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玲;陈素梅;段培园;王静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肿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优质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增强信任感,使手术顺利进行.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士尊重与关心,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整体质量.
作者:陈飞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陈华德教授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30 余载,勤读古籍,谙熟针法,学验具丰,在治疗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在眩晕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疗效确切.在具体治疗中,按照中医的四诊八纲,明确病候与证候,采取辨病、辩证取穴与随证取穴相结合的方法.他指出只有辨病与辩证有机的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马慧芳;陈华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众所周知,<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以及技术性很强.在其教学过程当中,具备三十多项操作需要在实训室进行练习,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刻苦程度、操作的程序以及基本要点应当准确、紧紧地把握,尽量做到操作规范化、准确化以及熟练化.所以,我们既要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对实训课的教学特别别关注,当然,其也是使得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一环.达标考核能够使得实训课真正在实际生活当中得到贯彻落实,当然,其也是促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渠道.依靠达标考核的办法来检测学生对护理技术的掌握状况,这也是学院实践教学变革的成效.这一项改革,使得学与教均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并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目的.与此同时还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作者:周艳;刘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进入本世纪以来,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快速,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对<生理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开展了科学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欧阳云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由卫生部开展,在全国进行试点,旨在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惠及广大患者,并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方式,绩效考核方法,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试点,充分调动广大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结经验、形成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我科作为试点病房之一,2011 年5 月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被动物咬伤后人的状况、规律及救治情况,为制定动物咬伤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 年168 例动物咬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动物咬伤男性多于女性,咬伤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10 岁以下儿童和10-20 岁青少年,学生较多,咬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咬伤季节多集中在7-9 月,81.5%的人一般能在24 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结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动物进行免疫,咬伤后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
作者:陈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73 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操作及护理要点.结果:73 例小儿静脉留置针中一次穿刺成功68 例,失败5 例,成功率 93.2%.其中2 例因血管模糊、滑未穿刺成功,1 例因退针芯时将外套管一起退出,1 例因刺入血管后壁未送管成功.1 例并发导管堵塞.结论:彻底消毒,妥善固定,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证小儿静脉留置针安全使用的关键.
作者:王贤美;熊丽霞;张美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30 例踝关节骨折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作一总结分析,得出踝关节骨折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样有效,对于无移位的单踝、双踝骨折,非手术治疗优良率较好;而不稳定的双踝、三踝骨折或胫腓分离的骨折应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结论.
作者:郭伟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高血压是社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血管病病死率及病残危险的关键环节.血压达标是衡量血压管理质量的核心,是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途径.我们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患者80 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金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唇腭裂患者的口腔修复体制作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后阶段,它对恢复患者的美观、改善咀嚼和发音功能、日后更好地回归社会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丰玉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36 例HF 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分为Ⅰ~Ⅳ级,同时测定136 例HF 患者和40 名正常体检健康对照者血清BNP 及cTnI 水平,观察两组BNP 和cTnI水平差异及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NYHA 分级各组患者的血清BNP、cTnI 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NYHA 分级的提升,BNP、cTnI 水平也随之增高(P<0.01).结论:HF 患者血清BNP 和cTnI 水平均显著升高,而且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可作为HF 严重程度评价指标.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经胸入路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入住我院的48 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护理组(观察组)两组,各24 例.比较两组之间在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疗效的差别.结果:护理组24 例患者中,患者疗效的情况分别为:基本痊愈14 例(占58.3%),显著进步8 例,无效2 例.而常规组中,患者疗效情况为:基本痊愈6 例(占25%),显著进步10 例,无效8 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和早日康复都有着明显的效果.
作者:孟庆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群居人群精神病防治的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2003 年1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共采取两种方法:2003 年1 月至2007 年10 期月间采取发现病人异常,送到当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确诊后住院治疗;2007 年11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采取一般宣传防治措施结合对心理障碍早期的患者的预防治疗.结果:2007 年11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精神病的发病人数为0,明显低于2003 年1 月至2007 年10 月期间发病人数(16 人).结论:及时有效的宣传教育结合对心理障碍早期患者的预防治疗,可以降低群居人群精神病的发病率.
作者:张景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情绪调节对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和社会交往十分重要,对情绪调节的方式和不同年龄阶段情绪调节与社会交往关系的研究,对于运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面对工作生活的事件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春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脂代谢与AD 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本文就包括胆固醇在内的血脂代谢对AD 的影响、关联性以及可能的机制进行简要概述.血脂代谢危险因素与AD 的发病有关,AD 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龚思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结核病多发于青年群体中,由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给患病者和周边人群都带来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校园中出现结核病例,由于群体生活再加上校园中人流密度比较大,会给患病者心理带来较大的负担.不仅要针对患病者进行必要地护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病者的治愈效果.
作者:石梅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抑郁症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到2011 年11 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20例,均在使用Peg-IFN-α2a 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抑郁症给予S-腺苷蛋氨酸进行口服治疗,观察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的ZDS 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t=10.258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在使用干扰素所产生的抑郁症方面具有比较确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行参考治疗.
作者:赵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6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并发症70 例(72.6%),随着合并的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呈增加的趋势.急性期死亡14 例(14.58%),均为住院后死亡.死亡时间在发病后12h~22 d;结论急诊抢救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条件.
作者:王永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择期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2 组干预前后焦虑率、SAS 评分变化及手术前后性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 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2 组术后3 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比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3 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性功能有帮助,适合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莲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它是医院现代化服务理念的需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需要.普外科病人大多数为手术病人,面对陌生的环境、管理制度、各项治疗检查、对手术效果的担心、手术后的疼痛、医疗费用等各方面原因、病人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恐惧、悲观等情绪,对手术及术后恢复非常不利.针对普外科手术病人的这一特点,我院普外科自2009 年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同时将人性化护理融于手术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社会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田希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