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霞
目的:探讨皮肌炎常见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和抗合成酶Jo‐1抗体(抗Jo‐1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皮肌炎患者280例,分为ANA阳性且抗Jo‐1抗体阳性组(A组,70例)、ANA阳性抗Jo‐1抗体阴性组(B组,80例)、ANA阴性抗Jo‐1抗体阳性组(C组,70例)及ANA阴性且抗Jo‐1抗体阴性组(D组,60例)。分析4组患者肌酶变化情况、内脏器官损害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特点,并分析不同ANA水平与肌酶的相关性。结果与D组比较,A组和C组患者肌酶明显升高,且肺和心脏损害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而B组患者肌酶升高不明显(P>0.05),且肌酶与ANA滴度水平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抗Jo‐1抗体能正确反映皮肌炎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叶杨;高晓梅;杨南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进行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引导分娩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阴道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程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分娩后24 h阴道出血量(258.7±74.6)mL 及分娩过程总出血量(666.4±165.2)m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4±96.5)mL 及(1021.5±321.4)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对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进行护理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早期临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1例IT P患儿和2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PA‐IgG、PA‐IgM、PA‐IgA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同时对患儿早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根据早期治疗效果,将ITP患儿分为完全反应组、有效组、无效组。ITP患儿各组 PA‐IgG、PA‐IgM 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无效组PA‐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反应组和有效组PA‐Ig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反应组PA‐IgG、PA‐IgM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组和无效组(P<0.05),有效组PA‐IgG、PA‐IgM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无效组PA‐IgA水平高。完全反应组、有效组及无效组CD3+、CD3+/CD4+、CD3+/CD8+及CD19+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TP患儿各组CD16+/CD56+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儿血液中PA‐Ig高水平表达及多种抗体混合高表达提示早期治疗效果欠佳,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提示IT P患儿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这将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张雪;陈振萍;巩文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外科住院患者164例,其中88例良性病变患者和76例乳腺癌患者(无淋巴结转移者35例,有淋巴结转移者41例)。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和乳腺良性病变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28(0.18~0.45)、0.26(0.17~0.42)mg/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29(0.22~0.40)、0.24(0.15~0.50)mg/L ,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水平与乳腺癌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密切相关性。
作者:吴卫;孙胜利;陈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门诊患者对银行卡预约挂号新挂号方式的知晓状况,同时探索银行与医院对新挂号方式的改进方法与对策。方法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方法来探寻患者对于新挂号方式的知晓状况。结果47%的患者知晓银行卡预约挂号,83%的患者认可银行卡预约挂号;仅22%的患者使用过银行卡挂号,其中80%未成功挂到号;64%的患者选择网上预约挂号,仅18%的患者选择银行网点和医院自助机预约挂号。结论通过对银行卡新挂号方式的知晓状况的调查,为银行与医院提供有效的对于新挂号方式的改进措施,提高患者对新挂号方式的接受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预约挂号的满意度。
作者:田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吸烟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男性不育患者是否吸烟,将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不育门诊就诊的368例患者分为吸烟组(197例)和非吸烟组(171例),选取100例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精液质量参数等指标水平差异,并根据吸烟量将吸烟组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的精液液化时间、a级精子比例、a+b级精子比例、精子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吸烟组、吸烟组的精液液化时间、a级精子比例、a+b级精子比例、精子活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3组研究对象的精浆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非吸烟组的MDA、NO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 AT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小烟量组和大烟量组的精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烟量组患者的精液液化时间明显长于小烟量组(P<0.05)。结论吸烟对男性精液质量有明显影响,并且随着吸烟量和时间影响会加重。
作者:钱英超;隋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胃肠神经症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它不同于一般的胃肠道疾病,而是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特殊类型,精神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在病理解剖上无器质性病变。因临床医生常关注患者的躯体症状,而忽视了其心理变化,所以其治疗效果往往不明显。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胃肠神经症患者,院外误诊为慢性胃炎长达半年之久,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化平;陈长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情景模拟探讨肿瘤科新聘护士在干扰情况下的应急能力。方法缩短集中理论授课、操作演示学时,增加情景模拟练习,情景模拟中加入患者、家属角色进行干扰,在培训中训练综合应急处置能力。结果加入情景模拟后新聘护士考核优良率得以提高。结论在情景模拟中设置障碍,提高新护士在干扰下的技能,培养新护士融会贯通、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及共情能力。这种培训形式的尝试,改进培训效果,能激发护士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能力。基于情景模拟的干扰培训,值得在新聘护士中推广。
