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抽搐治疗抑郁症时的脑电图变化及疗效对照研究

李贵斌;张辉;林贞;李倬孙

关键词:电抽搐治疗, 脑电图, 抑郁症, 自杀
摘要:目的 研究电抽搐治疗抑郁症时即刻脑电图和疗后脑电图的变化,即刻脑电图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将符合CCMD-3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有自杀倾向的42例病例随机分入电抽搐治疗组(简称A组)17例、无痉挛电抽搐组(简称B组)16例、电刺激组(简称C组)9例,分别施以不同电压,在通电后即进行脑电图(EEG)描记,并对电抽搐治疗组后24小时的EEG进行观察.疗效评价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自杀项评分,于治疗前及第4次治疗后各评定一次.结果 (1)A、B两组均对控制自杀有效,无显著差异(P>0.05),而C组无疗效.(2)A、B两组即刻EEG均呈现类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样改变,C组无此变化.(3)A组疗后24小时EEG有异常之改变,但是可逆的.结论 (1)适当电压刺激诱发脑细胞异常放电,使EEG呈现类GTCS样改变是ECT获效之关键;(2)电抽搐治疗和无痉挛电抽搐治疗均可控制自杀,疗效相似;(3)ECT治疗EEG有轻度影响,呈可逆性变化.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ACEI)1周,心功能不明显改善,在原治疗基础同时加用美托洛尔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变化.结果 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有效率达70%.结论 在常规治疗心功能不明显改善,在原基础治疗同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

    作者:吴九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症伪膜性肠炎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伪膜性肠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重症伪膜性肠炎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老年,在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重症伪膜性肠炎,积极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其主要致病菌,为有效控制伪膜性肠炎的发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何剑琴;李俊达;莫绮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海南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等离子射频与高频电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等离子射频仪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1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高频组.射频组50例,胃息肉22例,结肠息肉28例;直肠下段低位息肉13例19颗,胃底近贲门息肉4例5颗;采用康普XVL-Ⅱ等离子射频仪经内镜实施切除.高频组50例,胃息肉23例,结肠息肉27例,采用高频电治疗仪.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切除成功,全部临床治愈,单颗息肉切除治疗组费时3~12(5±1.25)秒,对照组电凝电切费时3~8(4.5±1.15)秒,两组所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射频组完全愈合时间为18~38(21±2.45)天;高频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1~46(28±2.66)天,两组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等离子射频技术应用于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其疗效与高频电切相当,且能够在内镜反转状态针对胃底、直肠下段等特殊部位息肉实施有效切除,在术后愈合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可尝试作为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具有消化内镜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光荣;高绪照;赵蓓;刘新平;吴献华;李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防风通圣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防风通圣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日一次,防风通圣丸6g,每日2次,连服3周;对照组36例,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日1次,连服3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防风通圣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可供临床应用.

    作者:林沛君;刘树周;裴国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监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骨髓状态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网织红细计数(RET)的变化,了解病人的骨髓状态.方法 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IRF、RET在化疗5天后即出现明显下降.化疗后15天,IRF、RET、MPV即出现显著上升.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为医生观测病人的骨髓状态提供更敏感的指标.

    作者:腾廷波;王群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芍药甘草汤止咳平喘和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在止咳、平喘、抗炎方面的疗效.方法 运用小鼠氨水引咳实验、豚鼠枸椽酸引咳实验、豚鼠整体引喘实验、豚鼠气管片法以及抗炎实验对芍药甘草汤在止咳、平喘和抗炎方面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芍药甘草汤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咳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良好的抗炎作用.结论 芍药甘草汤在止咳、平喘、抗炎作用方面疗效肯定,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药效依据.

    作者:刘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扩创探查在亚临床型心脏穿透伤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扩创探查在亚临床型心脏穿透伤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6年间救治的36例入院时表现为亚临床型心脏穿透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按年代的先后将其分为两组,组1(1990年1月~1999年12月,共14例)和组2(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22例).组1患者在明确诊断或出现临床型心脏穿透伤表现后开胸手术,组2患者急诊扩创探查后开胸手术.结果 组1的院前时间(T1)、急诊室至开胸手术的时间(T2)、麻醉时修订创伤计分(RTS2)分别为1.65±0.42小时,4.1±0.86小时和4.34±1.02;组2的T1、T2、RTS2分别为0.91±0.37小时(P<0.05),0.86±0.33小时(P<0.01)和7.88±0.81(P<0.01).两组的入院时修订创伤计分(RTS1)、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组死亡4例,总死亡率11.11%.组1死亡3例,死亡率21.42%;组2死亡1例,死亡率4.55%(P<0.01).结论 扩创探查可尽快、准确诊断心脏穿透伤,并及时开胸手术抢救,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波;许果;王继相;佘恺;熊伟;曾涛;白上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的效果分析

    单纯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长,阻滞不全发生率高,产妇对术中疼痛记忆深刻.所以我们采用小剂量氯胺酮(0.4mg/kg)复合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云龙;孙燕;孙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LEEP术与药物联合治疗癌前病变的研究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该病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年发病率为18万,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明显,由癌前病变-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发生发展的过程相当长,约8~10年.

