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华章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及特点,探讨其防护措施.方法 2009-06-01-2009-08-31对河南省传染病医院90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统计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男女比例为1.25:1,平均年龄为17.01岁,7~8月份多.经过治疗护理,无死亡病例.结论 根据其流行病学情况及特点,科学有效防护措施,对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和患者安全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陈爱民;王巧丽;贾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浅谈孕足月急腹症常见疾病的误诊及对策.方法 搜集鹤壁市淇滨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及急诊科2008-01-2010-12孕足月妊娠孕妇急性腹痛患者207例进行总结分类分析.结果 198例患者及胎儿脱离危险,5例胎儿死于宫内,4例助产,孕妇死亡2例,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 对孕足月妊娠急腹症患者的正确及时诊断有赖于对其解剖、生理变化及临床特点有足够的认识,及时正确诊断,早期及时治疗,减少误诊率,提高疗效.
作者:董蕾;杨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彩超对脊椎结核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超声诊断的12例脊椎结核所致的寒性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92%.结论 彩超对脊椎结核脓肿的诊断有较高的治疗应用价值.
作者:鲁月芹;王红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三角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组25例采用子宫三角切除术,随机选择对照组25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手术3个月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后临床效果,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手术3个月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三角切除术优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
作者:秦久芳;苏爱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纸塑包装器械包在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密封线开裂的控制方法.方法 从纸塑包装袋质量、规格与器械包的匹配度、托盘摆放方向、封口温度、密封线宽度和灭菌装载方式等方面进行控制.结果 密封线开裂率从4.26%降为0.结论 纸塑包装器械包在灭菌过程中密封线开裂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可以防止开裂的发生.
作者:段振兰;孙晓芳;宋雪青;张伟;李俊梅;池淑红;王维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缺血/再灌注损伤(1/R)是指对于曾经发生过缺血的组织,重新开放血流时,组织的缺血状态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加加重<'[1]>.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已经广泛认可的机制有以下三种:氧自由基产生增加;钙离子超负荷引起再灌注损伤;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再灌注损伤<'[2]>.国内外的一些学者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实验,已经对影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各类药物进行了研究,发现下列物质或药物能提高缺血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闫迎军;沈军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对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测定血清胆红素及经皮胆红素,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和无其他干扰因素顺产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比较.结果 社会因素剖宫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是33.91%,顺产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是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会因素剖宫是引发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之一,应加强孕期宣传教育,尽量采取自然分娩方式,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辅助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肿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 男,64岁.因单位健康体检行尿液检查,尿液混浊,颜色为淡红色.尿千化学结果:白细胞、亚硝酸盐、尿胆原、VC、酮体、胆红紊、葡萄糖均为阴性,比重1.025,pH 6.5,蛋白质(+),潜血(++).尿液沉渣显微镜定量检查:RBC 80个/μl,上皮细胞(++++).
作者:岳文勇;喻涛;于兵兵;李俊;张勇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16岁.5 a前活动后心慌不适,休息后稍缓解,疑有心脏病,到当地医院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2010-10-25来我院就医,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见: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增大,室间隔缺损,右冠状动脉扩张,根部宽约1.0 cm,三尖瓣前方见一束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射入右心房,多普勒录得双期湍流频谱.
作者:孙连超;任瑞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黄葵胶囊治疗本病35例,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血浆白蛋白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有效且较安全.
作者:陈文革;刘碧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婴儿呕吐X线钡餐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9例婴儿呕吐的一组钡餐检查影像征象;追踪观察患儿钡餐检查后病情变化.结果 胃-食管返流11例,横形胃38例,胃蠕动乏力20例,钡剂滞留11例,钡餐检查后呕吐自行停止5例.结论 X线钡餐检查可了解婴儿胃结构特点、胃功能性改变及硫酸钡干混悬剂对部分患儿呕吐有治疗作用.
作者:姚治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及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引入医学检验领域,使医学检验技术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大型自动化、高通量仪器设备相继问世,使模块化组合和流水线式的工作模式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实验仪器小型化、操作简便化、结果报告及时化、快速化,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青睐.因此,床旁检验(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一种新的检验模式应运而生.现笔者将POCT的概念、技术平台、应用、进展及质量管理等问题做一概述,供大家参考.
作者:包芙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预防或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生院内尿路感染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高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侵袭性操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是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减少侵袭性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措施对降低尿路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世葵;杜贤;黎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的诊治.方法 分析11例CS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例阴道超声确诊,9例行子宫动脉甲氨蝶呤(MTX)灌注栓塞,术后48~72 h清官治愈;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2次清宫及肌注MTX治愈.1例超声提示宫腔下段妊娠,人流术中大出血,宫腔放置水囊压迫止血治愈.结论 阴道超声是可靠的CSP早期诊断方法,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术后48~72 h行清官术是CSP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冯志娟;章颖;李晨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胆管细胞癌症状隐匿,早期即出现转移,手术切除率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就我院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细胞癌误诊1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年龄50~70岁,病程30~60d.
作者:刘文申;赵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特点、高危因素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1-01-2010-01盛京医院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早期深部感染的11例患者的术前表现、合并症、术中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及吸烟、严重复合外伤、术前营养不良、术中失血过多是感染的高危因素,常见的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经清创、充分灌洗引流后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复发.结论 术前应做好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估,一旦发生感染要早期诊断,早期清创引流冲洗,可以获得满患效果.
作者:段景柱;李雷;王欢;崔少千;顾海伦;金国鑫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海拔地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莲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基层医院有大量的工作量,有较多的实际操作机会,是临床医疗教学不容忽视的场所.本人因工作调动从三级甲等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来到基层医院,在医院创建广东省教学医院并进一步创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过程中,对于基层医院儿科临床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逐步建立较完善的教学体系有一定体会,现将本人近数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及思考总结如下……
作者:罗荣;钟元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比较4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乳酸菌胶囊组)和45例采用甲硝唑局部用药(甲硝唑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乳酸菌胶囊组总有效率93.47%,略高于甲硝唑组的91.1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停药后3个月复查,乳酸菌胶囊组复发率为0,甲硝唑组复发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菌阴道胶囊作为活性乳酸菌制剂,可改善阴道pH值,维护阴道微生态恢复正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确切,长期应用优于甲硝唑.
作者:晏继红;梁玉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检查前准备对冠状动脉CTA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112例冠状动脉CTA受检者检查前予以心理干预及心率、心律、呼吸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检查前的佳状态.结果 112例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可用于完成临床诊断图像97例,因各种原因导致检查失败15例,检查成功率约86%.结论 检查前对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调整心率在65次/min以下、充分的呼吸训练以及医护人员对细节的重视,能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梁奕;肖金珠;汪汉林;李自凯;梁小萍;杜柏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