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性坏疽手术并发感染的防护措施探讨

柯雅娟;俞诗娃;许晨耘

关键词:气性坏疽/外科学, 感染/并发症
摘要:目的 气性坏疽手术中实施有效管理与防护措施,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手术全期采取严格执行报告制度、术前准备、术中预防及术后隔离处理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术后无任何手术患者及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有效落实手术室气性坏疽手术患者的感染控制措施,是防止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保址.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胸椎压缩性骨折1例

    1 病历摘要男,83岁.因胸背部疼痛20 d,加重2d于2010-03-31T22:18由急诊以胸椎压缩性骨折收入院.患者于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不影响生活,未做特殊治疗.因症状无明显好转,且疼痛进一步加重,2d前,症状加重,夜间不能入睡.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治,急诊经行MRI检查后以胸椎压缩性骨折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 36.9℃,P 108次/min,R 20次/min,BP 143/83 mm Hg,发育正常,营养较差,体质消瘦,神志模糊,查体不合作.左侧肋季区可见带状疱疹,沿神经走行.辅助检查:MRI片显示:T8、9、10椎体中部变扁.血A 26.8 g/L,G 53.9 g/L,A/G倒置,Hb 75 g/L,PLT 54 g/L,Scr 376 μmol/L,BUN 42.77 mmol/L,Ca2+ 3.9 mmol/L,K+3.0 mmol/L,ESR 135 mm/h.凝血酶时间22.3 m,APTT40.3 m,初步诊断:(1)胸椎压缩性骨折;(2)带状疱疹;(3)电解质紊乱;(4)贫血.

    作者:张永兴;王磊;辛雪栋;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原因调查

    职业暴露是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常导致护理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为了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状况,探寻职业暴露发生的规范.更进一步完善职业暴露流程,判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笔者对我院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彭喜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WHONET5.4软件对血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 597例标本中,分离菌株307株,阳性率为11.8%,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3.2%,革兰阳性球菌占23.1%,真菌占7.2%,其他菌占6.5%.结论 对血培养中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至关重要.

    作者:鹿红梅;尹秀云;王琳;张树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清VEGF水平在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水平在小细胞肺癌( SCLC)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69例未经任何治疗的SCLC患者sVEGF水平以及治疗后的sVEGF水平,同时用相同方法检测了50例健康体检者的sVEGF水平作为对照,分析SCLC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sVEGF水平差异,并分析SCLC患者s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SCLC组sVEGF水平[(236.83±72.35)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4.18±27.57) ng/ml,t=12.853,P<0.001],广泛期患者的sVEGF浓度[(263.09±81.30) ng/ml]高于局限期浓度[(204.63±42.04)ng/ml,t=-3.846,P<0.001],治疗有效组治疗后sVEGF水平[(129.43±29.12) ng/ml]低于治疗前[(236.90±68.76)ng/ml,P<0.05],治疗无效组治疗后sVEGF水平[(236.72±78.60) ng/ml]与治疗前[(258.70±72.93) ng/ml,t=-1.100,P=0.281]无明显变化.结论 sVEGF浓度检测有助于SCLC诊断,监测治疗前后SCLC患者sVEGF浓度变化对评价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彩云;韩素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制《PICC患者使用手册》在围置管期中的应用

    目的 规范护士PICC使用和维护记录内容,为患者提供统一、规范的全程置管记录,提高置管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保证置管安全.方法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使用手册》的构成,《PICC患者使用手册》的使用方法.结果 手册使用方便,内容全面具体,可操作性,不仅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而且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减少并发症,同时为护理科研提供依据.结论 体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骶尾部藏毛窦误诊为肛周脓肿1例

    1病例报告男,31岁.骶尾部肿痛,反复流脓5d入院.T 38℃,P 88次/min,R 18次/min,BP 120/80 mm Hg.专科检查:骶尾部有一肿物大小约5 cm×4 cm,中央有一凹陷的窦口.临床诊断:肛周脓肿.腰麻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取组织送病理,病理诊断为异物性肉芽肿,符合藏毛窦改变.术后抗炎治疗,每日换药,脓腔1周内反复用氯化钠溶液冲洗,深部病灶用油纱条塞紧,待创口变浅、变小时,逐渐递减油纱条的深度直至创面愈合.治愈后出院,随访1个月,未复发.

