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梁胜国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更好的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和必须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但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现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具体的对骨科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探讨,其实际情况如下.
作者:王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PBL 教学法和CP 教学法在临床内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选择2011 年1 月~2011 年12 月我院内科实习的112例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医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PBL 教学法带教,而观察组则采用CP 教学法带教,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历书写成绩和综合成绩.结果:观察组在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在病例书写成绩和综合成绩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巧妙的将PBL 教学法和CP 教学法带教方法结合起来不但能够提高实习医师的理论成绩还能够明显提高实习医师的动手能力,促进实习医师全方面发展.
作者:柴慈婧;王骏飞;张晶;李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是疾控中心在防止疾病传播流行、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的科学和技术活动中长期积累的资料,真实记录并反映了当地疾控机构工作情况及当地各类人群的健康状况,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特点,对于开展当地疫情的预测预报、流行病学分析、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奚冬;周东晓;孙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腰-硬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3 月至2011 年10 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妇女80 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 人,对照组各40 人,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r 评分、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优良率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3 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镇痛、肌松效果好,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乃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我院自2009-2012年以来,应用手术去除大骨瓣救治42例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8例,平均年龄36岁.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按国际格拉斯哥(GCS)评分法:GCS3-5分为特重型,占16例,5-8分为重型,占26例.其中车祸伤患者32例,坠落伤患者6例,斗殴伤患者4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伤20例,硬膜外血块4例,其中多发性颅内血肿6例,脑挫伤12例,术后清醒时间3-46天.
作者:刘文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共327 例,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少数出现并发症,如角膜水肿、房水混浊、一过性高眼压等.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此法疗效显著,适应性广,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艾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我科2006-2011 年共收治278 例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病人,术前常规CT、心电图、血糖、肝、肾功能检查.术前心理护理,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让患者有安全感.交待术后注意事项,高枕卧位,勿用手抓鼻,擤鼻,勿用力咳嗽,有分泌物勉出,切忌吞下,以便观察.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如;鼻腔内有无大量清水样分泌物流出,有无眶内血肿.出院后加强营养锻炼身体,禁烟酒.冷热交替不剧烈,冰凉饮料不宜过饮,刺激食物不过食,游泳防治鼻感染.
作者:高旭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围术期并发症.以便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218 例老年患者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术,采用抽签随机双盲法分为3 组.A 组: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B 组: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C 组: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术中监测ECG、BP、RR、SPO2.观察术中体动、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肌阵挛、术中遗忘及术后恶心呕吐、肌痛等不良反应.记录丙泊酚首次用量和总用量及依托咪酯首次用量及总用量,记录镜检时间、苏醒时间(从退出镜子到患者容易唤醒,服从命令的时间).结果:三组术前血压、心率、SPO2 无显明差异,均顺利完成检查.A 组麻醉前后心率、血压、SPO2 麻醉前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3 例因SPO2 下降到85%以下而暂停检查,28 例血压下降明显,低于警戒值而静注升压药,无术后恶心呕吐及肌痛等不良反应.B 组麻醉前后心率、血压、SPO2 变化不大,术中体动、肌松不良、肌阵挛、呛咳及术后恶心躁动发生率较高.C 组血压、心率、SPO2 较稳定,麻醉前后无明显差别,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缩短,丙泊酚依托咪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围术期并发症是低氧、低血压、肌阵挛、呛咳及术后恶心等,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伍用小剂量的芬太尼及咪唑安定平衡麻醉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能使老年病人无痛胃镜检查时血压、心率更稳定,呼吸抑制更小,苏醒更快,降低了依托咪酯相关的肌阵挛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了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者:胡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及其在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150 例糖尿病患者的D-二聚体.结果:随着年龄增长D-二聚体的阳性率也随着升高,40~49 岁组为11.8%,50~59 岁组为30.8%、60~69 岁组为33.3%、70~79 岁组为59.6%、80 岁以上组为71.4%.结论:定期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对观察糖尿病及判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善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从病人方面、护士方面和其他客观因素分析新形势下影响护患关系的不同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应主要从医护人员入手,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加强继续再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同时需要社会、管理层、病人等各方面的配合.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 年1月至2011 年12 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5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冠心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8 例,有效10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6 例,有效8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肿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优质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增强信任感,使手术顺利进行.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士尊重与关心,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整体质量.
作者:陈飞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总结110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诊治过程,探讨总结出急诊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以我院急诊科从2008 年到2011 年期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110 例患者的病历材料和急诊诊治过程为依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110 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具体种类有上消化道溃疡出血44.6%、胃癌出血9.7%、食管静脉曲张出血36.5%、胆道出血3.6%等,其中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比例高占到了44.6%.这110 例患者经过急诊诊治有的转到普外科进行急诊手术,有的转至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留在急诊观察室的占一小部分,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5例.结论:经过急诊诊治、抢救,使出血状况得到有效地控制,准确做出判断,及时正确的根据病情变化,对患者分流处理,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使再次出血的情况得以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文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护士因其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和社会公众理解支持不足等因素而承受着高于一般职业的工作压力,如果调整不当就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工作效率降低.护士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提高适应能力及自身的业务素质,善于调整心态,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当压力来临时要寻找正确的宣泄方式并寻求外界的支持.
作者:朱贵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Ⅰ期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 年5 月~2010 年5 月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02 例,其中实验组50 例行Ⅰ期手术切除,对照组52 例给予保守治疗或Ⅱ期手术,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再手术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Ⅰ期治愈率比对照组高;实验组Ⅱ期再手术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相比较,化脓性门静脉炎、切口感染、盲肠瘘以及腹腔残余脓肿总体上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Ⅰ期手术治疗,可以及时控制炎症,降低花销,并发症没有增加,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沈淼;延荣荣;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和有效途径对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2011 年从辖区筛选的489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45 例,采用正规药物治疗和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模式.对照组244 例,只采用正规药物治疗加门诊随访.比较1 年后两组患者在血压、血压达标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增加明显,且与对照组平均血压值、治疗依从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继发疾病,保证生活质量.
作者:董擎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泌尿生殖道萎缩及萎缩性阴道炎是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而发生的常见状况,主要表现为阴道干涩、瘙痒、分泌物异常、性生活困难以及尿频、尿急、尿失禁及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患病率高,约45%的绝经后妇女会发生相关症状,且病程漫长,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为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不足所影响的健康问题而采用的临床医疗措施,而绝经后泌尿生殖道萎缩及相关症状是应用HRT的首要适应征.本文就近年来就应用HRT治疗绝经后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引言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侵犯和破坏机体内T淋巴细胞,进而引起机体发生免疫缺陷的严重的慢性传染病,患病期间机体较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其它疾病,终使患者死亡[1],该病的传播方式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其中性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2],目前艾滋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常见,本文就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患者进行护理,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疗效,现陈述如下.
作者:华永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的疗效,探讨该药物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患儿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纳洛酮,观察两组患儿在发热、意识障碍、呕吐、病理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呕吐、意识障碍、病理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疗效明显,能够及时有效地稳定病情,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孔建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 诊断方法,分析CT 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6 月至2012年2 月收治的120 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与CT 影像学资料,对CT 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分度与CT 分度的相关系数r=0.8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窒息程度与CT 分度的相关系数r=0.71.结论:CT 检查能准确的反映患儿脑损伤程度,对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分析提供可靠依据,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高德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