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口市部分酒店员工HBsAg携带情况调查

刘喜梅;吴瑞兰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乙型, HBsAg, 携带率, 预防与控制
摘要:目的为了解近年海口市部分酒店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评价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选取海口市有代表性的六家酒店员工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 1999年六家酒店员工HBsAg总的携带率为4.59%(66/1437),其中服务人员2.26%(23/1017),行政人员10.23%(43/420);而2000年HBsAg总的携带率为3.10%(44/1418),其中服务人员为0.81%(8/982),行政人员为8.26%(36/436).结论经对酒店员工加强健康教育和落实卫生监督管理措施,收效明显.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琼海市2000年公共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饮食服务行业中的公共餐饮具消毒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就餐者的健康.因此,公共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也是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琼海市卫生防疫站于2000年1~12月份对全市21个乡镇568间饮食店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莫传文;郑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血及脑脊液中IL-8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IL-8在乙脑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6例乙脑患儿血及脑脊液中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IL-8在不同病型的乙脑患者血及脑脊液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极重型(血清:7.67±11.65ng/ml,脑脊液:3.12±0.02ng/ml)>重型(血清:3.57±1.70ng/ml,脑脊液:2.89±0.71ng/ml)>普通型(血清:2.28±2.34ng/ml,脑脊液:1.77±0.19ng/ml)>轻型(血清:1.81±0.01 ng/ml,脑脊液:1.03±0.01ng/ml),并在恢复期逐渐下降.同一型的血清和脑脊液中IL-8水平比较,前者高于后者,但统计学未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IL-8作为炎症细胞的趋化因子与乙脑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血及脑脊液中IL-8水平的检测对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用药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明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肠型疟疾21例临床分析

    疟疾为海南高发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上多为单纯间歇性冷热发作的表现,但个别病例出现特殊的临床表现,则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991年至1999年收治21例胃肠型疟疾的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少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恶性疟原虫pGST-HT1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目的构建pGST-HT1融合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基因扩增,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证实HT1片段已克隆到pGSTag的EcoRI和SalI位点之间.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后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82000处出一条新生蛋白带,与HT1/GST(56/26)融合蛋白大小一致,提示成功表达HT1融合蛋白.Western印迹杂交结果也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82000处出现阳性着色条带.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pGST-HT1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出HT1融合蛋白,为HT1蛋白功能和免疫原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劲;叶苓;余新炳;魏泉德;吴忠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广西首次检出鼠疫菌情况分析

    广西自1866年至1947年的81年间,曾在44个县(市)发生过63年次人间鼠疫流行.经过53年的静息期后于2000年7月中旬在隆林县暴发了鼠间鼠疫流行并波及人间,分离出首株鼠疫杆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树武;林新勤;泰石英;张丽云;黄建财;罗寿军;林蓉;黄凤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噻唑蓝比色法测定药物低抑菌浓度初步研究

    目的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药敏试验低抑菌浓度(MIC).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药物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式为:lgC=a+bA(C:药物浓度,A:吸光度,a,b:常数).当A趋近于零时,药物浓度C就是该药物的MIC,即:1gMIC=(A1/A21gC2-1gC1)/(A1/A2-1).通过该药物两种浓度C1、C2及其相应的吸光度值A1、A2就可以求出该药物的MIC,这样求得的MIC并非直接实验得出,而是由两个确定的药物浓度及相对应的吸光度值计算得出的.结果该方法已应用于临床标本40株大肠埃希氏菌,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铜绿假单孢菌.该方法和稀释法比较,回归方程分别为:Y本法=1.03X+2.79(N=40),Y本法=1.03X+3.05(N=35),Y本法=1.14X+0.67(N=33),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90和0.99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张淑芳;野丽丽;白淑晶;朴美花;尤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海南省大劣按蚊实验室自然交配的驯化研究

    目的建立实验室大劣按蚊自然交配繁殖种群,为同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野外捕捉并在实验室人工交配繁殖至第61代的大劣按蚊,按不同雌雄比例先后顺序置于大、中、小三种不同型号的蚊笼中喂养、驯化、观察产卵情况并计算产卵数和孵化率.结果在大、中、小蚊笼内的分别驯化至第15、10和18代时成蚊卵的孵化率各达到82%、83.4%和80.7%,成功建立小蚊笼自然交配的大劣按蚊种群.结论经实验室驯化的大劣按蚊能够自然交配、产卵、繁殖,有助于建立实验室自然种群.

    作者:王赛梅;王志光;梁启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海口地区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谱及其耐药现状

    目的调查海口地区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谱及其耐药现状.方法采集近期海口地区门诊及住院病人泌尿生殖道标本185份,同时进行一般致病菌、淋球菌、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一般致病菌、解尿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和衣原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08%、32.40%、27.00%和8.11%.解脲脲原体耐药率低的是美满霉素(3.3%),高者是壮观霉素(50.0%);人型支原体耐药率低的是强力霉素(2.0%),高者是壮观霉素(48.5%).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低的是丁胺卡那霉素(15.4%),高者是青霉素(100.0%).结论海口地区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谱广,其耐药率高,临床治疗应依药敏试验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欧阳范献;陈宁;张丽萍;张玉;陈允凤;林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世界卫生组织与热带病防治

    简述世界卫生组织之缘起、架构、工作、人事及各区域分署等,及其热带病,例如疟疾、血吸虫、丝虫病、登革热、黑热病、麻风及锥虫病的防治状况.

    作者:周钦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转基因蚊研究进展

    以蚊为媒介的传染病,如:疟疾、丝虫病、登革热等,是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患,控制蚊虫是减少蚊媒病的一种有效方法,DDT、溴氰菊酯等杀虫剂的诞生,曾给蚊媒病的防治带来一线生机,但随着蚊媒抗药性的产生,这个幻想也随之破灭了,而且研制化学药物所需费用的高昂及使用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也迫使人们去寻找新的途径来控制蚊媒.

