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鸥
心理障碍(Psychologicdisorder),一般指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疾病所致心理反应国外资料估计21%~26%的内科门诊病人患有精神障碍,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伴发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5%;国内资料显示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中精神疾病发生率为20~70%.
作者:蒋湘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的表皮瘤样增生,属于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以局部除疣为主,但以往单一的疗法应用均易复发,局部注射药物或局麻做激光、微波、电离子术等患者较痛苦,尤其是女性患者不易接受.
作者:邢爽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控制策略.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完整的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资料72例进行分析. 结果 72例细菌培养共检出细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57株,占63.3%,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23株,占25.6%,酵母样真菌10株,占11.1%.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是常见致病菌.绝大多数G-杆菌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含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峻.G+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达到1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肠球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已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 结论糖尿病足溃疡以G-杆菌感染居多,耐药情况严峻,强调应重视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率.
作者:杨毅华;黄俊珊;詹巧玲;林超;辜红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的抗原表型特征,并评价Hp抗原表型分型对临床诊治意义. 方法以确诊感染Hp的132例胃肠疾病患者和20例无症状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抗体谱,分析相应的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 A)、尿素酶( Urease)、鞭毛蛋白(Flagellin)及外膜蛋白(OMP)表达情况. 结果 Hp I型的感染率PU组(88.89%)、GC组(93.33%)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35%)和CG组(51.85%)(P《0.005).小分子量OMP的检出率GC组(100.00%)和CG组(60.49%)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25%)和PU组(33.33%)(P《0.05). 结论 Hp I型菌株比II型菌株致病力强更有可能增加胃癌发生风险,小分子量OMP可以作为胃癌及胃癌高发人群筛选的一种标志抗原;免疫印迹法是一种特异、敏感、可靠的确诊Hp感染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来智;张银辉;张小艳;陆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非随机方便取样,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试验组的干预措施为有系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研究者分别于手术后5~7d、出院后1个月、2个月时访视患者并填写问卷. 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部分生理状况改善时间明显缩短;试验组患者抑郁和焦虑得分在出院后1个月、2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缓解部分生理症状,改善其抑郁、焦虑心理,从而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张瑞莲;史云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海南省人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和流行特征,评估十多年来的防治效果,为制定全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进行. 结果整群随机抽样全省5个市、县15个点7 924人,调查发现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为59.40%,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56.22%,查见肠道蠕虫16种,其中线虫11种,绦虫2种,吸虫3种, 感染率较高的虫种是钩虫、鞭虫和蛔虫,其感染率分别为33.18%、31.35%和14.29%;多虫感染较严重,感染度以轻度感染为主,感染年龄以5~9岁和10~14岁两组为高;汉、黎、苗、回各民族感染率分率别为48.27%、 64.14%、 76.36%、 58.96% ;女性和农村居民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和城镇居民. 结论海南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儿童蛲虫感染率略有所上升,中部地区钩虫感染率仍然居高不下,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胡锡敏;王善青;林绍雄;黄捷敏;李善文;童重锦;曾文;刘姚若;陈冬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湛江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探讨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纳入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 方法 2003年乙脑流行时对6月~10岁儿童采取突击应急接种方案,2004年起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按程序8月龄,18~24月龄和6岁各接种1剂.并对2003~2005年乙脑疫情流行病学资料中2003年乙脑流行时的应急接种和2004年起的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控制乙脑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湛江市2003~2005年共发生乙脑118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每年5~7月流行,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年龄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以4-6岁多,占总病例数的46.61%;地区分布为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 结论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及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后,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显示应急接种和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肯定.
作者:何琼芬;陈治玲;陈轮;吴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海洋是地球上资源丰富的领域,海洋生物是抗病毒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十几年来,已从不同的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海洋生物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倪学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新生儿VAP的病原体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44例新生儿VAP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 结果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为53.5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80.49%;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是新生儿VAP的主要致病菌,且多为耐药菌. 结论尽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控制原发病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VAP的关键.
作者:刘文新;郭青云;刘东;古爱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口服的克拉霉素与莫西沙星在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疗效. 方法把78例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予以克拉霉素250mg,bid,另外一组予以莫西沙星400mg,qd,观察2~4周. 结果在38例克拉霉素组,治愈23 例,显效12 例,进步2 例,无效1 例,治愈率为60.5% 有效率92.1% ;在40例莫西沙星组,治愈25 例,显效11 例, 进步3 例,无效1 例,治愈率62.5% ,有效率90.0% .胃肠道反应,克拉霉素组为3例,占7.9%;莫西沙星组为4例,占10.0% .两组有效率以及治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口服的克拉霉素与莫西沙星在轻中度CAP的治疗中,疗效相当,耐受性良好.克拉霉素具有更加经济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推广.
