孕期夫妇ASA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孕不育组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7%vs 1.25%,x2ASAb=9.4,P<0.01),ASAb阳性者IgG型占66.4%,IgM型28.1%,IgA为0.6%.ASAb结合的部位分别头部占58.0%,尾部35.8%,体部3.7%,整体阳性较少为2.5%.结论 体内抗精子抗体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薄片技术检测抗精子抗体特异性高,既能定性又能定位,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巫翠萍;覃西;钱士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通过临床路径对高血压患者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72例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有效控制率,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控制效果和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谢小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海口和三亚地区商品猪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海口和三亚地区商品猪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戊肝防制策略提供资料.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海口和三亚的18个养猪场的190只成年猪进行了HEV血清学调查.结果 在海口和三亚地区18个猪场的190只猪中,抗-HEV抗体阳性猪176只,总阳性率92.6%.在18个猪场中,有13个猪场的HEV阳性率在90%以上,其中,11个猪场的阳性率为100%.低的阳性率为60%.结论 在海口和三亚两地区商品猪中,HEV的感染是非常普遍的,且感染率较高,应予关注.

    作者:王凤阳;李布勇;王轶;廖起志;杜丽;李笑春;申明霞;成鹰;刘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恙虫病患者病程与器官损害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及时诊断治疗对恙虫病患者器官损害数量、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7例临床诊断为恙虫病的患者,按其发病时间、诊断和治疗时间与患者器官损害数量、严重程度及其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中,发病<5 d 72例,合并一个器官损害59例(81.94%),两个器官损害13例(18.06%);发病5~10 d 28例,合并一个器官损害7例(25.00%),两个器官损害16例(57.14%),多个器官损害5例(17.86%);发病11~14 d 18例,合并两个器官损害6例(33.33%),多个器官损害12例(66.67%);发病>14 d 9例,100%均出现多个器官损害.发病<5 d及时诊断并予治疗者63例全部治愈(100%);发病后5~10 d诊断并予治疗32例,治愈31例(96.88%),死亡1例;发病后11~14 d诊断并予治疗20例,治愈19例(95.00%),死亡1例;发病>14 d诊断并予治疗12例,治愈10例(83.33%),死亡2例.结论 恙虫病发病时间越长,并发器官损害数量越多,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机会越大,死亡率越高.早期诊断和予以有效药物治疗是影响恙虫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志伟;叶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26例皮肤溃疡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皮肤溃疡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126例皮肤溃疡患者的溃疡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真菌检查.结果 在126例皮肤溃疡患者中,有91例存在细菌感染,占72.2%;有40例存在真菌感染,占31.7%,同时有细菌和真菌感染的11例,占8.7%;细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占37.3%,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结论 皮肤溃疡存在感染的比例较大,尤其是细菌感染;通过了解皮肤溃疡感染的情况,有选择有针对的应用抗生素,有利于该病的治疗.

    作者:陈海洲;陈新;周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宁波市江东区1996~2006年麻疹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东区1996~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江东区1996~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订正年报中的麻疹发病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11年间全区麻疹共报告发病315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3.51/10万.发病率总体有一定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发病水平较之前有显著升高(卡方检验χ2=88.25,P<0.0001).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及20~39岁两个年龄段,占发病的92.38%.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7月,占72.06%.发病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多,占29.52%,其次为工人和干部职员,分别占15.24%和10.79%.结论 近年来全区麻疹疫情有上升趋势,亟需进一步加强相关防控措施.

    作者:王俊;胡丽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强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空腹与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天数有明显差异(P<0.05),低血糖和黎明现象的次数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患者血糖得到稳定和理想的控制,减少夜间低血糖和黎明现象,血糖达标天数减少,是目前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黎淑珍;陈茜;卢焕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深圳市汉族母子ABO血型分布及不合妊娠率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汉族母子ABO血型分布、基因频率及不合妊娠率.方法 用深圳试管法对2 521例汉族母子进行ABO血型检测,计算ABO血型基因频率,求出母子ABO血型不合的妊娠率.结果 深圳地区汉族母子ABO血型不合的妊娠率为24.49%;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p>q,表现型O>A>B>AB.结论 深圳市汉族母子ABO血型不合妊娠率低于北方地区;ABO血型基因频率符合南方地区O基因频率较高的特征.

    作者:张国清;赖学文;李庚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灰色预测模型对流动人口疟疾的分析

    目的 应用灰色模型预测江苏省流动人口疟疾发病趋势.方法 采用2000~2004年江苏省流动人口间日疟发病人数建模建立的流动人口间日疟病例的数学模型:(Y)(t)=333.48e0.2277(t-1)-257.483进行拟合分析.结果 经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C=0.155,P>0.94,模型拟合好,可用作外推预测.对2005年江苏省间日疟发病人数进行外推,估计流动人口间日疟发病人数为210例,经回代验证当年实际发病人数为188例,误差率为10.5%.结论 江苏省流动人口疟疾发病人数呈上升态势,为防止疫情传播和扩散,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

    作者:李菊林;高琪;金小林;周华云;王伟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危儿早期干预与预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1岁以内脑损伤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干预组接受定期随访和系统的干预治疗,对照组仅定期门诊随访及指导家庭训练,在确诊为脑瘫后才开始康复治疗,两组惠儿的随访及智能测定由专人进行.结果 无论6个月龄还是1岁时MDI、PDI平均值干预组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儿童MDI和PDI于6个月、1岁时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听觉障碍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脑损伤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降低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有效地改善预后.