    作者:支国舟;陈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症肝炎合并感染20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患者合并感染的状况.方法对我院1998~2001年间收治的208例重型肝炎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8例重型肝炎患者共发生合并感染112例(53.8%),老年组28例,合并感染率为73.7%(28/3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49.4%,84/170),P<0.01.感染发生部位以腹腔为主,其次是胆道、上呼吸道和肺部.112例中,有56例有前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14例接受过腹腔穿刺,所有患者血清胆红素均高于117.1μmol/L,发生感染的病死率为71.4%(80/112),未发生感染的病死率为14.6%(14/9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型肝炎感染的发生率很高,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玉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武汉市进口食品、化妆品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决定,做好进口食品、化妆品的监督检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进出口化妆品监督检验管理办法>等的规定,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湖北局)近日对武汉市的各大商场、超市、专卖店、美容院等七十余家进行了调查,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长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恶性疟原虫Pf332基因片段的分泌型、非分泌型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目的构建包含恶性疟原虫Pf332基因片段的分泌型、非分泌型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PCR扩增Pf332基因片段,P332-RO、P332-R1和P332-R2;用PCR扩增法合成鼠IgG轻链隹号肽的编码序列.用定向克隆法分别构建分泌型重组质粒pcDNA3-s-P332-RO、pcDNA3-s-P332-R1、pcDNA3-s-P332-R2和非分泌型重组质粒pcDNA3-s-P332-RO、pcDNA3-s-P332-R1、pcDNA3-s-P332-R2.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DNA经酶切、PCR扩增及测序鉴定.结果 PCR扩增得到特异的FCC1/HN株Pf332基因片段,P332-RO、P332-R1、P332-R1,大小分别为489、429和393 bp.用PCR扩增法合成63bp的Balb/c小鼠IgG轻链信号肽的编码序列.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表明获得了正确的含Pf332基因片段的分泌型、非分泌型重组质粒.结论成功构建分别包含恶性疟原虫Pf332基因片段-P332-R0、P332-R1和P332-R2的分泌型、非分泌型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作者:单志新;余新炳;卞国武;马长玲;陈守义;周永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海南省性罪错妇女11年性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11年来性罪错人员性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掌握性病在性罪错妇女中流行的特点,为政府部门对性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年元月至2000年12月海南省妇女收容教育所被收教的性罪错妇女进行性病检查,统计其各种性病的发病人数,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11年中共收教4780人,其中感染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HTV共2967例,阳性率为62.07%,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1826例(38.20%)、淋病469例(9.81%)、梅毒414例(8.7%)、尖锐湿疣246例(5.14%)、生殖器疱疹11例(0.23%)、HTV阳性1例(0.02%).结论性罪错妇女六种性病的患病率很高,达62.07%,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为其主要病种,淋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梅毒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尖锐湿疣基本稳定,其流行特点值得我们重视.

    作者:杨斌;赖声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海口港儿童少年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儿童少年的贫血情况.方法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贫血诊断标准:3~6岁Hb值<110g/L,7~14岁Hb值<120g/L,,15岁以上男Hb值<130g/L,女Hb值<120g/L.结果 3~5岁儿童少年盆血率为21.11%,其中3~6岁贫血率为7.92%,7~15岁为23.73%,7岁组贫血率52.40%为高,14岁组贫血率5.05%为低,7~15岁随着年龄增长贫血率呈总体下降趋势,8岁组和10岁组男生贫血率明显高于女生,而14岁组女生贫血率明显高于男生.结论海口港小学生贫血患病较严重,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林丽燕;陈凯玲;李克雄;吴清扬;周昌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氟桂利嗪的临床新用途

    氟桂利嗪为哌嗪类钙拮抗药,对血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能显著地改善脑循环及冠脉循环,还具有防止血管脆化的作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作者:林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的措施和体会

    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包括手术切口正常愈合和手术病人尽快康复.因此认真执行和全面落实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是避免交叉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1-2].我院近几年来共做手术上万例,从未有因手术室的消毒隔离问题而造成感染,无菌合格率达100%.兹谈谈我们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的措施和体会.

    作者:李洁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海南省立克次体病研究概述

    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天然寄生在各种吸血节肢动物和昆虫骀(如蜱、螨、虱、蚤等)体内,借此维持生存并分布在自然界的许多脊椎动物中.

    作者:许永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海口市2000年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监测及其评价

    海口市自1992年底出现脊髓灰质炎(脊灰)后一次局部暴发以来,按国家与省的布置落实免疫措施,1993-2000年实施22轮全市范围的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6%以上,常规免疫保持正常运转,接种率均在97%以上,已连续8年无脊灰野毒株病例发生,成为无脊灰地区,为评价我市脊灰免疫措施实施的效果,我们于2000年7-12月对全市3个区进行了一次脊灰免疫成功率调查和健康人群免疫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克柠;黄桂忠;谢敏;林瑞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吸虫病疫区交界地区设立疫情观察哨的效果评价

    在血吸虫病消灭地区、受外围血吸虫病疫区的影响,随着流动人群的增加,其交界地带必须会出现输入性血吸虫病人,造成血吸虫病疫情的反弹,为控制外来传染源,我们选择沙洋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与潜江市(流行区)交界的永久、刘淌、彭河三个自然村作为实验区,每村设立一个血吸虫病疫情观察哨,对流动人群实施管理,配合血防部门进行查、治病和螺情监测、健康教育等,实施2年后,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

    作者:黄泽金;丁兆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