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在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戴薇;李世云;肖德俊;刘婷;肖九长;李晶

关键词:梅毒特异性抗体,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 RFIA )在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0例梅毒患者和150例健康者血清标本,采用TRFI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比较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率。结果 TRFIA、TP‐ELISA、TPPA 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0.00%、98.75%、97.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特异度分别为99.33%、98.67%、100.00%。 T RFIA 检测假阳性率为0.67%,假阴性率为0.00%;TP‐ELISA检测假阳性率为1.33%,假阴性率为1.25%,TRFIA检测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低于TP‐ELISA(P<0.05)。结论 TRF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规筛查,值得推广应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γ‐羟基谷氨酸蛋白(MG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健康者和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CHD患者血清MG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GP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 CHD患者与健康者之间,以及不同CACS水平CHD患者之间血清MG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与血清MGP水平呈正相关(P<0.05)。MGP诊断C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诊断阈值为70.69 pg/mL ,诊断灵敏度为58.80%,特异度为83.70%,约登指数为0.425。结论 CHD患者血清MGP水平存在明显异常,血清MGP水平与CACS呈正相关。MGP对CHD的诊断价值明显,对疾病的临床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健;曾庆娜;黄山;张春阳;陈洁;冯勤颖;田禾;刘志琴;王荣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012~2013年成都某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2012~2013年该院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方法2年共接收39732份标本,对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ATB Express半自动鉴定系统鉴定及药敏实验并辅以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版标准进行判读,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2013年全院临床分离的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分别占27.7%、37.4%,革兰阴性菌分别占72.3%、62.6%。分离率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3%、20.3%),肺炎克雷伯菌(14.7%、12.0%),铜绿假单胞菌(11.5%、11.7%),金黄色葡萄球菌(11.3%、11.4%),鲍曼不动杆菌(10.6%、9.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1.0%、32.2%和21.0%、10.8%;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有所下降。2012、2013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的检出率分别为56.2%、47.7%。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院2012~2013年分离率居前5位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除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稍有升高趋势外,其余4种常见病原菌耐药率均有所下降;应重点关注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MRSA及其他多重耐药菌。

    作者:尹亚非;胡春晓;史梦;周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肝移植术中成分输血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成分输血的合理输注量和血液制品配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移植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根据术中出血量搭配各种成分血进行输注,输注后各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理想,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基础疾病和病情,预计术中出血量,适当合理准备各种血液制品,以保证肝移植术顺利进行。

    作者:吴敏华;梁慧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冷凝集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1例

    冷凝集易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报道较多的是对红细胞(RBC)及其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而对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 )检测结果影响不大[1‐3]。本例患者与其他文献报道有所不同,WBC、PLT、Hb检测结果均假性减少,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无明显变化。

    作者:李戬;王李洁;周运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链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细胞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肿瘤标志物对29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临界值,以135例良性胸腹腔积液为对照,研究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EA、CA724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CEA、CA724、NSE、CA125单独检测时,以CEA灵敏度(81.7%)、约登指数(0.64)、阴性预测值(67.7%)、阳性预测值(90.8%)较高,特异度则以NSE(82.9%)较高。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CEA对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

    作者:张惠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46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45例、体检健康女性50例,检测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724(CA724)、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TSGF、CA724、CA125、CA199水平高于健康者和卵巢良性疾病患者(P<0.05),健康者与卵巢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SGF、CA724、CA125、CA199单项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6.6%、66.7%、77.7%、51.1%,4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4.1%,准确度为90.8%,特异度为93.8%。结论 TSGF、CA125、CA724、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对卵巢癌早期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英番;杨椿;陈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检验医学专业临床分子生物学实习带教

    检验医学在疾病预防、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检验医学中的前沿学科[1‐2]。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成熟,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3]。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有力地推动了检验医学由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发展[4]。本科室于1994年建立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2004年第一批通过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临检中心验收。作为第三军医大学的教学医院,本科室自1994年开展了检验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分子生物学带教实习工作。分子生物学技术有一定的复杂性,每个环节都不可疏忽,否则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带教老师应对实习学生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3]。近几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分子生物学实习带教工作,现结合工作体会和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张燕;黄恒柳;张可珺;邓少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痰培养阳性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痰培养阳性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方法按病原菌菌种将116例痰培养阳性者分为5组,以痰培养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hs‐CRP、WBC等指标检测,比较各组间各指标水平和异常检出率。结果与阴性组比较,5个痰培养阳性组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以白假丝酵母菌组水平高;除流感嗜血杆菌组外,其余4个阳性组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以肺炎链球菌组升高明显。5个阳性组均有很高的hs‐CRP升高检出率。肺炎链球菌组WBC升高检出率为64.7%,与流感嗜血杆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培养阳性者由于细菌感染或定植,大多会出现炎性反应。

