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弱视治疗仪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邓倩;向伟

关键词:弱视/治疗, 弱视/仪器和设备, 儿童, 学龄前, 人类
摘要:弱视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眼病,严重危害视觉功能,如何选择效果好、疗程短的治疗方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回顾性总结我院70例70只眼弱视治愈患儿,分析弱视综合治疗仪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医院焦虑障碍患者误诊35例分析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常见原因和治疗效果以及误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焦虑患者确诊前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治疗、随访.结果:患者的误诊时间为3~16个月,主要被误诊为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经治疗后,35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3%.结论:焦虑障碍误诊极为常见,医生对该病缺乏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加强医生培训教育,可提高焦虑障碍的正确诊断率和治疗率.

    作者:陈美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分析

    2007-12/2008-12笔者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5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军;栗鹏;王秀莲;周怡;郭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脐绕颈6周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例分析

    对脐绕颈6周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1岁.因孕40+4周阴道见红伴不规律下腹痛5 h于2008-11-24入院.既往体健,无肝肾疾病,无家族性遗传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末次月经2008-02-13,预产期2008-11-20.

    作者:于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海捷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8例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降压治疗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007-06/2008-06笔者采用海捷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8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雪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宫颈癌发热误诊1例分析

    对宫颈癌发热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19岁,未婚.于2009-04出现发热,T 38 ℃左右,以午后发热多见,伴乏力、盗汗.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等不适.

    作者:汤丽萍;孙淑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无菌透明敷贴在胸膜腔闭式引流中的妙用

    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常见的基本操作.待闭式引流结束后拔引流管有多种方法,其中有:(1)将引流管插入胸膜腔后留预置线,待引流结束拔管后迅速将预置线打结,封闭胸壁创面.但引流时间较长时预置线易脱落,打结困难.(2)拔除引流管后迅速外敷甘油纱布及多层无菌纱布,再用胶布叠瓦状由上到下固定纱布.但操作较繁琐,如固定不当,外界气体易逆流入胸膜腔,形成气胸.近我科室拔除引流管时应用无菌透明敷贴克服了上述弊端,取得了很好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全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56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临床诊治情况及误诊原因.方法:对56例患者临床表现、首诊疾病、入院后确诊时间、确诊方式以及误诊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AD患者在首诊时易误诊急性冠脉病变和急腹症,入院首诊确诊率17.8%(10/56),入院后72 h确诊率(45/56)96%.结论:首诊医师详细询问病史,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以及影像医生和临床结合是早期,及时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关键.

    作者:柴青芬;阮伟丽;韩芳芳;石延辉;柴振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多媒体课件在显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与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临床医学学科教学活动之中,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及影像并茂等多功能的特点,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笔者在显微外科教学中积极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使更多的学生直接参观显微外科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产生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金昌;王天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意外猝死15例原因及教训分析

    本文总结了我院内科10 a内非危重病患者突然死亡的原因及在诊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供临床医生借鉴,共同提高警惕,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柱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出血26例分析

    我院于1993-11/2005-03收治脑出血患者292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彩霞;范全林;张俊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膜后精索静脉超高位结扎45例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术式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07/2009-08 45例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超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结果:45例患者,39例完成术后3个月复诊均感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2例完成随诊6个月~2 a未见复发及睾丸萎缩.结论:腹膜后精索静脉超高位结扎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优选术式.

    作者:甄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

    现将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摘要如下.1 利奈唑胺例1:男,84岁.因肺部感染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每隔12 h 1次,用药前PLT计数保持在(220~280)×109/L,用药9 d后PLT为49×109/L,停药后予对症治疗,12 d后PLT升至230×109/L.

    作者:冯国基;卜祥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夏季因驱蚊致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1例分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见急性中毒之一,多发生在冬春季,中毒主要原因为燃气热水器意外和燃煤取暖[1-4].但个别不典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极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或低血糖昏迷.我科于2008年盛夏收治1例因驱蚊致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宪;唐维;李秀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

    对近年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摘要如下.1 头孢哌酮女,72岁.因肛周疼痛给予头孢哌酮钠1.0 g肌内注射,约10 min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寒颤,随后出现全身散在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血常规示:PLT 25×109/L,给予对症治疗,6 d后皮肤出血点消失,复查PLT 118×109/L.本例既往有头孢类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病史.提示用药前应询问患者药物史,保证用药安全[1].

    作者:谭海艳;李成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槐耳清膏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槐耳清膏对SW480生长抑制作用并探求佳作用浓度;体外培养SW480细胞48 h,随机分为常氧组(NC组)、低氧组(HC组)和低氧槐耳组(HH组).半定量RT-PCR检测SW480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槐耳清膏对SW480细胞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1 mg/ml时抑制率大(66.7%),与5-FU组(浓度为10 μg/ml)相比无统计学意义.HH组和HC组VEGF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4.71±0.07,4.54±0.02和1.19±0.03(P<0.05),但HH组与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C组0.66±0.03和0.38±0.02(P<0.05),HH组较HC组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0.37±0.03和0.66±0.03(P<0.05).结论:槐耳清膏可抑制SW480细胞生长,1mg/ml时抑制率大.机制为槐耳清膏下调SW480细胞内VEGF蛋白表达抑制肿瘤.

    作者:吕赤;殷红专;徐锋;苏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钠对老年髋部骨折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髋部骨折后早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和对溶栓的作用.方法:对髋部骨折患者,于伤后次日行实验室检查及下肢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DVT的发生率、溶栓所需时间等.结果:实验室检查、DVT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DVT者两组围手术期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结论:低分子肝素不能预防DVT,能缩短溶栓时间.

    作者:王慧丽;王志生;吴志新;郑丽娜;王仲健;窦凌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肝水解肽注射液不良反应

    肝水解肽注射液系由健康牛猪的肝脏经酶水解提取制得含有多钛类、核酸类的无菌水溶液,临床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辅助治疗.近年来国内有文献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

    作者:焦春颜;姜淑艳;张慧;张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糖仪在急诊的巧用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病,现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三大杀手.目前它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但检出率却只有20%,也就是说,有80%的患者已经得了糖尿病但并不知道,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早期患者,由于自己不知道,所以可能会导致病情日益加重.血糖检测是了解病情、判断疗效、指导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急诊使用血糖仪较静脉采血化验血糖方便、快捷,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措施.

    作者:罗艳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在前臂手术中的辅助麻醉作用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在前臂手术中的辅助麻醉效果.方法:100例行前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局麻用药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 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用哌替啶复合氟哌啶辅助麻醉,实验组则用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辅助麻醉.结果:实验组麻醉有效率92%,对照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臂手术中作为麻醉辅助用药,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诺可以代替传统的哌替啶复合氟哌啶,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宝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分析

    笔者自2007-06/2008-12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茂永;刘敬花;冯建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