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磷酸西格列汀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杨泽敏;王立兵;赵艳平

关键词:磷酸西格列汀, 阿托伐他汀钙, 2型糖尿病, 血清指标,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丰台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者为对照组,52例使用磷酸西格列汀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进行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球杆比例(c/b)、症状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和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PG[(6.76± 1.09)mmol/L vs(7.98±1.02)mmol/L]、HbA1c[(6.97±0.78)% vs(7.86±0.83)%]、2 hPG[(8.76±0.94)mmol/L vs(9.81± 0.88)mmol/L]、TC[(4.09±0.32)mmol/L vs(4.68±0.45)mmol/L]、TG[(1.61±0.53)mmol/L vs(1.92±0.65)mmol/L]、LDL-C[(3.09±0.87)mmol/L vs(3.54±0.63)mmol/L]、尿频[(1.64±0.54)分vs(2.09±0.62)分]、疲倦乏力[(1.35±0.87)分vs(2.41±1.16)分]、怕热心烦[(1.48 ± 0.76)分vs(2.28±0.82)分]、急躁易怒[(1.26±0.41)分vs(1.98±0.63)分]、手足心热[(1.32±0.66)分vs(2.09±0.54)分]、球杆比例[(0.59±0.23)vs(0.73±0.25)]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并调节其肠道菌群,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降钙素原及部分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成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腺苷脱氨酶(ADA)、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血乳酸(LA)、血清胆碱酯酶(CHE)、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4例作为甲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0例作为乙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7例作为丙组,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40例作为丁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脑脊液PCT、hs-CRP、ADA、β2-MG、LDH、LA、CHE、AST水平,比较四组患者所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四组患者脑脊液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甲组患者PCT水平为(0.52± 0.17)ng/mL,明显高于乙组的(0.27±0.14)ng/mL和丙组的(0.19±0.1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略高于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β2-MG、LA水平[(3.89±2.13)mg/mL、(7.58±4.27)mmol/L]均明显高于乙组[(2.38±1.25)mg/mL、(4.35±2.83)mmol/L]、丙组[(2.28±1.32)mg/mL、(4.25±2.76)mmol/L]及丁组[(1.45± 0.76)mg/mL、(2.13±1.09)mmol/L],乙组、丙组患者β2-MG、LA水平均明显高于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丙组患者β2-MG、L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hs-CRP、LDH、CHE、AST水平均明显高于乙、丙、丁组,乙、丙组高于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和丙组患者的hs-CRP、LDH、CHE、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的ADA水平明显高于甲、乙、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柱状图显示,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hs-CRP水平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PCT、hs-CRP、ADA、β2-MG、LDH、LA、CHE、AST水平明显升高,且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hs-CRP水平较革兰阳性菌患者更高,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ADA检测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邹新辉;徐招柱;钟映玉;张彦峰;梁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呼吸功能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呼吸内科于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78例COPD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常规宣教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呼吸功能训练,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及生活质量[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预计值分别为(56.8±5.1)%、(55.7±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2±6.1)%、(52.5±5.4)%, SGRQ评分为(26.2±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7±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郭舒婷;高建坤;林小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光导椎板拉钩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与小切口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光导椎板拉钩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与小切口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武汉张鸿民骨科专科医院收治的98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光导椎板拉钩系统下分别进行微创(2.5~5 cm)手术,完成开窗、椎间盘切除术.结果9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随访95例,时间33~45个月,平均40个月.根据Nakai评分评价疗效,其中优87例,占91.58%,良5例,占5.26%,可2例,占2.11%,差1例,占1.05%,优良率为96.84%.结论 采用光导椎板拉钩系统应用常规脊柱手术器械进行脊柱后路手术,切口小、创伤少,术中照明清晰、不易发生术中挤压损伤和术后脊柱失稳等合并症等优点,术后恢复快,证明光导椎板拉钩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创新,近远期疗效均佳.