作者:关远志;赖均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在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及其作用.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IGF-ImRNA、IGF-IImRNA、IGF-IRmRNA、IGF-IIRmRNA、IGFBP-1mRNA、IGFBP-2mRNA、IGFBP-3mRNA、IGFBP-4mRNA、IGFBP-5mRNA、IGFBP-6mRNA等10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 结果 58例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均有IGF-ImRNA、IGF-IImRNA的基因表达;56例存在IGF-IRmRNA、IGF-IImRNA、IGFBP-3mRNA的基因表达;2例同时检测出上述10种基因. 结论 IGFs可能在早期细胞滋养层的侵入、增殖分化、胎盘形成和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黄维加;肖桂初;肖晓友;莫凡;朱国都;朱新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学女生亚健康状态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493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健康状况、网络成瘾情况.亚健康的确定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亚健康的影响因素. 结果医学女生亚健康发生率为42.5%.亚健康组不适应、抑郁、焦虑、敏感、紧张得分均比健康组高(P《0.05).学习压力大、上网时间长、缺乏体育锻炼、知心朋友少及网络成瘾是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母亲学历低者亚健康发生率更高. 结论应通过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来干预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促进医学女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掌握宁波市江北区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对宁波市江北区2000~2004年度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动态分析、描述. 结果宁波市江北区2000~2004年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235.41/10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为细菌性痢疾、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占总发病数的81.30%.职业以工人、农民、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19.16%、17.63%、9.11%;流动人口发病数(占25.09% )变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江北区以肠道和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应加强对工人、农民和散居人量等相关人群的宣传教育,以控制法定传染病的扩散.
作者:刘庆平;赵风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方法. 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O157:H7的rfbE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5'端,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O157:H7的反应体系,应用于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 结果共检测11种细菌,只有大肠杆菌O157:H7有荧光信号,其余10种全无荧光信号,且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DNA灵敏度为64fg,菌液灵敏度为59cfu/ml或2cfu/PCR反应体系.应用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检测10株O157:H7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无干扰.对89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5份O157:H7实时PCR阳性,其余样品为阴性,检测仅需2h.5份阳性样本,经传统方法培养,有3份检出大肠杆菌O157:H7. 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作者:贺连华;扈庆华;石晓路;郑琳琳;李庆阁;张佳峰;庄志雄;刘小立;张顺祥;王冰;吴平芳;刘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5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 结果共监测853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1.17%;55.33%有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6.23%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32.47%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97%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 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仍处于低流行期,但高危行为存在,应加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
作者:林宏波;林伟波;池建源;李惠莲;许妙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人禽流感知识知晓情况和预防行为状况,探索提高其防护知识及意识的宣传方法. 方法 2005年11~12月对茂名市家禽养殖、贩卖、宰杀加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135名家禽密切接触人群,54.0%的人知道人禽流感的临床症状,认为密切接触能传播的占40.0%,空气能传播的占10.2%,进食病禽能传播的占5.9%,53.3%的人从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结论家禽密切接触人群对人禽流感的危机意识较淡薄,采取正确防护行为率较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许桂锋;孙立梅;李波;黎亚广;侯春霞;王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及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及体检正常的对照组.留取3组人群晨尿,检测其微量白蛋白含量. 结果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筛查,利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治疗.
作者:陈伯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在Beckman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与HPLC进行方法学对比,并进行精密度、回收试验、干扰试验及参考范围的分析. 结果对比试验:y=1.007x+0.142,r=0.995,P《0.001;精密度:CV《2%:平均回收率为102.2%;干扰试验,CV《2%;参考范围为3.8~5.8%. 结论胶乳凝集法测定HbA1c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简单而快速,结果准确,能适应临床的需要.
作者:郑健彬;王翠霞;麦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寻求对策. 方法在2005年1~8月把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幼儿发生局部硬结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后用logistic回归作分析. 结果局部硬结的发生与接种者的技术水平及患者的年龄、体重、家长配合情况有关,其相对危险度大小依次为技术、年龄、体重、家长配合. 结论接种者的技术水平及患者的年龄、体重是接种后局部硬结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认识和改进接种技术,可使局部硬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陈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126例脑卒中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66例与对照组60例.综合康复组采用药物治疗、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中频电疗、针灸治疗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综合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6.7%(χ2=7.658,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疗效.
作者:李惠华;梁珍;彭明霞;李仁义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