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哈萨克族心房颤动患者病因分析

濮蓉晖;孙丽

关键词:哈萨克族, 心房颤动, 患者, 血栓栓塞并发症, 发生率, 瓣膜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病, 现报告如下, 快速心室率, 左房扩大, 主动脉瓣, 中风, 血栓形成, 心输出量, 心律失常, 功能异常, 高血压病, 附壁血栓, 房颤发作, 致死率
摘要: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瓣膜性心脏病、中风、左房扩大、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功能异常、经治疗的高血压病以及老龄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独立相关,心房颤动无论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都是中风的预报者,超过60岁的人群有1%发现患有房颤,年龄大于69岁,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超过5%[1].房颤发作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机械收缩,明显地降低了心输出量,尤其是伴快速心室率时.且房颤时在心房内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形成后一旦脱落,又可造成血栓栓塞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高.我们对我院2000~2003年问的哈萨克族房颤患者的病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汉族房颤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牙慢性尖周炎一次性空管药物疗法疗效观察

    空管药物疗法是近年来治疗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作者采用一次性空管药物疗法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尖周炎80例(84颗牙),经1~2年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志刚;彭春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图像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多见的急腹症之一,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但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各种病变,异位阑尾炎的诊断及与其他盆腹腔病变的鉴别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蹇惠君;王小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532例产妇分娩方式及有关因素分析

    目的:为了解石河子市婴儿的分娩情况,我们对2003年在石河子人民医院和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的1532例产妇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孕妇分娩方式、高危因素、手术指征、母婴接触和吸吮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资料来源于两所医院的分娩记录.结果:剖宫产占分娩总数的56.78%,其中有明显手术指征的仅占35.97%;有高危因素存在的产妇占67.13%,高危因素对剖宫产率影响较大;非剖宫产产妇中采用侧切的占65.97%;采用自然分娩婴儿吸吮成功率高,吸吮时间长,分别占77.01%和93.59%.结论:石河子市剖宫产率较高的现象需要纠正,应当宣传自然分娩的优点,有利母婴健康.

    作者:何英;吴静;许凤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我科2001年~2003年住院病人行冠脉造影,检出肌桥,分析冠脉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1年,总结治疗体会.结果:冠状动脉心肌桥易发于前降支,多数患者冠脉受压程度<50%,引起临床症状的较少,药物治疗效果好,随访未见严重心血管事件.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数不引起临床症状,预后较好.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

    作者:谭锋;张疆华;王忠;张望强;任宏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肠套叠72例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从1994年9月~2004年9月共收治小儿肠套叠88例,其中自2001年12月开始应用自制简易空气灌肠器[1]成功整复小儿肠套叠16例,其余72例行手术治疗,现将经手术治疗7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周旭坤;李平;刘顺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乳胶套应用于胰体切除术后合并胰瘘的观察和护理

    胰瘘一直被认为是胰腺外科的一大难题,而一旦胰瘘发生,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较高(12%~40%).我院从1995年3月~2002年10月间,对38例胰体尾切除术患者,均采用乳胶套代替普通引流管引流,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胰瘘做到早期诊断、尽快治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瑞;康俊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长期大量服用复方甘草片致低钾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汉族,农民.以疲乏无力1年余为主诉就诊.患者诉1年前不明原因逐渐出现全身无力、疲乏、食欲减退,不伴其它症状,在多家医院就诊,查血钾2.5mmol/L,其它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按低钾治疗,口服氯化钾片,可缓解,停用氯化钾片后症状可再次出现,低钾原因始终未能找到,故来我院就诊.

    作者:胡勇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乳腺癌手术方式若干改进

    对乳腺癌治疗,当今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是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传统手术方法多采用纵行切口,采用手术刀游离皮瓣,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单根腋下引流管负压引流,整个皮瓣加压包扎.术后常易导致局部种植复发、腋窝积血积液、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水肿及活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自2001~2003年,我们吸收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经验,对乳腺癌根治术手术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张剑权;刘永江;黄桂林;吴海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41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2002~2004年我院儿科收治资料较齐全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41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马雅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3年伊犁地区无偿献血状况调查

    为了解伊犁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职业、血型分布,各主要民族献血用血构成比,Rh阴性者的献血用血比例,进一步做好血源的动员组织供应工作,对伊犁地区2003年无偿献血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田雪梅;于琪梅;施丽;李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治疗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治疗[1]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用19例各种类型Ⅲ-Ⅳ期恶性肿瘤,通过手术直视下或B超及CT定位将放射性125Ⅰ粒子置入肿瘤内,术后7天观察血常规,拍片,每月来院复查,了解肿瘤的大小及病人情况.结果:病人病变部位临床症状减轻,全组患者均随访,6例病人死亡,存活患者中长22个月.结论:放射性囚子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疗效明确,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作者:周俊强;尹红军;邓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6例老年糖尿病清晨高血糖临床分析

    我们对1999~2003年住院的56例老年糖尿病清晨高血糖患者进行夜间不同时间血糖测定,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秀;田笑虹;马军庄;张炜;荣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缬沙坦对大鼠梗死后心肌TNF-α及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欲通过观察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TNF-α及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心肌梗死加缬沙坦组(予以缬沙坦30mg·kg-1·d-1灌胃).15天后将三组动物处死,心肌组织经HE染色作形态学观察,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切片内的TNF-α表达变化,用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胶原变化,应用SPSS10.0计算机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肌组织HE染色:心肌梗死加缬沙坦组和对照组可见心肌纤维溶解断裂、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而且心肌梗死加缬沙坦组较对照组TNF-α及心肌胶原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缬沙坦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肌TNF-α及心肌胶原的表达,从而减轻了心室的重构.

    作者:杜广胜;邱强;周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β-受体功能亢进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病例分析

    β-受体功能亢进症系β-肾上腺能受体的反应性增高所引起的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临床易误诊为心肌炎,现就7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患者误诊为心肌炎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宁建英;许红莲;谷强;杨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气管巨大肿物切除的麻醉体会

    气管肿物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通气障碍,麻醉处理应周密计划.特别是肿物巨大、占据气管管腔大部分者,更给麻醉处理带来棘手问题,现结合病例浅谈此类麻醉的体会.

    作者:于海;董希玮;代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400例更年期妇女症状调查分析

    大部分更年期妇女会出现各种各样临床症状,对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为了使更多人正确认识并掌握更年期症状,帮助更年期妇女顺利渡过此阶段,为此我们对400名健康汉族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烨;肖焰;周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膀胱颈挛缩误诊6例报告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将其他下尿路梗阻性疾病误诊为前列腺增生,我院共完成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200例,其中有6例膀胱颈挛缩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江;王晓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薰衣草的研究进展

    薰衣草系唇形科(1abiatae)植物狭叶熏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的干燥地上部分[1].中国熏衣草油是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中国栽培的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正在开放的花絮所提取的精油,再经整理制得[2].

    作者:陈和平;周贺新;贺瑞振;陈慎行;吴军;贾宁;冉权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提高防范意识防止感染艾滋病

    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医护人员因职业因素导致感染是当前卫生防疫部门和综合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从艾滋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和亲属、医护人员的防护及如何增加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易克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期药物维持治疗依从性.方法:采用直接面询法详细访问、记录和评定1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并收集一般资料,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及影响药物维持治疗依从性的有关因素,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所有患者中完全依从43.7%,部分依从41.3%,不依从15.0%.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为性别、年龄、药物不良反应、家庭干预、家庭人际关系.结论:提高院外康复期药物维持治疗依从性可巩固康复效果,减少复发.

    作者:吕晓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