    作者:黄鹦;李瑞花;阙利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汕头市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

    目的 分析2006年汕头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探索适宜的防制对策.方法 对2006年汕头市登革热监测、实验室结果及疫情调查处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汕头市2006年报告登革热177例,发病率为18.72/10万.疫情波及1区个8个镇(街道),病例集中在9~10月份,流行期为53 d.临床表现以轻型登革热为主.在7份急性期病人的血标本中分离出3株登革Ⅰ型病毒.病例以多点散发流行为主.疫点媒介密度高,传染源未及时发现是造成传播扩散的主要因素;设立定点医院,开展地毯式病例搜索和清理伊蚊孽生地是疫情得到较快控制的主要措施.结论 2006年汕头市登革热疫情是由登革Ⅰ型病毒引起的,病例临床症状轻.以疫情多发区为中心,以周边区为重点,采取加强传染源控制管理和清除蚊媒孽生地及疫点紧急灭蚊等综合措施,是较快扑灭疫情的有效防制对策.

    作者:姚丽君;黄建云;佘焕昭;张旭彬;许璐;廖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佛山市南海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南海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结果 共调查1 137人,其中感染华支睾吸虫为263人,感染率为23.13%.男性感染率27.05%高于女性感染率19.15%(χ2=9.98,P<0.05);未成年组(0~15岁组)感染率3.98%低于成年组(20~岁组)感染率32.63%(χ2=16.82,P<0.05),沙头镇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于里水镇(χ2=143.36,P<0.05).结论 南海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仍属高度流行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密切相关,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意识,改变生活、饮食习惯,从而有效人群控制华支睾吸虫感染.

    作者:梁子良;曹晓鸥;钟诚;吕海韵;石文娟;李莹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偶合症的季节性回顾与分析

    目的 探讨偶合症的发生与季节气候之间的关系,找出其规律,以减少偶合症的发生,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对 2004~2005年邹城市预防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偶合症11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偶合症与儿童季节多发病有直接的关系,二者的发病率曲线走向一致.偶合症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偶合和诱发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儿童的季节多发病、常见病有明显的关联.在工作中应尽量避免异常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详细地询问儿童的健康情况和病史,减少偶合症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作者:陈凡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广州市300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2006年广州市登革热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6年收治的300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年龄3个月~78岁,平均年龄(33.5±12.7)岁,主要临床表现发热(100%)、畏寒(84.67%)、头痛(75.0%)、肌痛(51.67%)、皮疹/出血点(84.33%),热程多为4~7 d,平均热程(5.6±2.3)d,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分别占(75%)和(80.7%),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73%),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83%),乳酸脱氢酶(LDH)升高(48%),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26%),血清钾下降(25.3%),尿蛋白阳性者(9%).结论 近年来本地区主要为DFV-I流行.本组病人临床特征符合登革热病程发生、发展及转归的一般规律.

    作者:龙英姿;应若素;何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5~2006年男性长卡司机艾滋病和梅毒调查

    目的 了解男性长卡司机艾滋病等感染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在该人群中进行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共调查708名男性长卡司机,有1人感染了梅毒,感染率为0.14%,有48人近一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但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结论 男性长卡司机对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其进行预防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蔡一飙;陈美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点滴型与斑块型、进展期与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调查肇庆市皮肤病医院自2003年1月~2006年8月应用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滕多甙片治疗的56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例.结果 治疗4 wk后,按皮疹形态比较,点滴状与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7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情分期比较,进展期与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5%、55.6%,两组比较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点滴状与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相当,而治疗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明显优于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

    作者:马福生;谭以和;刘显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感冒冲剂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目的 探讨复方感冒冲剂体外对流感病毒(H3N2)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狗肾传代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建立体外病毒感染模型.将病毒与药物通过三种不同给药方式,通过细胞病变法观察复方感冒冲剂对流感病毒的抑制及对被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复方感冒冲剂在感染病毒同时加药方式下对流感病毒(H3N)感染的MDCK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先给药再感染病毒的方式下对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较弱;在先加病毒后加药的方式下,复方感冒冲剂对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 复方感冒冲剂具有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其药效发挥可能依赖机体的代谢并与给药方式有关.

    作者:陈景毅;汤媛媛;宋德志;赖振屏;黄企光;樊晓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麻痹型狂犬病1例报告

    2006年8月,佛山市禅城区某综合医院收治1例犬伤患者,患者在疫苗接种其间出现上肢麻痹、乏力、昏迷等症状,曾怀疑为疫苗引起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其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1例麻痹型狂犬病病例,由于麻痹型狂犬病较为少见,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梁超斌;何炳欣;杨国;梁飞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