    作者:辛颖;邹全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附件脓肿合并腹茧症1例分析

    对右附件脓肿合并腹茧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4岁.2011-02-09因阵发性下腹痛半个月入院,G6P1,顺产4胎.人流2次,节育环避孕后因月经失调取环.入院时B超:右附件区液性肿块大小115 mm×91 mm、64 mm×34 mm,子宫后方低回声团大小48 mm×36 mm,内部回声欠均匀.血常规:T36.5℃,BP 98/54 mm Hg,WBC 13.9×109/L,Hb103 g/L,PLT 359×109/L,N0.77.妇检:阴道灼热感明显,宫颈位置固定,摆举痛明显,盆腔右侧方可探及直径10 cm大小包块,活动度差,压痛明显.白带常规:PC (Ⅳ),脓细胞(++++).肝功能:总蛋白86.4 g/L,球蛋白44.4 g/L,A/G0.9,ALT 43 IU/L,AST 41 IU/L.CA125、CA199均正常.

    作者:陈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肾恶性肿瘤伴下腔静脉阻塞误诊1例

    1 病历摘要男,40岁.因下腹痛、腹胀伴肢体水肿3月余入院.患者3月前不明原因出现下腹持续性疼痛、腹胀伴发凉感,双下肢及生殖器水肿,肢体水肿为凹陷性,无头晕、心前区不适感,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下腔静脉栓塞,给予溶栓、利尿等治疗,疼痛、水肿消失,但胸闷加重,行心脏彩超提示右心房内实性占位,遂以右心房黏液瘤并下腔静脉栓塞收住我科.查HR 100次/min,BP 100/70 mm Hg,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律,右房室增大.胸片提示心影增大,心胸比例0.68.化验检查:PRO1+,BLD4+,CRP 14.20 mg/L.

    作者:杨哲;梁家立;姜冠华;郑晓舟;张波;张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6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红霉素3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临床表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73.0%,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1%和16.7%.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宫宏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肩痛的原因分析及康复训练方法

    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肩关节并发症,5%~84%的患者偏瘫后出现,并且在偏瘫的各个分期均可存在[1].通常在中风后较早发生.尤其是在患者弛缓期及无任何主动运动的情况下.偏瘫肩痛的表现是,治疗或检查活动患者手臂时,可能在上肢处于外展或前屈这些特定的姿势下,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出现的锐痛.还常伴有肩关节活动的受限.如果引起疼痛的因素未除,疼痛则在一段时间内加重,而且会引发整个活动范围受限.脑卒中后有30%~60%的患者不能再次使用瘫痪侧上肢完成日常生活动作,上肢一旦发生肩痛,患者往往拒绝康复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本文就偏瘫肩痛的原因及康复训练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刘亚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腹膜后囊性血管淋巴管错构瘤1例分析

    对超声诊断腹膜后囊性血管淋巴管错构瘤l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1岁,无不适.入院前因健康体检行超声检查发现腹腔囊性肿物,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超声检查:于左中下腹可见一范围约16.5 cm×15.6 cm×8.5 cm的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有包膜,内透声清晰,可见强回声光带分隔,呈多房,且相互交通.位置比较固定,不随呼吸、体位改变而变化.CDFI其内及周边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中下腹囊性肿物(考虑来源于腹膜后).手术所见:于左侧腹膜后可见大小约15 cm×16 cm的囊性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前方与左输尿管粘连,外侧与左肾下极粘连,内侧与左髂外动脉粘连,上端与胰尾粘连,后方与髂腰肌及腰椎体左侧面粘连固定.术后病理:腹膜后囊性血管淋巴管错构瘤.

    作者:李怡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的观察与护理

    艾滋病亦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真菌在艾滋病患者中感染率逐年增加,新型隐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经血液传播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1].我院感染科2008-07-2010-06共收治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现将其临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朱可玉;宋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伴导管原位癌及出血性囊性变1例分析

    对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伴导管原位癌及出血性囊性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5岁.发现右乳内下象限肿物20 d,约4 cm×3 cm,边界欠清,活动度一般,无痛.X线示:右乳外下象限见一大小约3.3 cm×2.7 cm的肿块影,有分叶,未见明显毛刺征,其余腺体及左乳腺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考虑乳腺占位,遂入院行右乳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故行乳腺根治切除,未发现肿瘤残留及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查:眼观送检带皮组织一块,4.5 cm×4.0 cm×2.5 cm,切面可见一囊,直径0.5 cm,内含暗红色粘稠液,囊壁暗红色,旁侧见一灰白小结节,直径约0.6 cm.

