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球蛋白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观察

付晓雪;周炜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多发性硬化,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免疫球蛋白治疗组20例,使用免疫球蛋白10g/人.d,同时加用地塞米松10mg/人.d,静滴10d;对照组(常规剂量类固醇治疗组)18例,使用地塞米松10~20mg/人.d静滴,10d为一疗程.结果免疫球蛋白治疗组20例的显效率为65%,显著高于对照组18例的16.7%结论免疫球蛋白是治疗多发性硬化快速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分析

    目的了解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血糖耐量的异常性.方法对60例健康成人对照和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于ZHRZE/4HR化疗前及化疗强化期(2个月)及化疗结束时(6个月)分别进行空腹血糖和采用WHO推荐的口服75g葡萄糖负荷量的测试.结果病例组化疗前和健康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8mmol/L和4.6mmol/L,(t=1.18,P>0.1)两者差异无显著;糖负荷2h后血糖分别7.2mmol/L和4.8mmol/L,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815,P<0.001).病例组化疗强化期和治疗未期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6mmol/L和4.2mmol/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t=2.37,P<0.05),糖负荷2h后血糖分别为6.7mmol/L和4.8mmol/L,强化期明显高于治疗期末(t=2.94,P<0.01).结论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当病情治疗痊愈时,患者的糖耐量逐步恢复正常,显示该类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可逆性.

    作者:王凤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weet综合征误诊持久性隆起性红斑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颈部、面部、四肢起红斑伴胀痛20余天入院.

    作者:黎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黄石市2002年性病疫情分析

    在黄石市卫生局和湖北省医科院的重视和领导下,2002年该市性传播疾病(STD)疫情管理质量有显著提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柯贤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江门市1983~2001年餐饮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江门市自1983年国家试行食品卫生法实施19年以来,全市餐饮具消毒合格率情况.方法对全市8个卫生防疫站1983~2001年餐饮具卫生监测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年来全市共监测餐饮具1 266 476件,合格1 080707件,总合格率为85.33%.从1990年起连续12年达到85%以上,监测件数逐年增加,2001年为1983年的23.9倍.8个地区之间合格率为81.60%~89.73%.3个时期的合格率分别为75.75%、85.45%、87.14%.大中型饮食店与小型和个体饮食店合格率为88.75%、65.55%.结论全市餐饮具卫生合格率总体水平较好,而且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作者:杨祥璧;杨家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农村合作医疗对疟疾监测和防治的作用评价

    目的评价合作医疗制度在疟疾监测和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两个横断面调查,调查合作医疗制度前后试点乡的疟疾流行和居民的疟防知识情况,收集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乡和对照乡的常规疟疾监测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和比较各项指标,以用于评价.结果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高了疟疾被动侦查的覆盖面和居民的疟防知识,减少了疟疾的发病和流行程度.结论只要合作医疗制度能顺利地运行,其对疟疾的监测和防治具有积极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怎样维持它的运行.

    作者:许建卫;钟颜春;许时艳;吴显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海南省城镇Alzheimer氏病和脑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镇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原则,对海口市新华区和儋州市那大镇居住满1年以上的≥60岁老年人共9 770人,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筛查.根据DSM-Ⅲ-R做出痴呆诊断,并以HIS评分进行痴呆分型. 结果痴呆患病率6.04‰;Alzheimr病(AD)2.87‰;脑血管性痴呆(VD)患病率2.87‰.海口市≥60岁及≥85岁组男性AD患病率高于儋州市同年龄组男性.结论AD和VD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应引起重视.

    作者:吴传东;黄进弟;陈维雄;陈少仕;龚建兵;邝必兴;黄胜;谢有农;杨志清;林雄;杨庆雄;陈大球;郑小英;陈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乌体林斯治疗肺结核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乌体林斯治疗肺结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乌体林斯治疗肺结核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在抗结核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可使肺结核病人CD3与CD4/CD8比例明显的提高(P<0.01),自然杀伤细胞稍有改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乌体林斯可以改善肺结核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周世明;贾杰;杨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关于出版社区卫生、护理与医院感染专辑的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家属的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情绪,为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和已死亡病人家属的SAS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焦虑程度为中、重度的感染者/病人的比例为16.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已暴露感染者/病人的SAS值明显高于未暴露组;本人知晓已感染或已患病的SAS值明显高于不知晓组.结论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情绪非常严重,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别人群的特点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作者:廖菁;马渝根;熊俊浩;况伟宏;师庆科;肖远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海南省疟疾病人诊治和血检情况调查