    作者:高春来;张鸿民;张翅;张力;张帆;马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ADAMTS10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ADAMTS10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心肌纤维化中起作用的方式及意义.方法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各12只,心肌梗死模型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方法构建,假手术组只缝针不结扎冠状动脉.造模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及胶原容积分数,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ADAMTS10、fibrillin-1 mRNA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ADAMTS10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大鼠心室明显扩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63±0.39)mm vs(1.98±0.26)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79±0.37)mm vs(3.37±0.31)mm],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严重受损[左心室射血分数(EF):(81.20±4.75)% vs(31.02±3.61)%,短轴缩短率(FS):(38.91±3.53)% vs(17.50±1.94)%],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12±0.14)% vs(2±0.1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ADAMTS10 mRNA表达水平[(4.53±0.07)vs(1.00±0.03)]及蛋白表达水平[(1.87±0.02)vs(1±0.14)]均升高,且fibrinllin-1 mRNA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也明显升高[(3.88±0.13)vs(1±0.0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AMTS10在梗死后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调控纤维蛋白1的表达参与心肌纤维化的过程;ADAMTS10可能成为心肌纤维化诊断和治疗靶点.

    作者:赵生娣;徐莉;任浩进;王丽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ISS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分析ISS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60例,按照ISS评分情况分为A组[16分≤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50分]、B组(ISS评分≥50分),其中A组384例,B组17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创伤部位、创伤原因、入院前情况、住院总时间、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并比较各部位之间ISS评分与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中胸部、四肢及骨盆、腹部及盆腔损伤发生率及因交通事故致伤概率分别为50.0%、54.0%、35.2%、58.5%,A组分别为32.0%、45.1%、15.9%、42.7%,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入院前休克发生率(21.0%)、意识障碍发生率(54.5%)显著高于A组(4.9%、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4 d)、院内死亡率(38.1%)均高于A组(47 d、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S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ISS评分可初步作为预测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的参考指标.

    作者:马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介入治疗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诊疗中心进行介入诊疗的患者1476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超声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476例患者中有17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65%,共分离病原菌193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共113株(占58.55%);革兰氏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均<4.00%);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和应用抗菌药物是超声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上可通过控制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来预防超声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马秋娟;陈书人;蒋慧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质子泵抑制剂对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研究进展

    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有效的胃酸抑制剂,广泛用于胃酸相关性疾病.一般来说,PPIs的安全性好.但在PPIs的长期应用过程中,其安全性及药效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PPIs和氯吡格雷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使其联合运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得到了特别的关注.目前,应用PPIs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可能已经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扩展到了普通人群.本文通过对普通人群的PPIs使用所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其潜在的生理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维.

    作者:黄冠东;仲伟喜;封启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右美托咪啶的控制性降压效果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与硝普钠用于胸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安贞医院血管科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择期局麻下胸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硝普钠组(n=30)与右美托咪啶组(n=30),分别在术中静脉泵注硝普钠0.2~3 μg/(kg·min)或右美托咪啶0.2~1 μg/(kg·h).记录患者术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患者的心率在手术开始后30 min、支架释放时及术毕时分别为(71±9)次/min、(67±7)次/min与(68±8)次/min,低于硝普钠组的(87±12)次/min、(91±14)次/min与(85±9)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30 min、支架释放时及术毕时右美托咪啶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为(2.8±0.5)分、(3.5±0.4)分与(2.4±0.3)分,优于硝普钠组的(1.5±0.4)分、(1.4±0.3)分与(1.5±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普钠组术中有6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右美托咪啶组术中无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用于胸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其控制性降压效果优于硝普钠,且具有镇静、镇痛、恶心呕吐少的优点.

