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丙咪嗪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马照红;周长梅;郭爱华

关键词:氯丙咪嗪, 多虑平, 抑郁症
摘要:目的:比较氯丙咪嗪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66例符合CCMD-2-R抑郁症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给予氯丙咪嗪与多虑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末,分别用Hamilton抑郁量表及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结果:氯丙咪嗪组显效率(85.18%)与多虑平组(86.61%)相近,氯丙咪嗪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多虑平组(u=3.86 P<0.01),氯丙咪嗪组副反应大多表现轻微,多虑平组相对较重.结论:氯丙咪嗪比多虑平对抑郁症疗效较好且副反应少.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弱智残疾人的康复模式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以及有各种功能性障碍,进而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老年性、慢性患者[1].

    作者:王卫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分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体液中变化的10年随访

    目的:探讨中分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体液中的变化.方法:对4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为期10年随访,测定中分子含量,应用SAN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结果:中分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体液中的含量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10年前后无明显改变(P>0.5),SANS总分、因子分无明显改变,病情处于慢性衰退状态.结论:中分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体液中的含量较低且稳定.

    作者:许丕江;张宝山;刘宝泉;宋荣刚;刘长福;王强;李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与健康生活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95%以上的人高血压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

    作者:编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50例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及相关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症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因此,做好这部分产妇的母乳喂养指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我院150例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芳;赵伟英;李玉英;李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复康素与五氟利多维持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目的:观察复康素与五氟利多维持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本院符合精神分裂症衰退型诊断且无严重躯体疾病的长期住院患者分为复康素和五氟利多组各28例.分别采用复康素(每2周20-40mg肌注一次)和五氟多(每周20-40mg口服一次)维持治疗一年,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两药维持治疗各期BP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91.1%和89.3%.结论:两药维持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同样稳定有效.

    作者:杨明辉;景燕玲;赵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刺腭肌矫治腭裂术后语音障碍24例

    目前腭裂成形术已相当普遍,使众多此类患者在外形得以良好恢复,但术后语言障碍仍相当严重,需要进行长期语音训练,才能逐步加以改善.

    作者:倪永岭;周翠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关于提高民政精神病院中层干部整体素质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政精神病院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姜苏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脏的药物代谢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研究进展

    肝脏的重要功能之一为异物解毒,其中药物代谢、药物在肝内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药物性肝损害的关系,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重视.

    作者:张祥芝;姜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快速微量培养人肝癌细胞抗癌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为肝癌治疗中合理使用抗癌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MTT比色分析法测定35例肝癌细胞原代培养药敏.结果:35例人肝癌细胞抗癌药敏试验有33例获得成功,在六种抗癌药中敏感率高的为EPB,其后依次为DDP、MMC、5-Fu、MTX和VCR;人肝癌细胞对6种抗癌药敏感性的不同浓度间比较皆有显著性.结论:EPB和DDP一般为肝癌化疗的首选药,而VCR几乎没有作用;肝癌细胞对抗癌药有明显的药物浓度依赖性.

    作者:王晓茜;唐南洪;李秀金;殷凤峙;朱金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98例壮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本文对壮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住院期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行为特征及治疗措施等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发现:月经等生理因素往往导致明显的心理和行为改变,提示临床上必须根据壮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尽快控制症状并及早介入心理,行为治疗,避免病情波动和使疗效不显著.

    作者:刘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1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检测的分析

    目的: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CRP的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本文检测11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CRP水平.结果:(1)11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CRP水平显著升高,特别是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血清CRP检测可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杜迎雪;李素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下肢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并肢体延长术的护理

    近几年来,下肢恶性骨肿瘤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传统的方法是大腿高位截肢,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和肉体痛苦.

    作者:田萍;黄晖;陈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甲亢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初探

    采用RTA法,对56例甲亢患者,35例健康志愿者作了血浆内皮素(ET)水平观察.结果:甲亢患者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经治疗后的甲亢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提示:血浆ET检测,可作为对甲亢患者病情诊断用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滕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术后胃管拔出困难出血1例

    1 病例报告男,50岁,餐后1小时突发性上腹剧痛,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具酸臭味.

    作者:张梅芝;霍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噻萘普汀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噻萘普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噻萘普汀组(30例)和丙咪嗪组(30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评定药物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从治疗后2周至6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TESS评分噻萘普汀组显著低于丙咪嗪组.结论:噻萘普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少,服用方便、安全,可首选使用.

    作者:杨东英;陆小兵;孙祺章;童梓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缓释锂与丙咪嗪治疗双向抑郁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单用情绪稳定剂缓释锂与小剂量锂盐并丙咪嗪对双向抑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CCMD-2-R双向抑郁发作的病例随机分组,共44例完成了6周的研究,其中锂盐组21例,丙咪嗪组23例.在治疗前后1、2、4、6周分别评定HAMD、CGI量表.结果:锂盐组的有效率为80.9%,丙咪嗪组为82.6%,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丙咪嗪组中口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锂盐组(x2=5.49,P<0.01),且有2例发生转躁,静止性震颤、心电图异常改变等的发生率两组没有差异.结论:锂是治疗双向抑郁的有效药,没有必要并用抗抑郁剂.

    作者:丁万涛;郭辉;胡立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学生孤独、抑郁情绪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大学生孤独与抑郁情绪状况.认识孤独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探讨孤独感产生的基础.方法:采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1名大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情感状态孤独因子得分与情感特质孤独因子得分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抑郁量表得分与孤独量表中总分及各因子均呈正相关.抑郁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结论:大学生孤独感、抑郁情绪问题较普遍.孤独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孤独感的产生与孤独素质有关.

    作者:王东;朱孔美;李萍;吕锋;杨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周围静脉压迫方便止血带的研制与应用

    周围静脉输液治疗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见病人输液拔针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针眼处出血、皮下瘀斑等情况.

    作者:刘建平;田希星;任同彬;刘国香;师桂新;孟素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尿崩症合并脑梗塞误治死亡1例

    病人刘×,女,53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一小时,呕吐一次就诊.10年前开始出现烦渴,多饮,多尿现象,无消瘦.入院前5年发现血压高,间断服用降压片,血压波动在20~25/12~15KPa,曾住院查肝功,血糖正常,经禁饮,高渗盐水实验及一系列检查确诊为中枢性尿崩症.

    作者:张成平;张小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优抚医院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新形势下优抚医院文化建设,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优抚医院光荣传统的前题下,通过管理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开发建设来培育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行为方式.现代优抚医院文化的建设,必须实现以人为本.

    作者:贾明刚;崔立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