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秋;郭东风;周彬
目的:探讨汉、维吾尔族脂肪肝分布差异及其与体质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脂肪肝的超声诊断标准与体质指数的判断标准,对检出的脂肪肝与体质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受调查767人中.汉族381人,维吾尔族386人;其体质指数分布与汉族、维吾尔族脂肪肝患者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脂肪肝在不同民族之间分布不同,体质指数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作者:唐斌;周玉春;王刚;邓峰美;张春军;陈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肝包虫病亦称肝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体肝脏所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我国肝包虫病由于致病源不同分为两类,占大多数的是一种由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单房性包虫病(肝包虫囊肿),少数是由多房性或泡状棘球蚴感染所致的肝泡状棘球蚴病(滤泡型肝包虫病).
作者:姜涛;彭心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颞下颌关节局部痛,是软组织损伤的急性期和慢性期后遗症的体征表现,这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组织损伤后机化粘连,神经和小血管受挤压,粘连的颞下颌关节腔变狭窄,在运动时神经和血管被牵拉而引起疼痛.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注射颞下颌关节腔可疏松组织、消炎、止痛;维生素B12、维生素B1局部肌肉注射,起辅助治疗作用.在社区服务站保守治疗及护理42例颞下颌关节炎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本文针对其病症进行治疗观察及护理,将其主要方法与同仁商榷.
作者:许秀真;梁伟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选取67例恶性肿瘤患者,观察正常放射治疗过程中放疗剂量40Gy左右时大小不同放射野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介素-2(IL-2)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剂量的放疗不同等效方野组间放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合并,放疗前后各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胜根;杨朝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饮食因素、血清生化指标改变与维吾尔族中年妇女胆结石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90例维吾尔族中年妇女胆结石患者和对照组进行了饮食因素的调查分析和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饮食因素相比:畜禽肉类、动物油摄入过多(p<0.05),而蛋类、鱼类、奶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摄入不足(p<0.05).血清TP、ALB指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ALT、AST、γ-GT、ALP、TBIL、DBIL、CH、HDL-C、LDL-C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因素和生化指标与胆结石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再蓉;李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经骶直肠肿瘤局部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我科于2003~2006年采取经骶人路切除直肠肿瘤3例,效果良好,现将本组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龚旭晨;许建;阿力马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对自然发生的室上性宽QRS心动过速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并用Brugada四步诊断法与室速进行鉴别诊断,评价其敏感性.方法:选择入院时为心动过速的患者,符合窦性P波消失、心室率>100次/分且QRS时限≥0.12S,心脏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单盲法回顾性的分析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形态学特征,独立做出诊断后,计算Brugada四步诊断法的敏感性并评价其实用性,同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入选50例室上性宽QRS心动过速患者,46例诊断为室上速伴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敏感性92%;心室率<180次/分组与心室率>180次/分组,两组的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l/3脉压差)均有差别,心率较快组血压较低,P值<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ugada法对室上性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处理对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严金龙;赵海燕;李燕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脑血管造影术(DSA)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手段,为预防或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对66例行DSA的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术前给患者以个体化心理指导,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告知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术后向患者和家属讲解观察的内容、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消除了对DSA产生的恐惧心理,预防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密切了护患关系.
作者:胡莲;樊玉荣;赵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神经外科学是外科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外科学》总学时数547学时,《神经外科学》占88学时,神经外科学科特点较抽象,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一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仅通过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学生对疾病有一个具体、深刻的认识.