    作者:康慧卿;高艳君;郝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干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在高干病房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在高干病房中挑选一个科室作为优质护理示范科室,在科室内展开优质护理,并对优质护理服务后效果进行凋查.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施优质护理的科室,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尚未开展优质护理的科室.结论 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认可,得到了患者的尊重和赞誉,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让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的宗旨,为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夯实护理基础.

    作者:陈陆婷;汪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视网膜脱离误诊1例

    1病历摘要男,17岁.因玩球时,被他人肩部撞伤左眼来诊,当时左上睑皮肤横行裂伤1.5 cm,查:视力右:1.0,左0.6,瞳孔散大直径4.5 mm,直接光反射消失,血性房水,无法查眼底.给予清创缝合皮肤创口,打单眼绷带,给予20%甘露醇250ml,6-氨基己酸6.0g静脉滴注.第2天复诊时,左眼视力1.0,瞳孔大小正常,光反射存在,前房正常深浅,房水清,小瞳孔下查眼底未见异常.按期拆除创口缝线,甲级愈合.患者1个月后出现视物变形来诊,散瞳查眼底:颞上方3-4PD网膜圆形裂孔,转入上级医院行网膜复位术,术后视力0.4.

    作者:李亚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减少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工作人员感染防控意识.方法 认真落实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做好环境、检验器具、医疗垃圾等管理.结果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结论 规章制度的落实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加强管理做好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陶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输液港在儿童实体瘤化疗应用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s)是一种完全埋植于皮下、可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是继静脉留置针、PICC之后儿童输液领域的又一次改革.它由导管系统和供反复穿刺的穿刺座组成,现已广泛应用于化疗及胃肠外营养等领域[1,2].我院自2008年开始把输液港应用于儿童实体瘤的化疗中,在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少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损害、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等方面优点尤为突出.但输液港临床应用中也可出现各种问题,如输液障碍等.现将输液港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对策做一总结分析.

    作者:李丛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局麻下小切口锁骨接骨板桥接固定治疗锁骨骨折80例分析

    锁骨骨折比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2008-01-2010-01我院采取局麻下小切口锁骨接骨板桥接固定治疗锁骨骨折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22~60(平均38.5)岁.左侧55例,右侧25例.受伤原因:车祸伤52例,摔伤21例,重物砸伤7例.全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骨折类型:全部为粉碎性骨折.

    作者:倪锋;魏广奇;黄世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生儿颅骨凹陷自愈1例分析

    对新生儿颅骨凹陷自愈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孕妇,31岁.因孕足月,阴道流夜1h于2010-11-08T05(:)50急诊以孕1产0、孕39+3周、头位、胎膜早破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5/30 d,末次月经2010-02-05,孕期平顺,4d前产检发现尿蛋白阳性,行尿蛋白定量为0.22 g/24 h,骨盆测量无异常,孕中晚期无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2010-11-05T20:00阴道有少许血性分泌物,2010-11-08T0:00感腹阵痛,无规律,5(:)00阴道流水样物.既往体健,体格检查未见异常;产科检查:宫高35 cm,腹围99 cm,羊水中等,宫缩不规律,胎位头位,胎心140次/min,先露浮,估计胎儿3 500 g.阴道检查:阴道口可见清亮水样物流出,宫颈软,颈管消失50%,宫口未开,拟阴道试产.第一产程活跃早期,胎头下降略缓慢,18:00宫口开大7cm,内诊查胎头位于S-1,左枕后位,行手转胎头,但手转胎头困难,后因持续性枕后位,相对头盆不称急诊行剖宫产.手术过程顺利,新生儿重3 500 g,查体未见异常,送入母婴同室.

    作者:崔爱民;崔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护士现存压力分析和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与服务竞争的大潮中,每个行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儿科护士更是面临着新的挑战,承受着比其他临床科室更大的压力.

    作者:张道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