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晴甘平对恶性淋巴瘤综合化疗后肝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刘东芳;张宝琴;赵晓亮;甘静;郑雅珍;张成侠;冯志刚;刘艳芬;訾建杰;刘欣;李素欣

关键词:天晴甘平, 恶性淋巴瘤, 药物性肝损害, 化疗
摘要:目的:探讨天晴甘平(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恶性淋巴瘤综合化疗后肝功能的保护与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恶性淋巴瘤住院化疗患者75例,将其按照化疗前后的肝功能情况分为三组:观察组16例,为化疗前伴有肝功能损伤或肝脏疾病史者;余59例患者为化疗前未出现肝功能异常或无肝脏疾病史者,根据对等原则分为天晴甘平预防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与预防组化疗前采取天晴甘平进行治疗或预防,对照组在化疗过程中采用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注射液以及服用益肝灵片进行肝脏保护。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化疗后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以及化疗前后的肝功能各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预防组和观察组化疗后药物性肝损发生率分别为6.90%和32.25%,而对照组的药物性肝损发生率高达60.00%,预防组、观察组化疗后药物性肝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化疗时间≥20 d患者中,预防组、观察组药物性肝损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β谷胺酰转肽酶(GGT)水平比化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血清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水平化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化疗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的ALT与GGT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而化疗前后患者的AST、ALB、ALP以及TB水平则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晴甘平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具有非常好的保护性,能有效预防或者降低化疗后的肝功能损害,并能快速、有效地将损伤的肝脏功能恢复正常。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ni-CEX在护士培训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介绍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适用对象、应用现状、对护理评估的意义以及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足,以期为我国护理培训评估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刘春英;朱华凤;杨雪;刘淼;张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基于Arne的新预测体系评估困难气道的研究

    目的:根据Arne气道评估体系建立一种较为准确的新预测系统。方法选择113例全麻后插管困难的患者(病例组),按年龄与性别1:1配对,选择全麻后喉镜暴露正常患者113例(对照组),分别记录有无困难插管史、困难插管相关疾病、气道疾病等病史,记录张口度、颞颌关节活动度、身高、甲颏距离、头颈活动度、Mallampati分级等指标的数值。以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建立新预测体系,并分别用新系统和Arne评估气道。结果①Arne系统的8项指标中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有5项为相关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估计值(OR)及95%可信区间(95%CI)按OR由大到小依次为:气道疾病(19.57,1.28~94.33)、Mallampati分级(15.39,1.14~87.74)、身高甲颏距离比(11.62,1.06~75.41)、困难插管史(5.45,0.97~46.23)、张口度(2.78,0.91~12.50)②新预测体系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8%、70.8%、74.6%和83.3%。结论新预测系统可较准确地评估困难气道。

    作者:靳皓;陈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冠心病患者MC4R基因突变与血清ADP、LEP及IL-6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突变与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DP)、白介素6(IL-6)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D患者416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体检者400例为对照组。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对入组者的MC4R基因rs17782313(T/C)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按突变情况分为TT、CT、CC三种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基因型血清LEP、ADP、IL-6水平;检测两组的血脂、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逐步回归分析统计MC4R基因rs17782313多态位点与血清LEP、ADP、IL-6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MI、总胆固醇(TC)、LEP、IL-6水平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ADP降低;观察组阳性家族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CC基因型者血清LEP、IL-6水平明显高于TC、TT基因型者;CC基因型者ADP水平明显低于TC、TT基因型者(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HD患者IL-6、LEP水平和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基因突变呈现正相关(r=0.801、0.763,P<0.05);观察组ADP水平和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基因多态性呈负相关(r=-0.297,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瘦素、白介素6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MC4R基因rs17782313位点突变可能通过影响血清瘦素、脂联素、白介素6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蔡连锁;王小敏;刘长江;宁佳;张岳雯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择期进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R组(n=15)和RD组(n=15),R组用0.3%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RD组则使用0.3%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FLACC变化;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和镇痛持续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比较,RD组患者术后4 h、6 h、8h、10 h FLACC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有1例出现心动过缓。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3%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可以延长罗哌卡因的神经阻滞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好,但可能导致心动过缓。

    作者:杨海扣;周静;孙剑;陈华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NMDA-NR2B亚基受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NMDA受体是一种谷氨酸离子型受体,在兴奋性突触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已证明NMDA-NR2B亚基受体参与学习记忆、慢性疼痛、局部缺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NR2B亚基诱导长时程增强(LTP)的产生在中枢敏化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性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NR2B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就NMDA-NR2B亚基受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李欢颜;阳巧云;彭良玉;旷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第4周、第12周、第24周肺活量(VC)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4周、第12周、第24周VC、PaO2恢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31.3%,观察组为3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为89.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活量及动脉血氧分压,安全有效。