    作者:李洁云;唐荣德;苏群志;陈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HPV 基因分型检测联合 TCT 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筛查中价值。方法对4972例宫颈癌筛查女性进行TCT及HPV DNA检测,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PV、TC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1.20%、28.92%。TCT、HPV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4%和87.53%,高于 TCT、HPV单独检测。结论 HPV、TCT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灵敏度、特异度,对预防及宫颈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小花;陈书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HbA1c和 U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和尿微量清蛋白(U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 )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56例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和121例健康者 HbA1c、UmAlb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T2DM病程将患者分为A组(1~<6年)、B组(6~10年)、C组(>10年),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HbA1c、UmAlb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 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B、C组Um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 HbA1c水平升高,UmAlb水平也随之升高。结论 HbA1c和UmAlb水平呈正相关,二者水平升高是DN危险因素。联合检测HbA1c和UmAlb对DN早期诊断、病情监测、治疗评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静;王伟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微粒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外周血内皮微粒(EMPs)水平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D患者38例,分为心肌梗死(MI)组1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13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12例,以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 EMPs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IL‐6和CRP水平。结果 MI组、UA组 EMPs水平高于SA 组和对照组(P<0.05)。CHD患者体内EMPs水平与IL‐6、CRP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50,P<0.05)。结论 EMPs可作为监测和评估CHD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EM Ps可能通过增强炎性反应性血管损伤而在C H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郑力辉;郭菲;韩笑;黄立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胆红素对血细胞仪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及补偿方法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对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结果的影响及补偿方法。方法选取总胆红素(Tbil)高于200μmol/L和T bil正常的血常规标本各30例,采用L H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法进行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检测。采用血浆置换法处理T bil升高标本,并进行检测。结果对于T bil>200μmol/L的标本,L H5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法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 Tbil正常的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浆置换处理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 bil水平升高可导致白细胞计数结果异常升高及无法分类。对T bil>200μmol/L的标本,有必要采用手工法或血浆替换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正。

    作者:余生军;杜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溶血三项试验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液标本进行溶血三项试验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O血型相关新生儿溶血病(ABO‐HDN )在患儿中的阳性率为38.3%,Rh血型相关新生儿溶血病(Rh‐HDN )阳性率为0.6%。放散试验阳性率为99.6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85.2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60.31%。ABO‐HDN阳性率与血型相关,A型新生儿阳性率高于B型,而与性别无关。结论溶血三项试验在HDN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较B型更易因ABO‐HDN所致。

    作者:黄美容;黄健;张绍基;钟吉康;徐艳;刘福慧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似ACS的胸痛患者247例,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51例,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87例,非心源性胸痛(NCCP)67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结果,计算并分析NLR对ACS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NL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所有患者中,UA患者所占比例高,其余依次为 NCCP、STEMI和 NSTEMI。各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变化趋势一致,由 NCCP组、UA 组、NSTEMI组到STEMI组依次升高,但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呈相反的变化趋势。NLR对ACS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白细胞计数。结论 NLR具有费用低廉、简便易行、结果稳定、易于重复及动态观察等优点,对ACS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尹炳坚;傅强;严全能;陈若峰;郭建浩;李志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化疗患者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2例