作者:何娟;彭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标本信息和检验数据的共享,解决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监控问题。方法以C/S和B/S体系结构技术、大型关系数据库技术等为支撑,建立第三方医学检验信息化平台;同时建立专门的物流系统及标本运输质量监控系统;分析该服务支撑平台对外送标本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 )的影响。结果建立了包括19家医院和1家医学独立实验室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信息化平台;建立了专业的物流运输队伍,包括4名专业标本接收人员和物流接收车,以及带实时温度、湿度监控的标本箱。平台建成后 TORCH、戊型肝炎病毒IgG/IgM抗体、甲状旁腺激素、抗结核抗体、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的平均TAT分别由之前的148.9、314.8、138.8、150.2、134.3、138.3h缩短至28.1、76.0、8.3、13.1、3.6、2.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支撑平台实现了区域内共享型医疗资源的横向联系,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作者:赵伟;曹永彤;湛玉良;韩呈武;王云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学联合骨髓铁染色和血清铁蛋白检查结果对不明原因贫血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不明原因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骨髓铁染色、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结果通过联合检查,有160例患者(74.4%)明确贫血的原因,其中缺铁性贫血98例(45.58%),巨细胞性贫血15例(6.98%),溶血性贫血10例(4.65%),急性白血病6例(2.79%),慢性病性贫血18例(8.37%),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3例(1.39%),淋巴瘤5例(2.3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5例(2.33%),另外55例(25.6%)贫血的原因不能明确。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是必要的,同时进行骨髓铁染色及血清铁蛋白检测,在确定贫血类型和对症治疗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对大部分不明原因贫血的患者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侯霞;邓德耀;田维娟;朱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46例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根据疾病类型,将冠心病组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7例。根据病变支数分组,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65例,双支病变组48例,多支病变组33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检测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及hs‐CRP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价RDW和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LDL、hs‐CRP及RDW水平明显升高(P<0.05)。AMI组血清hs‐CRP和RDW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且 AMI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 UAP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hs‐CRP和RDW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P<0.01),且双支病变组RDW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RDW和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95% CI:0.683~0.842)、0.732(95% CI:0.656~0.820)。RDW和hs‐CRP的佳临界值分别为14.65%和5.92 mg/L ,这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61.7%和74.5%、62.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HDL、吸烟史和性别进入回归模型,回归系数分别为0.624、-7.254、0.630、0.947。结论 RDW和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高水平的RDW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孙京花;李健;王成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2~2014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共96例,根据治疗28 d后患者存活与否分为存活组(n=58)和死亡组(n=38),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1、4、7、28 d时 PCT、IL‐6、CRP水平及 A‐PACHE Ⅱ评分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以上4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存活组患者PCT、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期间平均水平分别为(8.34±1.39)μg/L、(61.25±8.17)mg/L ;死亡组PCT、CRP水平则明显上升,治疗期间平均水平分别为(14.38±2.58)μg/L、(98.87±13.24)mg/L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趋势与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相符合,存活组和死亡组的APACHEⅡ平均分分别为(38.95±3.76)、(69.53±7.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IL‐6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CT、IL‐6、CRP、APACHE Ⅱ的AUC分别为0.851、0.787、0.653、0.861。结论 PCT、CRP及IL‐6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其中PCT及CR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病情变化及预后情况。
作者:张雷;马云杰;乔梁;司朝辉;梁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外周血 Th17及CD4+ CD25+ 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21、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30例sPE患者(sPE组)及3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T h17及CD4+ CD25+ T reg细胞水平。采用 QRT‐PCR检测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mRNA 和 Foxp3 mRNA 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17、IL‐21、IL‐10和TGF‐β水平。结果 sPE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为(1.16±0.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8±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7,P=0.002)。sPE组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水平为(1.65±0.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2±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00)。sPE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为0.190±0.063,高于对照组的0.136±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6,P=0.001)。而sPE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为0.069±0.025,低于对照组的0.127±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8, P=0.000)。sPE组IL‐17、IL‐21、IL‐10水平分别为(82.03±37.61)、(63.29±27.42)、(56.89±17.28)ng/L ,高于对照组的(30.81±21.87)、(33.87±13.73)、(33.24±11.93)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水平为(24.34±6.51)ng/L ,低于对照组的(46.97±15.81)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1,P=0.000)。