    作者:刘兴;张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儿童Alport综合征伴肺部感染七例诊疗体会

    目的:探索儿童Alport综合征伴肺部感染的佳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儿童Alport综合征伴肺部感染的7例患儿起病年龄、尿蛋白水平、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胸部影像学特征、确诊时间以及临床表现,每例患儿确诊后即予以抗炎、补液,纠正酸碱失衡、维持水钠及电解质平衡,增强免疫等综合治疗。结果 Alport综合征伴肺部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首发症状多为孤立蛋白尿或血尿伴有蛋白尿,孤立血尿较少。实验室检测白细胞正常或稍微偏高,中性粒细胞升高长≥80%,胸部影像学表现不明显,常以一侧或双侧肺纹理增粗为主要征像,少胸腔积液及肺湿变征,临床表现为低热、倦怠、咳嗽,无痛性血尿及蛋白尿。患儿治疗前BUN (18.40±3.58) mmol/L、Cr (204.50±30.67)μmol/L、HCO3-(4.64±2.58) mmol/L、K+(5.98±0.44) mmol/L、Lac (7.19±2.18) mmol/L、pH (6.97±0.12),治疗后BUN (5.50±1.07) mmol/L、Cr (45.00±06.39)μmol/L、HCO-(20.39±0.99) mmol/L、K+(3.93±0.28) mmol/L、Lac (71.79±0.57) mmol/L、pH (7.36±0.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因不明的患儿血尿及蛋白尿要高度警惕儿童Alport综合征可能,当患儿同时出现咳嗽、咳痰伴低热等上感症状时应在加强免疫等对症治疗的同时积极早期进行抗炎治疗,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桂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断明确的106例重度HIE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2岁和6岁时的智能发育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106例患儿排除失访者8例,终获得随访者对照组46例,观察组52例。2岁龄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智能测定显示,治疗组的智力发育商数(MDI)及运动发育商数(P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岁龄智能测定也同样显示治疗组患儿语言智商(VIQ)及操作智商(PIQ)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同阶段的身高和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对重度HIE患儿远期智能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改善患儿长期生存质量。

    作者:黄琴;邓全敏;朱元璐;刘琳;付艳;刘小芸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海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海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名全科医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院前急救理论和相关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差异。结果通过培训,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理论和相关技能水平评分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综合考评优好率为97.5%,明显高于培训前的6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使其具备院前急救能力。

    作者:李诗阳;王日兴;吕有凯;冯奇桃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创伤性左侧膈肌破裂并膈疝一例

    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TDR)是由于钝性或穿透性暴力损伤致膈肌破裂。腹腔内脏器通过破裂疝入胸腔,可对呼吸、循环系统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而膈肌损伤的临床表现常被其他重要器官损伤所掩盖,临床漏诊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现报道一例创伤性左侧膈肌破裂并胃及脾脏疝入胸腔的病例。

    作者:彭涛;彭礼波;张志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900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阴道镜检查,并对人乳头瘤病毒为阳性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组CINⅠ、CINⅡ发生率显著高于人乳头瘤病毒阴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1175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组织,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检查结果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是诱发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积极地预防与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对减少宫颈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病理学检查可为宫颈病变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永莲;于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纳米银支架治疗重症胆管炎的机制及抗菌性研究

    目的:研究内镜下纳米银支架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机制及纳米银支架的抗菌性。方法将20头猪随机分为纳米银支架组(n=8)、普通支架组(n=8)和对照组(n=4)。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ERC),胆总管内注入大肠杆菌,乳头口用钛夹夹闭,封闭乳头。支架组在造模成功后行ERC+支架置入,支架末端在乳头口处以钛夹固定。观察术后猪的一般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d、3d、5d采集猪血检测其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胆红素(TB)、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观察猪死亡后的胆管病理改变。结果三组猪术前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的白细胞及分类、ALT、ALP、TB、TNF-α和IL-1水平均逐步上升,且在各时点均明显高于两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银支架组和普通支架组在术后第五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清TNF-α和IL-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和胆道梗阻是ACST的主要病因,内镜下置入支架治疗ACST,微创有效,纳米银支架有抗菌性。

    作者:呼增吉;贾长库;韩霖;符誉;黄小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D治疗前后T波峰末间期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治疗前后T波峰末间期(Tpe)的变化及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D治疗(CRT-D治疗组),观察术后1年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根据术后1年内有无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分为室性心动过速组和无室性心动过速组,比较两者术后的T波峰末间期;另选取40例无慢性心力衰竭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波峰末间期较对照组延长,CRT-D治疗后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D治疗组的患者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术后T波峰末间期较无室性心动过速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LVEF、LVEDD及血浆NT-proBNP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经CRT-D治疗后T波峰末间期延长,且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延长更明显,T波峰末间期延长与CRT-D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相关。