    作者:袁芬;刘金虎;董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脓毒症心功能不全预后的关系

    目的 监测脓毒症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脑钠肽(BNP)水平以及心肌收缩功能,探讨RDW与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2011年3月至2015年7月入住ICU诊断为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预后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21例,所有患者均测定BNP及RDW水平,并通过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PiCCO)对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记录心指数(CI)、心功能指数(CFI)、全心射血分数(GEF)、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dPmax),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患者的RDW[(14.1±2.3)vs(16.5±2.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患者的CI [(3.22±0.71) L/min·m2vs (2.67±0.39) L/min·m2]、CFI [(4.57±0.84) L/min vs (3.91±0.43) L/min]、GEF [(16.50± 1.59)% vs(14.95±1.36)%]和dP/dPmax[(1358.27±218.62)vs(1093.71±245.19)]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13.40±1.27)分vs(15.91±1.64)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有助于预测ICU中脓毒症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RDW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范银强;周明根;徐福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及其作为骨肉瘤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向基因(mTOR)一直在肿瘤防治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对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骨癌、肺癌和乳腺癌等.近年来研究表明,mTOR信号通路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生存、增殖、转移以及血管再生等.关于运用mTOR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也为骨肉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本文将综述mTOR信号通路在骨肉瘤中的作用以及目前mTOR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胡向阳;陈涛;张明;杜远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华法林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按纳入标准选择2016年1~12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内科AECOPD患者200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至病情缓解出院,观察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另给予华法林治疗3个月,入院时、治疗4周后检测肺功能、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记录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7年9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死亡率及再次平均入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分别为(1.19±0.32)L、(56.83±1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4±0.29)L、(51.14±10.42)%,且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94±0.28)L、(46.87±8.93)%,D-二聚体水平、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357.65±42.71)ng/mL、(55.43±4.7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6.42±74.19)ng/mL、(59.36± 5.71)mmHg,且低于治疗前的(688.93±84.72)ng/mL、(65.97±7.9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31±1.53)d,短于对照组的(15.24±2.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6.0%,略高于对照组的0;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0%,略低于对照组的6.0%,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再次住院时间为(8.27±2.4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2.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多存在血栓前状态,只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应用华法林治疗是可行且有效的.

    作者:文倩;陈春玲;杨淑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普瑞巴林在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在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门诊接受治疗的84例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瑞巴林配合治疗,治疗四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止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法(KP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分别为(11.30±2.86)分和(13.50±2.8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83±3.41)分和(19.83±3.4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为(2.51±0.23)分,低于对照组的(3.86±0.41)分,KPS评分为(80.66±5.71)分,高于对照组的(65.33±6.9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嗜睡、恶心及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癌痛患者使用普瑞巴林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作者:郑庆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腔镜诊治幼女阴道异物二例

    幼女阴道异物近年来并非少见,其多见于8岁以下的幼女,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或不伴臭味,有时伴有阴道流血,若不及时取出易造成反复感染、异物与周围组织黏连、阴道锁等,影响以后的生育.由于幼女无性生活史的特殊性,不能使用成人的阴道窥器进行阴道检查,且B超、放射等检查常常难以发现异物,故易误诊,对于质地较硬的异物有时肛诊时可发现,但对于质地较软的异物,如纤维、毛发等肛诊亦难以发现.宫腔镜能直观的观察阴道内的情况,不但能明确病因,而且能在监视下取出异物,避免盲目的操作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蒙秋;黄守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渭南市第二医院心内科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9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观察组在PCI围手术期应用前列地尔,对照组则不予应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心肌梗塞溶栓治疗(TIMI)血流及心肌灌注分级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Ⅱ~Ⅲ级及心肌灌注分级Ⅱ~Ⅲ级的比例分别为92.93%和94.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4%和8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F为(53.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5.4)%,血清BNP水平为(142.7±50.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4±72.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择期PCI术围手术期应用前列地尔可以明显提高PCI术后的心肌灌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吴农田;李水花;樊明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1470 nm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1470 nm波长激光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总结新型波长激光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7例单纯大隐静脉患者,其中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42例,解放军总医院20例,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5例.硬膜外麻醉后,利用导管置换方法,将6F导管和光纤送入大隐静脉治疗处,设置为连续脉冲,功率为5 W,激光波长为1470 nm,光纤末端行走速度为0.3 cm/s,开启激光闭塞曲张静脉.结果1470 nm激光可在输出功率5 W的情况下闭合曲张的大隐静脉,镜下病理结果以血管壁的内皮细胞损伤为主,平滑肌细胞损伤相对较少.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为10.45%,术后疼痛等异常感觉轻微.按视觉模拟评分法,术后当日2分者30例,1分者12例;术后1 d和2 d,33例1分,余0分;术后3 d均为0分.治疗后6个月~2年内无一例复发.结论1470 nm半导体激光在输出功率5 W时可用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节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喜;刘庆;金桂云;顾瑛;曾晶;王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镍铬合金(ni-cr)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010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共100颗牙),均采用ni-cr烤瓷冠修复,以患牙对侧同名天然牙为对照牙,观察修复1年后患牙和对照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以及龈沟液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草转氨酶(AST)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修复1年后,患牙与对照牙的SBI(1.935±0.559 vs 1.464±0.558)、PLI(1.283± 0.625 vs 1.032±0.628)、PD[(2.539±0.412)mm vs(2.348±0.413)mm]比较,患牙均明显高于对照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牙与对照牙龈沟液内IL-1β[(7.983±2.256)ng/mL vs(4.532±2.287)ng/mL]、TNF-α[(3.939±1.712)μg/L vs(2.048±1.613)μg/L]、AST[(938.365±320.569)U/L vs(547.641±310.586)U/L]比较,患牙均明显高于对照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ni-cr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会引起患者牙周炎症反应,导致患牙继发牙龈出血、细菌附着等,临床上应尽量避免采用ni-cr烤瓷牙修复.