sPE患者血浆IL‐17、IL‐21水平与Th17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5、0.586,P<0.01)。结论 sPE患者 Th17细胞数量升高,CD4+CD25+ T reg细胞数量减少,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紊乱在sP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汪勤;赵春辉;夏良萍;朱华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氢吗啡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各20例):H1组、H2组及S组。手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术毕进行PCEA ,镇痛泵配方:H1组氢吗啡酮25μg/kg , H2组氢吗啡酮50μg/kg ,S组舒芬太尼1μg/kg ,3组均加入1%罗哌卡因20 mL及托烷司琼0.1 mg/k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度2 mL/h ,自控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术毕(T0)、术后4 h (T1)、12 h(T2)、24 h(T3)患者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镇痛、镇静评分(BS‐11及Ramsay评分),以及24 h PCEA泵自动进药量(V)、PCA按压次数(P1)和有效次数(P2),记录患者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在T0~T4各时点SP、DP、HR、SPO2、BS‐11及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H1组和 H2组 V、P1和 P2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2组患者恶心呕吐次数多于H1组及S组(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术后PCEA是安全有效的,氢吗啡酮推荐使用剂量为25μg/kg。
作者:陶勇;叶勇;汪娜;赵泽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绩效考评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50例,对其实行绩效考评的管理制度,比较实行绩效考评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患者满意程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行绩效考评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得分[(19.33±6.11)分]和操作规范得分[(19.67±5.89)分]明显高于实行绩效考评之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升高,纠纷、不良事件、投诉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考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矛盾,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进行。
作者:华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作为快速检测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建立LAMP反应体系,优化反应条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试验。结果筛选出了LAMP反应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nuc基因的佳引物组,佳反应温度为62℃,LAMP和PCR检测 nuc基因的低检测限分别为1.47、14.7 pg/μL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度为100%。结论 L A M P具有操作简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满足基层实验室、应急检测或现场检测等方面的使用需求。
作者:欧红玲;陈凤华;王岩;张巧云;贾连玲;李雪丽;孙建华;王欣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 )患者CD4+和CD8+ T 淋巴细胞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CM患者(DCM组)和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WBC )、淋巴细胞计数(LYM )、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差异,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中LYM 、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差异。结果 DCM组和CON组研究对象在WBC和CD3+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患者外周血LYM 、CD4+和CD4+/CD8+均明显高于CON组(P<0.05),CD8+明显低于CON组(P<0.05)。DCM 组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LYM、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患者(P<0.05),CD8+明显低于Ⅰ+Ⅱ级患者(P<0.05),心功能分级越高LYM、CD4+和CD4+/CD8+也越高,而CD8+越低。结论 DCM 发病机制与CD4+和CD8+ T淋巴细胞密切相关,其水平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李志芳;段成城;董丽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采用加强术前呼吸道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术前护理措施控制患者原发内科及呼吸系统疾病、嘱患者术前戒烟及常规术前健康教育。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强术前呼吸道护理措施,包括肺功能训练、有效咳嗽及吞咽功能训练。评价手术后患者72 h排痰量、血氧饱和度(SpO2)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72 h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对照组术后 SpO2>95%的患者占78.46%,研究组为9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术后感染性肺炎发病率为7.69%,其中吸入性肺炎4例,发病率3.08%;研究组术后感染性肺炎发病率为2.31%,未出现吸入性肺炎患者,发病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采用加强术前呼吸道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排痰及肺功能恢复。
作者:王雪蕾;吴雪静;胖艳敏;马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n=90)与对照组(n=9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 E1治疗,治疗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的24 h尿清蛋白排泄量、血肌酐与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24 h尿清蛋白排泄量、血肌酐与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 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升高( 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可能通过纠正ET与NO表达紊乱,提高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作用来减轻肾脏损伤,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张威;田少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行手法疏通乳房肿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手法疏通乳房肿胀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64)和对照组(n=62)。试验组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进行手法疏通乳房肿胀,对照组使用舒宁乳膏后进行手法疏通。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产后乳房肿胀患者行手法疏通乳房肿胀治疗时,试验组VAS疼痛评分[(3.74±2.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4±2.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明显减轻患者手法疏通乳房肿胀时的疼痛。
作者:孟珊;邓青春;张晶;王丹;常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