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伟;邹鑫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且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3 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因此,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正确引导病人,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显的特别重要.我院对2010 年住院患者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屈秀萍;杨春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是一例因患妇科肿瘤需手术治疗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咨询报告.求助者是一名职工,因体检发现妇科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出现害怕、焦虑、紧张不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咨询师通过和求助者商议后,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4 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睡眠障碍基本解决,能以正常的心态面对手术,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作者:杨保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几乎每一种骨骼的损害均可发生于锁骨,但锁骨原发性肿瘤少见,Klein 总结的13000 例原发性骨肿瘤中,锁骨的发生率为0.45%[1].文献中虽然对锁骨肿瘤的报道不少,但绝大多数为个案或小病例数报道,且尚未见有血管平滑肌瘤涉及锁骨者.
作者:杨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合并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 例难治性抑郁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研究组以文拉法辛100-250mg/d 合并西酞普兰20-40mg/d 进行治疗,对照组用西酞普兰20-40mg/d 治疗,疗程均为6 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 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第1 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1、2 周末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6 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有效率为59.0%,对照组为41.0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TESS 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合并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西酞普兰组疗效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增信;赵文靖;徐广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群居人群精神病防治的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2003 年1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共采取两种方法:2003 年1 月至2007 年10 期月间采取发现病人异常,送到当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确诊后住院治疗;2007 年11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采取一般宣传防治措施结合对心理障碍早期的患者的预防治疗.结果:2007 年11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精神病的发病人数为0,明显低于2003 年1 月至2007 年10 月期间发病人数(16 人).结论:及时有效的宣传教育结合对心理障碍早期患者的预防治疗,可以降低群居人群精神病的发病率.
作者:张景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晕厥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晕厥的29 例患者进行病因综合分析.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中西医结合预防方法.结果:血透晕厥发生率由3.46%下降至0.59%.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能有效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晕厥.
作者:李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我院进行抗生素分级管理的措施与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我院在近几年开始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本文将实践效果同未实施之前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分级管理后,病原学诊断以及药敏试验率得到明显的增加,换药频率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住院的时间等均得以显著降低.结论:给予抗生素分线使用和分级管理,能够对其应用予以规范,避免抗生素滥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
作者:张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传统的灌肠器体积较大,携带不便,橡皮管易老化,频繁消毒灭菌较困难.自一次性输液管的临床应用,我们利用输液器代替灌肠器对68 例灌肠病人进行了效果观察,插管成功率 100%,病人无痛苦,无需频繁消毒,携带方便,经济适用.
作者:熊琴;袁爱华;余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PBL 教学法和CP 教学法在临床内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选择2011 年1 月~2011 年12 月我院内科实习的112例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医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PBL 教学法带教,而观察组则采用CP 教学法带教,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历书写成绩和综合成绩.结果:观察组在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在病例书写成绩和综合成绩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巧妙的将PBL 教学法和CP 教学法带教方法结合起来不但能够提高实习医师的理论成绩还能够明显提高实习医师的动手能力,促进实习医师全方面发展.
作者:柴慈婧;王骏飞;张晶;李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方法:应用心理测评量表对120 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测定,然后根据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60 例抑郁症患者经过治疗和心理护理,疗效达96%,95%的病人都能正确认识抑郁症所致的心理障,94.5%的患者能用更接近现实的解释替代消极的认知,94%的患者基本具备了自我情绪调控能力.结论:应用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病人能获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建军;杨中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其作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术后能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10 年1 月至6 月,我科共进行髋关节置换术56 例,现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王琴;蓝天玉;周银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对癌症疼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 例癌症疼痛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20 天后的自我效能感(GSES)和生活质量(WHOQOL - 100 评分)评分的差异(P<0.05).结果 经过评价两组患者入院20 天后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获得提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高癌症疼痛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韩雪玲;陶淑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大,精神压力已逐渐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的第一压力.本文对湖南省脑科医院20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在家庭的生活情况的跟踪调查,归纳、总结出在院外照料精神病患者的方法,使精神病患者能够更健康、更快的回归到正常生活.
作者:毛旖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现代影像医学的发展要求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方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PACS 的出现及应用有助于推动传统医学影像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PACS 已经成为未来影像教学发展的趋势.本文着重探讨医学影像教学的现状、PACS 的优势及其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展望医学影像教学工作未来的发展.
作者:刘鸿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情的危险因素,为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调查我院2005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住院的326 例急性脑卒中病历,收集12 项潜在影响脑卒中病情的危险因素及易混淆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调查资料.结果:12 项影响因素中有4 项纳入方程(P<0.05 水平),分别为脑卒中类型、性别、营养状况及心电图异常.结论:出血性卒中、女性、营养差、心律失常并心肌缺血者使脑卒中发病时病情重的概率增大;缺血性卒中、男性、营养好、心电图正常使脑卒中发病时病情轻的概率增大.
作者:魏金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约占脑损伤的13%-21%[1].其特点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颅脑损伤类型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并脑实质内血肿,脑室内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损伤等,严重者发生脑疝.为了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护理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内科护理教学提出一些见解与看法.
作者:李香莉;李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防治并发症.方法:对2004-2011 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48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能防治并发症,早期下地活动,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早期预防,达到愈后良好、不影响日后功能.
作者:段英彪;马永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本文应用Meta 分析方法分析高血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和临床治疗案例来分析降血压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望为患者和广大的医者带来一定的建议与指导.方法:应用Meta 分析方法对检索出的符合要求的资料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同质性检验: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对照研究及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对照研究均是同质的;合并效应量的检验:急性脑梗死正常血糖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糖尿病组及高血压组,而糖尿病组及高血压组的死亡率则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糖尿病及高血压组发生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比率分别是正常血糖组的4.2、3.4、5.9 倍和6.3 倍.结论:血糖升高可加重脑缺血损害,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张仁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48 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对接触中毒者立即清洗皮肤,经口腔中毒者,不论时间长短,均彻底洗胃.合理应用解毒剂,同时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反跳的相关症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结果:48 例中毒患者,痊愈44 例,死亡4 例,没有1 例出现反跳现象.结论:系统的内科治疗以及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有机磷中毒的治愈率,预防反跳现象的发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
作者:黄根秀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