    作者:邵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结核性脑膜炎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方法 对我院1993年至2005年收治的30例结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脑的临床表现仍以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主,但症状不典型者并不少见,症状呈多样化,尚可表现为四肢瘫,偏瘫.视力减退,眩晕等.脑脊液改变以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为主,但仍有2例脑脊液生化完全正常,10例仅一项异常.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结核16例,占受检病例的59.26%,头颅CT8例异常,占受检病例的50%,以脑积水为主,其次是脑梗死及脑池闭塞.结论 结脑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不典型者并不少见.脚部X线检查及头颅CT异常率高.结脑的诊断应综合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同时应重视胸部X线及头颅CT检查.

    作者:陈贞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早期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3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作颞部长5cm直切口,开颅骨窗约3cm,在显微镜下分开脑沟或皮质,清除血肿并彻底止血.结果 存活21例.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一级2例,二级10例,三级5例,四级5例,五级1例.结论 此术式损伤小,止血及清除血肿彻底,手术路径短,视野清晰.

    作者:徐华;黄居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预测价值

    目的 了解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诊断及转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100例健康人及50例UA入院时或入院后2周内每次典型心绞痛发生时血心肌肌钙蛋白、T,至心肌肌钙蛋白T高于正常标准者恢复正常或发生心脏事件.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TnT低值0ug/L,高值为0.12ug/L,第95%分为数0.16μg/L,男性为0.083±0.04ug/L,女性为0.07±0.055ug/L,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UA组TnT0.35±0.10u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22例TnT≥0.2ug/L,10例在入院1周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例发生猝死,5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而其余2例及所有TnT<0.2ug/L的病例中无1例发生心律事件.结论 血TnT可反映心脏损伤,对TnT增高的患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杨海;梁宗夏;钟思干;邱海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卵巢早衰的病因与治疗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妇女在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持续性停经,并伴有血促性腺激素升高,FSH>40IU/L和/或LH>30IU/L,雌二醇减少(E2<91.75pmol/L,至少持续六个月).

    作者:丁淑瑾;王志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4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组由严重下肢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及感染所引起的肢端缺血、溃疡和感染征候群,是导致下肢截肢的重要原因.

    作者:钱才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和硝酸甘油在脊椎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比较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硝酸甘油在脊椎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择期行脊柱手术的ASA1~2级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15)和硝酸甘油组(N组n=15),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切皮前均实施控制性降压,术中调整瑞芬太尼和硝酸甘油的剂量,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0-65mmHg之间,记录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脊柱节段、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心率变化及血压恢复到基础血压水平的时间,同时根据Formme术野质量评分(scores of surgical field quailty,SSFQ)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手术节段、输液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R组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N组,R组患者的术野质量明显优于N组,N组恢复到基础血压的时间明显长于R组.结论 本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脊椎术中的控制性降压,与硝酸甘油相比,能更明显地减少手术的出血量和提供较清晰的手术视野.

    作者:袁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支气管灌注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远期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 按入选标准选择2002年3月~2004年3月我科收住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8例,其中介入治疗有123例(A组),全身静脉化疗有125例(B组).随访1~3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55%、47.15%和18.70%;B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9%、24.19%和12.90%,A组生存率均高于B组,其中A组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3年生存率A、B组(P=0.262)无统计学差异.毒副反应方面A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其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p=0.002)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介入治疗较全身静脉化疗的毒副反应轻.结论 介入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艾小红;翟福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60例临床分析

    根据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结核病疫情有回升趋势,耐药结核增多,某些重症肺结核患者因病情重或者未及时治疗而并发多呼吸衰竭而死亡.我院近5年来1523例重症肺结核患者,其中并发呼吸衰竭的4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许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介入治疗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介入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5例产后出血病例完整病历,分析止血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结果 5例均获有效止血,有效率100%,发热和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结论 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产后出血止血方法.

    作者:苏静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目的 比较局部浸润麻醉下和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探索局部浸润麻醉行剖宫产术的可行性.方法 急诊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年龄22~38岁,分为2组(n=20),硬膜外穿刺组(A组),局部浸润麻醉组(B组).(病人入室静卧5min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切皮即刻、取胎儿时、胎儿取出10min后BP、HR以及病人手术时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切皮即刻B组BP、HR升高比例比A组高(P<0.05);取胎儿时A、B两组BP、HR均升高明显(P<0.01);胎儿取出后两组静滴20u催产素,B组辅以杜冷丁50mg,氟哌利多2.5mg静滴,10min后两组BP、HR均与基础值近似(P>0.05).B组VAS评分比A组高,所有病人均能耐受手术.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可取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茂荷;段必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