    本院检验科于2015年1~3月检出2例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化疗患者,现将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男,55岁,2014年9月确诊为肺癌,术后于2014年11、12月分别给予规律化疗2个周期,过程顺利,不良反应轻。患者住院期间多次进行血细胞分析,血小板(PL T )计数及凝血功能指标未见异常。2015年1月20日再次入院化疗,查体:右胸壁可见长约20 cm手术瘢痕,未见其他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62×109/L ,红细胞4.86×1012/L ,血红蛋白147 g/L ,PL T 24×109/L ,再次抽血后复查 PL T 27×109/L ,临床医生考虑为化疗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暂停化疗,升血小板治疗7 d ,但疗效欠佳,期间进行4次血细胞分析,PL T检测结果为(25~32)×109/L ,患者无明显出血倾向,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未见异常。对患者ED T A‐K2抗凝血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可见PL T明显聚集成簇,量不少,可见 PL T 围绕淋巴细胞呈卫星现象。考虑为EDTA‐PTCP ,改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标本后再次进行血细胞分析,PL T检测结果为192×109/L。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伴有错译抗原表达的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伴有错译抗原表达的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根据免疫标记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型标准,将错译表达髓系和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异质性生物学特征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随访观察比较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320例伴有错译抗原表达的AL患者中,FAB分型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分类不明细胞为主;免疫分型以B系、髓系交叉表达为多见(176例),其次是T系、髓系交叉表达(131例),B系、T系和髓系三系抗原交叉表达仅10例。在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 M L (L y+AML)中,B系抗原以CD19为常见,T系抗原以CD7为多见;在伴有髓系抗原交叉表达的ALL(My+ ALL)中,以CD33为常见。45例患者出现髓系抗原与CD56交叉表达;CD7、CD34存在相关性( P<0.05),CD19、CD34存在相关性( P<0.05),9例患者存在CD34、CD7、CD19交叉表达,7例患者存在CD34、CD7、CD56交叉表达。Ly+ AML伴重现性染色体异常23例,其中AML伴t(8;21)(q22;q22)、RUNX1‐RUNX1T111例,AML伴t(15;17)(q22;q11‐12)、PML/RARα3例,AML伴骨髓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inv(16)(p13;q22)、CBFβ/MYH116例,AML伴t(9;11)(p22;q23)、MLLT3‐MLL 3例。My+ ALL伴重现性染色体异常15例,其中B‐ALL伴t(9;22)(q34;q11.2)、BCR‐ABL19例,B‐ALL伴t(v ;11q23)、MLL重排3例,T‐ALL 14q11.23例。伴重现性染色体异常的AL患者存在错译抗原表达,Ly+ AML患者常错译CD19、CD56、CD2,My+ ALL患者常错译CD13、CD33。伴有错译抗原表达的AL患者中,与不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ALL)患者比较,CD7+ AML、CD19+ AML、CD56+ AML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为0.01、0.02、0.02),My-ALL患者与CD13/33+ ALL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表达者较多(96例表达),是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53例表达CD7,且与CD34存在相关性(P<0.05),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CD34、CD7、CD19共表达者缓解率更低。结论伴有错译抗原表达的AL属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诊断依赖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其错译表达的分化抗原的类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钟凌;李焱鑫;黄文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推进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

    2015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的通知》,强调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策。日前,在第十八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期间,广州军区总医院胸痛中心行政总监、急诊科主任秦伟毅教授介绍了我国胸痛中心建设情况,强调规范化胸痛诊断与治疗对早期识别胸痛病因、挽救生命、改善预后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分析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同时探讨孕期 TORC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TORCH感染孕妇血清标本569例进行各病原体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结果 IgM 总体阳性率为5.38%,以Ⅰ型单纯疱疹IgM阳性率高(18.8%),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IgM、IgG阳性率分别为10.90%、43.67%。IgG总体阳性率为55.5%,以巨细胞病毒高(96.84%)。结论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总体阳性率较高,IgG检测必须引起重视。孕期TORCH感染IgM、IgG检测有极其重要的义。

    作者:黄蕾;姚建强;李文瑛;史春妮;杨品胜;朱艳;王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某院近五年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MDROs)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该院分离的MDROs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按国际标准化建议的共识方法对不同MDROs进行定义;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2010~2014年共分离MDROs 5709株,其中葡萄球菌2441株(42.76%),非发酵菌2091株(36.63%),肠球菌737株(12.90%),肠杆菌科细菌440株(7.71%)。5709株MDROs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55.04%)。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小于3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0.2%、50.6%,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90%;除多黏菌素B外,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71.4%~97.0%;多重耐药屎肠球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13.8%,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小于3%,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90%。191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中检出1株利奈唑胺耐药菌株,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该院MDROs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和MRSA占优势,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MDROs播散。

    作者:杨佩红;徐修礼;刘家云;孙怡群;樊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自体输血作为一种科学、安全、合理、经济、易行的输血方法,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卫计委(原卫生部)印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将自体输血分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1]。本研究分析了自体输血在102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阳福桂;王长奇;钟德和;江磊;付江勇;罗艳香;王希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