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在复发性斜疝中的应用

陈愈通;杨雄涛

关键词:无张力性疝修补术, 疝环充填式, 复发性斜疝
摘要: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40例腹股沟复发性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复发斜疝中,手术过程顺利,平均住院6 d,随访6个月至8年,术后无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符合现代疝修补观念,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的理想术式.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状况,为防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提供资料和信息.方法 男性入组172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组85例,门诊组57例.女性入组125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组52例,门诊组43例.用自编的简明性功能障碍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男性量表涉及性能力减退、性恐惧及性痛楚三方面.女性量表涉及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性痛楚及性恐惧四方面.结果 男性及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表现出性功能障碍的高发生率,男性住院组为57.6%,门诊组为47.4%;女性住院组26.9%,门诊组为37.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抗精神病药是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许家超;王慧;高镇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痛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痛经灸(中国灸系列产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痛经灸贴敷关元穴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组疗效优于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对照组.

    作者: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出血的原因及其预防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出血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抢救预防措施.方法 对7例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出血的原因及抢救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出血的诱因与频繁剧烈的咳嗽、伤口感染、切口过低、导管型号选用不合适及不正确的吸痰等因素有关.结论 气道出血来势凶猛,积极止血处理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之关键;抢救困难,应重在预防;加强气管切开各环节护理能有效避免气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陈桂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2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环孢素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类天疱疮中的作用.方法 将类天疱疮皮肤病患者分为采用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组,24例)组与纯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20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皮损控制时间、皮损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皮疹控制时间、皮疹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素在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中能部分替代或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作者:何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海南地区汉族人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和SNP276G→T)两个位点与海南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 P)技术,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者脂联素基因SNP45、SNP276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SNPS45和SNPS267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中TG单倍型纯合携带者(TG/TG)与TG单倍型杂合携带者(TG/X)或未携带者(X/X)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联素基因的SNP45和SNP276多态性位点与海南地区汉族人群中2型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郝家明;刁志宏;刘锦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氨来咕诺口腔贴片治疗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氨呫咕诺口腔贴片治疗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试验组给予氨来呫诺口腔贴片贴于患部,4次/d;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来咕诺口腔贴片为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 .

    作者:何芸;陈俊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4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糖及临床症状观察,同时给予严格控制血糖、足部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肢体麻木、疼痛及发凉等临床症状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结论 尼莫地平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安全有效的药物,配合正确护理,对巩固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陈妙妆;林华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钛轮钉吻合术制作上肢动静脉人工内瘘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上肢桡动脉和头静脉作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吻合血管,采用钛轮钉吻合法制作内瘘.结果 92例人工内瘘成功85例(92%),术后4-6周使用,血流量可达200-250 ml/min.结论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采用钛轮钉吻合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易于内科医师掌握、血管通畅率高、内瘘成熟快、不易形成动脉瘤等优点,很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杜书同;赵春秀;贾丽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381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仅对奎诺酮类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小于30%,其耐药率相当高.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多重耐药且耐药率高,临床应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宋育明;杨色娟;陈成塔;陈伟金;聂力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四肢及掌跖部湿疹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四肢及掌跖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四肢及掌跖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治疗组),30例用可的松软膏治疗(对照组),每日两次,两组同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每天10 mg,疗程14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四肢及掌趾部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吴波;余振东;刘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实施人工流产术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人流孕妇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单纯使用丙泊酚2 mg/kg;B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 ug/kg,10 min后使用丙泊酚2 mg/kg;C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使用丙泊酚2 mg/kg.三组静脉注射丙泊酚的速率均为80 mg/min,必要时追加适量丙泊酚.连续监测HR,MAP,SpO<,2>,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全程丙泊酚用量、术后2 h镇痛效果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B、C组术后苏醒时间和全程丙泊酚用量均少于A组(P<0.05).在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给药2 min及术毕各组HR、MAP、SpO<,2>均降低(P<0.05),B组SpO<,2>显著低于A、C组(P<0.05),术中SpO<,2>在85%-89%及<85%区段的发生率B组高于A、C组(P<0.05).B、C组术后2 h镇痛优者高于A组(P<0.05).A、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P<0.05).A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高于B、C组(P<0.05).B组呼吸暂停发生率高于A、C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良好,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家敏;房晓云;徐巧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住院的64例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和对照组各32例.通气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及神志转清率.结果 通气组患者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及神志转清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对AE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杨锦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5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0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各种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总体上取得明显的疗效.结论 根据病人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与方法 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许进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苯巴比妥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肠黏膜保护药思密达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将180例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人分成两组各90例.治疗组使用苯巴比妥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予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67.10±26.24)umol/L,对照组为(41.17±22.08)u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巴比妥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廖伟;梁儒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监测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Ic)在糖尿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的HbAlc及空腹血糖(FBG),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的HbAlc及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的HbAlc与空腹血糖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646).结论 HbAlc在糖尿病监测中的作用优于空腹血糖,为减少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检测HbAlc.

    作者:郑东旭;王希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改良PPH加硬注术与传统手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老年人混合痔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改良PPH加硬注术治疗老年人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改良PPH加硬注术治疗60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6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60例中痊愈11例,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平均手术时间(16.55±3.66)min;平均住院时间(5.07±1.25)d;平均疗程(10.±2.55)d.术后疼痛(Ⅱ、Ⅲ度)24例、出血(>50 ml)3例、尿潴留24例、肛缘水肿2例.对照组60例中痊愈10例,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手术时间(45.25±7.97)min;平均住院时间(8.32±1.55)d;平均疗程(15.47±1.56)d.术后疼痛(Ⅱ、Ⅲ度)57例、出血(50 ml)6例,尿潴留29例、肛缘水肿11例.两组近期无狭窄和严重感染,远期疗效有待观察.结论 改良PPH加硬注术治疗老年人混合痔是一种有效方法 ,手术简单、安全,近期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出血少、皮瓣水肿少、缩短了疗程,有效地减少了诱发术后老年合并病,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陈建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理标识在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将2008年3月至9月46名老年病人设为观察组,将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50名老年病人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口头健康教育中的同时使用护理标识,对照组给予口头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病人在按时空腹抽血/检查和按时测血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029、6.376,P值均小于0.05.结论 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使用护理标识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严晓芬;陈妙虹;林静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利用经皮测胆仪监测胆红素的变化,将8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蓝光照射联合菌栀黄,n=48)和对照组(单纯给予光疗,n=40)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满意.

    作者:周红侠;谭延红;许戈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采取我们的护理措施,经积极治疗后,4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终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脑功能竭衰,抢救成功率82.%.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气管切开后行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的吸痰、严密注意观察,做好空气消毒,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张佐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ICU重型脑外伤患者的病情监测及护理

    目的 总结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护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了所收治的60例GSC≤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体会,分析了严密监测和精心护理对患者预后的重要关系.结果 通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在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康复出院40例,好转18例,死亡2例.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提高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伍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