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唐维政;郑春娇

关键词:肝炎, 慢性, 胆碱酯酶, 前白蛋白, 肝硬化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B)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测定75例慢性肝病患者和55例健康人的血清ChE、PAB水平,并按临床分型进行分组比较,对慢性肝炎中度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 结果除慢性肝炎轻度组外,其余各组慢性肝病患者ChE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各组慢性肝病患者PAB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慢性肝炎(轻、中、重)各组ChE、PAB的均数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 结论血清ChE、PAB可作为慢性肝病病变程度的指标,对慢性肝病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塘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检测新塘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情况. 方法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检测370例新塘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状况. 结果 370份标本中支原体阳性113例(30.5%);不同年龄组别女性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标本中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罗江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大观霉素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结论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不同类型支原体感染表现出不一致的耐药性.支原体的药敏测定对指导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混合杀虫粉剂套餐使用对德国小蠊的灭效研究

    目的探讨几种杀虫粉剂混合配方、交叉使用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情况,为德国小蠊的防制提供依据. 方法用奋斗呐、胺菊脂、残杀威、蝇克星按一定的剂量比例交换混合配伍,套餐交叉使用. 结果灭效提高,抗药性降低,复合性配方杀虫剂可以应用于德国小蠊的防制. 结论杀虫粉剂混合配伍、交叉使用,可提高杀灭效率,并可降低抗药性的发生.

    作者:陈伟;谢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并急性脑卒中的相关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并急性脑卒中在相关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近4年住院的T2DM并急性脑卒中388例,其中脑出血组93例,脑梗死组295例,分别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DM)脑出血组及非DM脑梗死组做对照分析. 结果 T2DM并急性脑卒中占同期住院T2DM人群的12.0%,急性脑卒中人群的17.0%;T2DM并急性脑梗死占T2DM并急性脑卒中的76.0%.与非DM脑出血组相比,T2DM并脑出血组的大出血灶多,死亡率高,治愈率低(P《0.01);与非DM脑梗死组相比,T2DM并脑梗死组的大病灶、多发病灶、复发病灶、腔隙病灶多,死亡率高,治愈率低(P《0.01). 结论 T2DM并急性脑卒中以缺血性卒中为主,病情较严重,预后差,应积极防治.

    作者:王庆开;翁雪燕;郑地明;林凌;叶苗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热带医学研究的传承与发展

    整体分析和总结热带医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根据当前对热带病和热带公共卫生的防治控制现状,查找缺陷和差距,并描准方向,突出重点,加深对基础性和应对性措施的研究,以吸引全社会对热带医学研究的关注和投入,达到研究人才、技术的传承、发展及贮备,为保障全人类的安全健康,促进全社会的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潘先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126例脑卒中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66例与对照组60例.综合康复组采用药物治疗、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中频电疗、针灸治疗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综合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6.7%(χ2=7.658,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疗效.

    作者:李惠华;梁珍;彭明霞;李仁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突发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目前我国中毒危害仍相当严重[1],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显示,中毒伤害死亡人数排到了第五位[2,3],各种突发中毒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采了严重威胁.

    作者:连轶伟;谢立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4项临床常规化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设计

    目的了解临床常规化学检验14个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设计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个数,评价对医学实用性和满足临床质量要求的效果. 方法以美国CLIA,88能力验证计划的评价限作为规定每项试验的质量要求,确定每项测定方法在稳定操作下的不精密度(CV%)或标准差(S)和不准确度或偏倚(bias),计算临界系统误差(△SEc).并根据平时工作情况评价方法的稳定性. 结果不同项目的质控规则和控制测定个数不尽相同. 结论对定量测定的临床检验项目均需甲类似的方法进行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才能符合质量要求.

    作者:何敦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非随机方便取样,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试验组的干预措施为有系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研究者分别于手术后5~7d、出院后1个月、2个月时访视患者并填写问卷. 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部分生理状况改善时间明显缩短;试验组患者抑郁和焦虑得分在出院后1个月、2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缓解部分生理症状,改善其抑郁、焦虑心理,从而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张瑞莲;史云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25例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的现状分析,了解该人群的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登记广州市海珠区2002~2003年外来人口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病例,填写《广州市海珠区外来人口结核病人经济情况调查表》,用前瞻性方法进行一年的跟踪调查,并采用SPSS10.0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225例,发现涂阳病人占41.8%,25~34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高达47.1%,居住2年以上而发病的患者占84.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病例数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6倍;63.6%的病例初次就诊于综合性医院,咳嗽为主要症状占63.1%,有症状者在14d内就诊的仅占42.7%. 结论外来人口结核病的发病多集中在青壮年,文化层次较低及居住2年以上的人群,应加强对综合性医院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

