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心赤;柴益民;林崇正
目的观察危重烧伤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在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56例危重烧伤病人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和血流力学的监测,静脉穿刺插管部位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同时尽可能避开创面,选用双腔静脉导管和三腔静脉导管.结果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的纠正休克,同时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变化.结论在危重度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治疗中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留管时间较长, 感染机率低,创伤性小,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早期给予输液、营养支持治疗等明显的减少了危重烧伤病人的并发症,其临床应用具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徐家钦;潘云川;陈思环;梁尊鸿;钟琼梅;严恋;陈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报告采用带血管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踝后侧皮肤缺损的结果. 方法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缺损大小沿足内侧轴线设计皮瓣,首先解剖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再游离深支的内侧支及伴行静脉,沿舟状骨骨膜及胫后肌腱浅层切取皮瓣.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6cm×6cm-7cm×9cm,随访2-4年,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血管蒂足内侧皮瓣薄而柔软,特别适用于修复踝关节后侧的皮肤缺损.
作者:马心赤;柴益民;林崇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科自1998年2月~2003年1月对38例重度脑损伤高热病人进行亚低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小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报道邻指皮瓣修复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应用邻指皮瓣修复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31例.结果术后31例全部成活 ,28例2周断蒂,3例瘀血,3周断蒂.术后随诊6-12个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是修复手指近中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佳皮瓣.
作者:邱勋永;柴益民;陈彦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我科收治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秋旁;陈彩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晚期盆腔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 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盆腔恶性肿瘤行介入治疗;其中6例在灌注后用明胶海绵进行了栓塞.结果绝大部分患者的出血、腹水、患部疼痛得到缓解.CT随访显示明显有效2例,轻微有效15例,效果不明显5例.仅有1例在化疗后出现臀部疼痛、红斑和溃破,且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其余21例病人均为正常.结论髂内动脉药物灌注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作者:尹传高;朱立春;汪松;王悦;程先平;惠锦林;王彬;梅蔚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E86页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附录XIXF204页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结果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在大有效稀释浓度下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部颁标准中规定的热源检查法检测,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作者:孟雅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血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在肝癌及肝硬化时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 Array 360特定蛋白仪,利用散射比浊法对60例肝癌患者、52例肝硬化患者及70例健康人员对照血清CP进行测定.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CP的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P的含量则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都非常显著(P<0.0 1).检测血清中CP含量的变化有助于肝癌、肝硬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陈静;翁义锐;林寿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截瘫病人71例,通过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韦燕飞;陆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98例糖尿病(DM)患者进行了正确的出院指导.经随访其中87例恢复较理想,11例再次复发.现将道如下:
作者:刘喜梅;李慧;王桂芳;范卫玲;纪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原因分析1.1 留置导尿会削弱宿主的防御机制,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使其易于发生尿路感染.导尿管对尿路上皮造成机械性损伤,尿道周围粘膜经导管腔外进入膀胱;导尿管下端引流衔接处脱落后污染;导管内腔、引流袋的污染细菌上行进入膀胱等途径细菌进入尿路,促进病原菌的定植.
作者:文丽云;李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为帮助临床用药,我们从本院1995-2000年分离760株细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监测 .简述如下:
作者:王红梅;聂光华;周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科自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病人共12例, 因呼吸道梗阻而行气管切开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连续92例104只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程度及原因.结果本组发生术后浅前房16眼;占15.4%,其中结膜漏1眼(6.25%),滤过过强11眼(68 .75%),脉络膜睫状体脱离4眼(2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复杂,与术前眼压关系密切,与患者年龄及青光眼类型无关,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
作者:苏卫红;隆习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手术室,在受条件限制血源供应不及时的情况下,对30例休克病人手术中的抢救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总结了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28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结果本组平均病程为2.6年,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局限性神经功能损害为脑内CA的主要临床表现; 病理表现为由窦状扩张的畸形血管构成,其内无脑组织;CT典型表现为脑实质内类圆形或结节状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MRI T1W以等信号为主,T2W以高信号多见,部分可见瘤周环形低信号,无占位效应,无血管流空效应;DSA多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论脑内CA是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且效果较好.MR I是诊断脑内CA的敏感的方法.
作者:刘小丘;袁贤瑞;姜维喜;赵建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2002年2月28日至3月30日共收治麻疹病例9例,全部是在学校学生,现将流行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雷小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MH D患者通过自身对照,检测透析前、后血清CRP、CER、AAG和SAA水平.结果透析后血清CRP 、CER和SAA显著升高(P<0.001)和(P<0.005)、AAG水平降低,但(P>0.05).结论透析过程血液与人工透析膜接触可导致患者炎症反应,四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在评价透析对患者炎症刺激中,同样敏感和迅速.
作者:段力平;王君娣;王永卿;陈艾;王庆秋;林叶英;徐曼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重要急症,如何处置是儿科门诊护士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26例急性期和18例缓解期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紫癜性肾炎患儿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8 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8有助于监测紫癜性肾炎的进展.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李呜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