    作者:邹弘驹;李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亚低温联合经侧裂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亚低温联合经侧裂血肿清除手术(RHLF)治疗高血压脑出血(IC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遂溪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3月至2016年9月诊治的98例IC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亚低温联合RHL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分值、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ESS分值[(76.57±9.42)分vs (62.18±9.43)分]、Barthel指数[(79.59±5.33)分vs(63.46±5.31)分]及NIHSS评分[(14.83±1.33)分vs(10.29±1.31)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亚低温联合RHLF治疗ICH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及运动功能,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吉康荣;李康成;程孟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阴道或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或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榆林市儿童医院(榆阳区人民医院)超声科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PCOS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查体健康者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经阴道或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各参数结果.结果 PCOS患者超声图像表现可见双侧卵巢增大,卵巢内见10个以上卵泡分布周边,髓质回声增强,面积增大,血流丰富;观察组患者的卵巢体积和卵巢髓质面积分别为(10.99±2.21)cm3、(1.29±0.14)cm2,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21±2.12)cm3、(0.48±0.15)c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卵泡数目为(18.21±3.21)个,明显多于对照组的(6.92±3.3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分别为(31.21±3.11)cm/s、(14.91±3.12)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12±3.21)cm/s、(6.52± 3.32)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阻力指数(RI)为(0.59±0.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7±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或直肠彩色多普查超声检查技术用于诊断PCOS,可清晰显示卵巢形态结构,并可提供详细血流动力学特征参考依据,提高PCOS的诊断水平.

    作者:刘彩宁;刘晓锋;刘建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治疗方式对口腔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肿瘤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口腔癌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临床上,医生通过专科检查后根据肿瘤的临床分型和分期以及评估患者本身的健康状况来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口腔局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且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不尽相同.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口腔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系统阐述分析,以期增加医护人员对该类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深入了解,并为临床选择更适合个体治疗的方案、评估疗效及全面提高口腔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黄泽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五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南京脑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系男性,年龄33~80岁,平均为61岁,4例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例为新确诊患者,糖化血红蛋白8.2%~17.2%,5例患者均为急性发病,发病时间3~10 d,均自一侧肢体发病,其中1例发展至对侧;头颅CT可见病变对侧或双侧基底节区片呈状稍高密度影,头颅MRI表现为基底节区小斑片状稍短T1信号;所有患者均使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并给予氟哌啶醇片和/或硫比利治疗,4例患者明显好转,1例患者病情较重自动出院.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中老年患者,发病特点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基底节区特征性的CT及MRI表现,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经正规控制血糖等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作者:吴义俊;张书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