作者:王业忠;赵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前后临床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为宫内早孕并要求药物流产妇女,在药物流产前后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确定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终止妊娠.药物流产后7~14天行B超检查,确定流产效果以及进一步治疗.结果:用药前超声检查246例妊娠妇女中符合药物流产适应症189例,同时筛查出子宫以及附件病变64例;用药后完全流产率95.8%,2.6%的患者宫腔内有残留物需要刮宫,1.6%的患者宫腔积血仅需要药物治疗.结论: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前适应证的选择、确定孕龄、预测流产效果,药物流产后判断药物流产效果、指导临床处理有着特殊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李淑萍;张祖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前,由于我国护士培养课程设置中缺乏有关医疗安全方面的教学内容.护生带教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问题.我们针对带教工作中存在的易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种种不利因素作了认真的分析与探讨,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保证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安全,护理带教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作者:丁红;高新玲;毕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Com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C组: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D组:新生血管化角膜穿透性移植组.术后对CNV生长情况进行评分;记录植片存活时间;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的含量.结果:CNV生长达中央平均为16.4±1.8d;排斥组植片平均存活12.4±1.3d,其他组角膜植片长期存活;正常房水和血清中均可检测到少量的sICAM-1,它们的浓度分别为16.55±3.63pg/ml,95.15±6.26pg/ml;术后早期D组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含量即升高,至排斥反应前达高水平分别为53.87±19.25pg/ml,378.78±30.58pg/ml,在观察期内维持高水平;排斥反应发生时,炎性细胞布满全层,基质结构紊乱,有大量新生血管,部分内皮消失.结论:ICAM-1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术后监测ICAM-1浓度变化对排斥反应的发生有一定预测和早期诊断作用.
作者:李霞;高晓唯;郭继华;任兵;李慧;赵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总结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一期后路手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62例,其中AF22例,RF8例,Dick钉10例,GSS18例,EuRos内固定4例.结果: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6月,脊髓损伤按Frankel法分级,神经功能术后均有1~3级不等的恢复,植骨在2~4月融合.结论: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坚固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陵江;常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高频率超声检查对各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各型急性阑尾炎进行高频率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0例,其阑尾形态规整,外径常为6~10mm,阑尾壁分层尚清晰,内膜线可见,阑尾腔积液少量,透声可.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9例,其阑尾形态尚规整,外径常为11~14mm,阑尾壁分层欠清,内膜线消失,阑尾腔积液较多.③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共23例,其阑尾形态不规整,阑尾区是片状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多伴腹腔积液.④脓肿性阑尾炎8例,其阑尾结构不清,边界不规整的混合性包块回声.结论:高频率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及其分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卓娅;王小云;张琴;魏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院自60年代起就承担大专院校实习生带教工作,1999年被卫生部科教、教育部高教司批准为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即承担起两所大学本科班的临床理论教学工作,2000年又开始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作者:吐尔逊那依·马克苏托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精神科护士需从职业态度的教育、结合文化层次特点的个性化教育及情绪调控的模拟训练等方面来优化职业心理素质.本文就优化精神科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方式做初步探讨.
作者:黄国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仪器新技术大量应用于临床,现今的大多数现代化临床生化仪器依赖于进口,其仪器操作、维修、保养等说明书均是外文,对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作者:曹文疆;梁炜炜;赵海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对37例用As2O3治疗的APL患者的副反应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结果:37例APL患者,26例(84%)完全缓解(CR),11例(16%)未缓解(NR),达CR时间为36.75±7.26天.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3~72月).结论:As2O3治疗APL有较好的疗效,同时配合支持治疗,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对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民;王卫红;蒋正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盐酸多西环素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角膜囊袋法诱导新生血管模型,2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对照组、盐酸多西环素腹腔注射组和结膜下注射组.比较第3,7,14,21天各组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和抑制率,行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盐酸多西环素腹腔注射和球结膜下注射均明显抑制了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以后者更为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VEGF在正常角膜不表达或在上皮基底细胞有弱表达,新生血管对照组染色明显强阳性,球结膜下注射组表达呈弱阳性.结论:盐酸多西环素球结膜下注射较全身应用更有效地抑制了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可能只是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机制的一部分.
作者:李慧;郭继华;任兵;李霞;高晓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通过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34例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进行规范化治疗,动态观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明显改善了心梗预后,大大减少了死亡率、致残率,为患者进一步PTCA创造条件.
作者:马伟卿;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