    作者:钟静;麦洁儿;薛植强;何佩贤;郑得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圳市2 364例孕妇TORCH特异性IgM的检测

    目的了解深圳市孕妇TORCH( TOX、CMV、HSVⅠ、HSVⅡ及RUV) 感染情况,为妇女卫生保健措施制订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3 年1月~2005年11月进行产前检查的2 364例孕妇进行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分析. 结果 TOX、CMV、HSVⅠ、HSVⅡ及RUV 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 76%、2.03%、2. 28%、2. 37%及2. 62%;TORCH感染率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冬三季(P《0.01). 结论妊娠妇女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和免疫力下降,易于发生某些病原体(如TORCH)的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应做好孕期预防保健工作,以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作者:肖桂初;黄维加;蒋英;肖晓友;黄与双;朱新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新生儿VAP的病原体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44例新生儿VAP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 结果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为53.5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80.49%;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是新生儿VAP的主要致病菌,且多为耐药菌. 结论尽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控制原发病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VAP的关键.

    作者:刘文新;郭青云;刘东;古爱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茵桅黄联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促肝细胞生长素、茵桅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效果. 方法 4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分两组,对照组21例常规使用葡萄糖、维生素、肝太乐、联苯双酯、白蛋白等.治疗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茵桅黄联合治疗,观察两组黄疸消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下降情况. 结果对照组黄疸明显消退,ALT、AST有所下降,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ALT、AST明显下降(P《0.05). 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茵桅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王旭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孢哌酮与舒巴坦治疗急诊重症感染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88例急诊重症感染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采用静脉滴入方式,每12h给药4.0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有效率为81.8%,细菌清除率为83.8%,不良反应率为5.7%. 结论急诊重症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可作为急诊重症感染的经验用药.

    作者:曾琦;邢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及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及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及体检正常的对照组.留取3组人群晨尿,检测其微量白蛋白含量. 结果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筛查,利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治疗.

    作者:陈伯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圳市46例成年人麻疹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成年人麻疹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控制成年人麻疹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0月所收集的46例成年人麻疹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成年人麻疹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体温较高,皮疹典型,肝功能损害较重.患者以外来流动人员为主,平均年龄28.9岁,以3~6月为发病高峰,患者普遍无麻疹疫苗接种史. 结论成年人麻疹病情较重,合并症较多,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建议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对15岁左右的中学生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有效解决体内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问题.

    作者:袁飞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黄褐斑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探讨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遗传、药物与化妆品、氧自由基、微生物的影响、情绪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1].

    作者:谢志杰;郑志昂;李毓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005年长沙市雨花区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市雨花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方法在辖区内随机抽取一个街(镇、乡),分别在2~5岁、6~8岁、12~15岁、30~39岁组人群各约30人,采手指血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 结果街道与乡镇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84.00%和1:1002与76.47%和1:986(P》0.05);GMT水平以30~39组为高;麻疹疫苗预防阶段人群的GMT明显低于自然感染麻疹阶段的人群GMT(P《0.05). 结论雨花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低,未能形成免疫屏障,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和补种.

    作者:邓婷;吴铁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993~2004年深圳市龙岗区病残儿医学鉴定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出生缺陷发生原因,为优生优育制订有效预防措施. 方法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及《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指导原则》,对龙岗区辖区范围内1993~2004年间上报的102例病残儿资料进行审查和分析. 结果智力低下病残儿共41例,占40.2%;神经及精神类疾病较其他系统疾病多,共62例,占62.8%;遗传性疾病有17例,占16.6%,其余为非遗传性疾病.智力低下原因不明者占31.7%,产程窒息者占21.9%. 结论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避免出生缺陷患儿,必须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开展孕前筛查、加强围产期保健监护及合理治疗.

    作者:蔡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菌贮存区空气细菌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无菌贮存区空气细菌超标的因素及对策. 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沉降法对无菌贮存区采样测定空气中细菌总数,对采取措施前后10次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采取措施前空气菌落总数均超标,采取措施后监测5次无一次超标. 结论只有加强无菌贮存区环境监控,不断完善监控条件,才能保证空气质量达标.

    作者:吴玲;巫凤娇;许喜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NP)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68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率55.9%(38/68),气管切开组NP发生率73.7%(28/68)(P<0.001),昏迷时间对照,并发NP组明显延长,平均分别为27.39及4.04d(P<0.001). 结论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昏迷时间、气管切开分别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NP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信永;马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