    作者:吴春风;曾建平;胡柯;周贻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α-硫辛酸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和单胺氧化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慢性脑低灌注(CCH)血管性痴呆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和单胺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慢性脑低灌注组(CCH组)、低剂量治疗组(L-ALA组,50 mg/kg)和高剂量治疗组(H-ALA组,100 mg/kg),每组15只。利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术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SHAM组手术步骤与CCH组相同但不结扎颈总动脉。从实验第29天起Morris水迷宫检测动物认知功能,水迷宫结束后取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在大鼠前脑皮层的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前脑皮层单胺氧化酶(MAO)的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CCH组大鼠前脑皮层NE、DA和5-HT的含量均显著下降,MAO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H组比较,低剂量ALA和高剂量ALA治疗均能显著提高CCH大鼠前脑皮层组织的NE、DA和5-HT含量,降低MA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能够明显改善CCH大鼠的行为学异常,调节CCH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

    作者:赵冉冉;徐晓臣;王玲;路志民;张文忠;刘吉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比索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其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室性早搏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常规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53例患者纳入比索洛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心率变异(HRV)情况。结果比索洛尔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0%和92.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7.7%和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相比,比索洛尔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治疗后与常规组治疗后在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与平均R-R间期大于50MS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对数(InLF)、高频功率对数(InHF)、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InLEF)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室性早搏分级中,Lown分级2级和4级的频域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PNN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室性早博有明显疗效,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张靓;杨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药载药缓释系统的研究进展

    在组织工程技术中往往需要多种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这给多药载药缓释系统以广阔的发展前景。多药载药缓释系统即是将两种或多种药剂包载到一个缓释系统中,通过药剂的不同包载方式及载体材料的特有性质等来控制药剂的释放顺序和持续时间。本文主要从载体材料、载药方式、释药途径和制备方法等方面对多药载药缓释系统加以综述。

    作者:王敬龙;韩舒;孙琪;柳康;吴梓齐;刘志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超声心动图对酒精依赖患者左房及左室功能的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酒精依赖患者左房及左室功能,探索大量酒精摄入对左心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选取40例男性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50例酒精依赖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其静息状态下的心内结构、血流和功能。结果(1)左房功能各项指标中,观察组的左房储存器容积(LARV)及左房大容积指数(LAVI)明显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左室功能各项指标中,观察组的二尖瓣血流E峰速度、E/A比值、心输出量(CO)低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依赖患者的左房及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超声心动图对酒精依赖患者早期左心功能评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榴;黄鹏;卢冬艳;徐伏莲;钟书铭;余晓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三亚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三亚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当地卫生部门及其他类似情况的地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干预项目和提高人群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三亚市三个区(海棠湾、荔枝沟和河东河西区)498位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498名居民中有30名心理健康状况差,占调查总人数的6.02%。三亚市居民的SCL-90总分低于全国常模(F=9.20,P=0.000),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项均比全国常模高(P<0.01),恐怖及偏执则比全国常模低(P<0.01);家族三代中有心理疾病患者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较没有心理疾病的居民差(F=20.197,P=0.000),且家族三代有心理疾病的居民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没有心理疾病患者的居民(P=0.0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幸福总分与SCL-90总分显负相关关系(r=0.519,P=0.000),与心理卫生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11,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因素有幸福总分、家族三代有无心理疾病、自我感觉健康状况、生活是否单调和心理卫生知识得分,根据标准回归系数的大小,作用大的因素为幸福总分(β=0.460),其次为自我感觉健康状况(β=0.149)和家族三代有无患心理疾病(β=0.114)。结论三亚市居民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有自身因素、遗传因素,应针对其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知识普及,促进其心身健康。

    作者:高允锁;王小丹;李小林;敦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MRI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胶质瘤分级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死亡率极高,术前能进行肿瘤分级对于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具有极好的软组织分辨力、无电离辐射、多参数成像等优点,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已逐渐显示出它的优越性。MR弥散加权成像(DWI)能协助常规MRI,对肿瘤定量分析并指导其分级,开拓了诊断思路,本文就DWI应用于胶质瘤分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赞赞;李香营;韩向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门诊手术室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以提高门诊手术质量,降低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门诊手术室收治的1854例患者资料,按照其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其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854例门诊手术患者中,感染患者392例,感染率为21.1%。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的年龄、急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合并症、原发感染灶及无菌措施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行急诊手术、合并症≥3种、有原发感染灶、无菌措施不严格是导致门诊手术室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门诊手术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危险因素较多,应严格落实无菌措施,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重点防控,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叶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