    目的掌握海南省疟疾病人诊治和血检的实际情况,为修订疟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疟区不同的4个县部分地区达国家疟疾疫情报告诊断标准的疟疾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果个案调查1 606例,疟疾病人选择县级医院、乡级医院、村队诊所、个体诊所、自己购药治疗的比例分别是7.1%、41.0%、20.7%、22.2%、9.0%,疟疾病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选择有显著性差异(P<0.001);县级医院、乡级医院、村级诊所、个体诊所的疟疾病人血检率分别为68.4%、34.0%、1.2%、16.2%.统计分析不同疟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疟疾病人血检确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疟疾病人对医疗机构多样化选择,各级医疗机构疟疾病人血检率低和差异大,是疟疾疫情漏报和缺乏正规治疗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光泽;王善青;陈文江;李才旭;蔡红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14例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每12h一次静滴,B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每12h一次静滴.根据出血停止时间判断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7.06%,B组总有效率为86.96%,奥美拉唑疗效优于法莫替丁,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美拉唑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高效药物,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何家武;陈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和抗体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HFRS)血清中是否存在HFRS病毒中和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的高低.方法用近几年患者病愈后血清中的HFRS病毒,以固定病毒量、稀释血清抗体方法,用小白鼠乳鼠中和实验,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效价.结果HFRS病后和隐性感染人群血清中和抗体滴度(GMT)均较高,其中,家鼠型GMT为422.7、野鼠型GMT为302.6、隐性感染GMT也达157.1.结论中和抗体在血清中存留稳固而持久,是HFRS病后抗体免疫力的标志.

    作者:苑胜永;刘景福;张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现代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1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的专业.急诊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高效率、高质量地抢救各种危急重症病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1].

    作者:蓝宝琼;李素娟;陈新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白沙县1997~2001年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近5年来白沙县食品从业人员HYBsAg携带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有效的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97~2001年在本县卫生防疫站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登记表等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白沙县近5年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平均阳性率为10.24%,餐饮业为10.89%,食品加工销售业为9.85%,1997~2001年阳性率波动在9.89%~12.36%之间,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各行业之间HB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HBsAg携带率高,在食品从业人员中是普遍存在的.结论白沙县食品从业人员的HBsAg携带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预防控制刻不容缓.

    作者:韦子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肿瘤防治杂志》

    作者:《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化脓性关节炎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经关节腔穿刺+冲洗术治疗2例、关节腔切开引流、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10例.结果治愈10例(83.33%)、复发1例、关节强直1例.结论早期应进行全身性抗感染等结合治疗,脓性渗出期应切开关节腔,充分清创,闭式引流,不仅可治愈,使关节功能恢复,还可以防关节腔变窄、骨坏死及关节强直.

    作者:蓝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常温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后胸引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与常规低温停跳,升主动脉阻断心内直视手术的对比,观察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胸引量.方法将48例病人分成A、B两组,比较两组在体外循环(CPB)期间及术后24h胸引量以及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对比,B组转流时间较短,术中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破坏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胸引量等均较A组少.结论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渗血及术后胸引量明显减少.

    作者:李标;林伟民;吴煌福;董明;黄美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双氢青蒿素、防2对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

    目的评价双氢青蒿素及防2对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指导高危人群预防服药.方法在云南省边境的勐腊县、景洪市和孟连县发病率≥8%的村子,随机分成双氢青蒿素(A、B)组、防2(C)组和空白对照(D)组进行预防服药控制疟疾现场研究.结果A组带虫率从服药前的10.40%(54/591)降到药后的6.95%(37/533),下降33.17%;B组下降84.70%;C组下降49.82%;空白对照组带虫发病率较观察前上升68.00%.结论双氢青蒿素每15d顿服6片,连续2月,对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防2对间日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作者:杨品芳;杨恒林;沈恒;逯春明;闻言;李兴亮;李春富;吴超;张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区的日本脑炎(in English)

    日本脑炎仅流行于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区各地.此病由动物偶然传给人体,但不能由人体传给他人.主要媒介为三带喙库蚊.防治方法唯赖疫苗接种人体及猪等.本文简述台湾省及韩国日本脑炎之流行与防治.

    作者:周钦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IL-18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能否在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表达.方法从人胎脑RNA中RT-PCR扩增IL-18基因,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并转染到宫颈癌细胞中,收集细胞转染后24~48h上清,Western-Blotting检测IL18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短暂表达.G418筛选稳定表达IL18基因的单克隆宫颈癌细胞,利用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IL18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研究为三组:1.空白Hela细胞组;2.空载体pcDNA3.1(+)转染Hela细胞组;3.pcDNA3.1(+)-IL18传染Hela细胞组.结果1.成功克隆IL18基因.2.成功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3.短暂表达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pcDNA3.1(+)-IL18组在14.4至20.1KDa之间有一特异性条带(18.3KDa),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任何条带.4.稳定表达检测结果:(1)RT-PCR结果:pcDNA3.1(+)-IL18组扩增到一特异性DNA条带,位于750至1000bp之间,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扩增到任何条带.(2)Western-Blotting结果:pcDNA3.1(+)-IL18组在14.4至20.1KD之间有一特异性条带(18.3KDa),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任何条带.结论1.成功克隆IL18基因并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2.IL18基因成功导入到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并且有表达.

    作者:包珊;杨舒盈;符生苗;姚书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