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病房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探讨

吴闽如;周小妹

关键词:精神病科, 医院, 护士病人关系
摘要:护士与患者之间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一种专业的互动关系[1],它是护士与患者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护理与被护理的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在精神科病房良好的护患关系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质量.精神科病房主要收治心身疾病,如神经症、抑郁症、强迫症、各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者主要表现:人际关系紧张、多疑、自杀行为、不适当的愤怒、躁狂不安、反复诉说身体的严重不适等问题.护士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沟通是其治疗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并复习参考文献,确定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案.结果:妇科癌症患者常表现七种心理特点,针对不同患者及其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结论:加强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病情好转,对于癌症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胜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深度手烧伤30例康复期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深度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45只手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结果:经综合康复护理,23例33只手(73.3%)功能明显改善,7例12只手(26.7%)功能部分改善,未出现明显疤痕挛缩.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抗瘢痕的康复护理宜采取多种措施的综合治疗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邹静瑶;徐志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146例的护理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病因,长期不治可导致颌面发育障碍,听力损害及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1].2008-02/2009-01我科共收治了146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手术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段素兰;梁宝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术在儿科急性中毒28例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在抢救儿科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总结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8例急性中毒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抢救治疗,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结果: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占71.43%,因服药量太大死亡2例,因中毒重、时间长死亡3例,另有3例因病情和经济原因家属拒绝二次灌流放弃治疗.结论: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适用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抢救.

    作者:饶钒;张晓红;张小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长期膀胱造瘘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对留置膀胱造瘘管的护理.方法:对42例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进行留置膀胱造瘘管健康教育的效果与38例未指导组进行比较.结果:教育指导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健康教育组.结论: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健康指导,可以提高其对膀胱造瘘管的护理操作技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92例的观察与护理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具有微创、并发症少、适应证广、康复迅速的优势,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1,2].近年来我科为92例患者进行了PTAS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就其术中病情观察及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黎华;杜玲;李永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晚期肿瘤预防压疮中的应用35例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35例患者早期出现潜在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支持,制订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上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钱媛媛;钱茂梅;钱晶;张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及手术患者304例的护理

    电子鼻咽喉镜是一种新型的耳鼻咽喉疾病诊断治疗工具,在耳鼻咽喉科应用较广.笔者2006-11/2008-12应用PENTAX-EPK-1000型电子鼻咽喉镜进行咽喉部检查及活检或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304例,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江萍;薛飞;季俊峰;李泽卿;王秋萍;方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脊髓型颈椎病1例围手术期护理

    对我科脊髓型颈椎病1例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缘于11 h前摔伤致颈部疼痛、双上肢疼痛及感觉过敏,此后其双上肢感觉过敏渐往远端发展,由双肩转向双前臂及双手掌.专科情况:颈肌不紧张、C4、5棘突压痛明显,双前臂偶呈痉挛表现、肌力2级,双下肢感觉,肌力正常,在全身麻醉下行C6~7间盘突出髓核摘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汪小琴;任慧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1 26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讨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 262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协助麻醉师和术者处理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进行健康宣教.结果:1 26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出现不良反应59例,占4.68%,未出现明显心理异常及近期并发症.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方法,有利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艳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临床实习是学校专业教育的后阶段,是将在学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是培养实习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阶段[1].在实践过程中肯定存在各种问题,实习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希望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实现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变.针对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黄金丹;冉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致重症周身剥脱性皮炎1例的护理

    我科近发生参麦注射液致重症周身剥脱性皮炎患者1例,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建玲;牛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9例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起搏器植入患者192例,总结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气胸1例;电极脱位1例,囊袋血肿3例,囊袋感染2例,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2例.所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护理及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囊袋血肿,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加强护理工作,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低.

    作者:王蔚然;邢攸红;梅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临床应用1例的护理

    跨文化护理是美国护理专家莱宁格提出,对世界各民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传统照顾,健康与疾病、信仰与价值观,并应用这些知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共性的、差异的护理[1].笔者运用这一理论做指导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典型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蕊;王玉玲;程海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快速溶解吸取注射用尿激酶的方法

    尿激酶是临床常用的溶栓药物,尤其在我科常用尿激酶5万单位加生理盐水5 ml用于颅内血肿腔的灌注,但由于尿激酶瓶内药物量少,瓶塞及缝隙大,尿激酶稀释时又易产生大量泡沫,延误吸取及易造成药液浪费.

    作者:吕会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47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地塞米松在口腔临床短期常规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47例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经历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用药前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减轻应激给患者造成的损害,经对症处理及心理干预均缓解.结论:地塞米松在口腔临床应用广泛,短期常规用药也可发生不良反应,提示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药中应予以重视,密切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向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嘱在骨科护士分层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应用护嘱规避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及人员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护理安全风险,保证护理安全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设计骨科护嘱单,由骨科护士分层应用.结果:护嘱与骨科护士分层使用相结合,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结论:护嘱在骨科护士分层管理中的应用能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崔亚林;孙网风;潘秋霞;沈晓琴;周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颈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21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接受前后路同期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1例患者术后未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感染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和并巨大间盘突出的患者病情重.思想负担大,护理工作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穆红;邬艳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8例的早期发现及护理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以及手术基础上,以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点的获得性综合征[1].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易被忽略,导致失去良机,增加患者负担.现将我院自2000年来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18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丽;龚敏;文欣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目前,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为了防止患儿抓脱留置针,临床上除常规专用留置针无菌敷贴固定外,还需在敷贴外加固1~2条胶布于患儿头皮上,多采用一次性的医用塑料纸胶布.笔者尝试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加固留置针,治疗期间,头部皮肤无任何损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凤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