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李凤莲;杜丽新;李书清;刘兰凤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0, 脑梗死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第1、3、7、10天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比浊法测定hs-CRP,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IL-10.结果 脑梗死组hs-CRP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s-CRP和IL-10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且与疾病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感染患者HIV检查的重要性

    目的 对局部感染患者进行抗-HIV筛查,避免误诊和漏诊,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通过对3组患者的抗-HIV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局部感染患者的抗-HIV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结论 说明对局部感染患者进行抗-HIV筛查的重要性.

    作者:邓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带教体会

    医学检验学是属于实验室医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不完全独立的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特点.近年来,随着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检验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临床实习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增强操作技能,培养合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1].

    作者:卢鉴财;吴颉;陈务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4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负压置换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以45例慢性鼻窦炎患儿为治疗组,同期收治4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0.5%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治疗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鼻腔及鼻窦负压置换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置换治疗患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患儿易接受、痛苦小、设备简单,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黄洪婕;祝朝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3 286例患者共919例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研究分析.结果 支原体感染占泌尿生殖道感染的27.9%,常用抗菌药物中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很低,依次为3.3%、4.2%、6.6%、13.6%.环丙沙星、壮观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依次为56%、42.2%、48.4%、72.4%,林可霉素耐药率高,总耐药率为90.6%.结论 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较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吴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柠檬酸钠两种抗凝剂采血真空管,采集150例随机患者血常规标本,用贝克曼-LH750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同时对血液标本进行涂片,显微镜观察血小板的凝集状况及对血小板数量进行计数.结果 EDTA-K2与柠檬酸钠抗凝样本显微镜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采集血液后立即检测,比较结果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92,P=0.045,P<0.05),2 h与4 h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5,P=0.089;χ2=0.845,P=0.089);2 h与4 h后仪器法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TA-K2可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用柠檬酸钠抗凝能一定程度降低EDTA-K2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同时其他因素(如时间)也会影响血小板假性减少,值得医学工作者注意.

    作者:刘春生;柳发虎;浦春;杨淳;张桂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相关性,评价2型糖尿病的凝血功能.方法 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例200例,HbA1c<6.2% 121例,HbA1c>6.2% 79例,分别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项目的 测试.结果 组内比较:HbA1c <6.2%组,FI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多伴有FIB升高;HbA1c >6.2 g/L组,APTT缩短,FI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控制较差的患者常伴有APTT缩短,FIB升高.两组间APT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PTT缩短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 APTT可作为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的评价指标.

    作者:任娜;赵威;赵丽菲;邱广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试血清肌钙蛋白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仪上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试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性能评价.方法 系统研究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TnⅠ灵敏度、精密度及干扰因素.结果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TnⅠ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为1.66%,批间平均CV为4.0%.平均回收率102%.血红蛋白在2.5 g/L以下对测定结果 无干扰,三酰甘油4.5 ng/mL以下对测定结果 无干扰,类风湿因子小于120 U/L,测定结果 无干扰,胆红素无干扰,与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仪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TnⅠ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Y=1.008 9X+0.002 5,r=0.9950(P<0.01).结论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cTnⅠ方法 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全自动分析仪测试,适用于大批量及临床常规使用.

    作者:李小玲;练小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全血细胞减少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全血细胞减少(pancytopenia,PCP)是指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低于正常值,是各种疾病造成的一种外周血象改变.多种疾病外周血可呈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病因不同,治疗迥异.

    作者:李小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乙型肝炎感染模式和状况,探讨乙肝5项和HBV DN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为深圳市劳务工群体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07~2009年1 226份深圳市外来劳务工的血清标本进行乙肝5项检测和HBV-DNA测定.结果 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乙肝5项异常者的HBV DNA总阳性率为48.94%.共发现7种HBV感染模式,小三阳患者占HBV感染总例数的49.67%,大小三阳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94.11%和21.67%.20~30岁的青年劳务工乙肝感染人数在A-G感染模式中均超过该模式感染者总数的50%以上.结论 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乙肝5项异常者近半数携带HBV DNA,必须加强对大三阳和模式D组(HBsAg阳性和抗-HBc阳性)感染者以及20~30岁的青年劳务工的HBV DNA的监测,从而对外来劳务工HBV感染者的传染性进行正确的评估,为乙肝的防护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姚相杰;程锦泉;张仁利;何雅青;杨洪;张海龙;阳帆;冼慧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实践教学的体会

    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采用各种试验方法和技术研究造血器官和血液的变化,阐明各种血液疾病的一门重要学科[1].骨髓细胞形态教学是本门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对学生的细胞形态学知识要求很高,使高职高专学生掌握正常和血液病骨髓中各类细胞形态,从而能正确判断常见血液疾病,是实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者:牟凤林;邓晶荣;许茜;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1例糖尿病伴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3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及30例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FIB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D-二聚体、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P=0.09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病理性凝血和纤溶状态.D-二聚体及FIB测定可预示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保存温度对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温度对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10份精浆样本分别保存在室温、4、-20、-80 ℃等4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于第1、2、3、5、7、9天测定精浆AST,观察其活性和稳定性的变化.结果 在-20 ℃和-80 ℃温度条件下精浆AST活性的天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 ℃温度条件下精浆AST活性的天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但精浆AST活性从第5天开始呈上升趋势;在室温条件下精浆AST活性从第3天开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天开始呈下降趋势.结论 在-20 ℃和-80 ℃温度条件下精浆AST的活性比较稳定.

    作者:彭明;顾向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楚雄市区部分企事业单位体检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 了解楚雄市区部分企事业单位人员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转氨酶(ALT、AST)等生化指标水平,初步评估楚雄市城区居民健康状况.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400检测3 590例体检者空腹血糖、血脂4项、尿酸、转氨酶等生化指标.结果 血糖水平随年龄增长,女性每10岁上升0.12~0.22 mmol/L;男性上升0.09~0.30 mmol/L.TC高峰值男性在40~59岁组;女性在50岁以后.TG从年轻组就有增高,其阳性率达15%以上,HDL-C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LDL-C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转氨酶升高主要集中于年轻组.尿酸水平男性高于女性,男性组尿酸阳性率在20%以上.结论 楚雄城区职业人员血脂高峰较早,转氨酶在年轻人中异常率较高,说明年轻人特别是男性自我保健意识较差,应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年度健康体检,提倡平衡膳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预防疾病发生.

    作者:李录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FLIP)(S)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建立检测FLIP(S)m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用该方法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FLIP(S)mRNA表达水平.结果 FLIP(S)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都有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水平为0.23±0.1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13±0.10(P<0.05).FLIP(S)mRN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FLIP(S)mRNA的表达水平越高.结论 FLIP(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在分化越低组织中其表达水平越高;为揭示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为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梁贤明;张忠英;黄如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乳酸脱氢酶对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对己糖激酶法(hexokinase,HK)检测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HK法和葡萄糖氨化酶法(GOD)法分别检测110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不同浓度梯度LDH含量的PBS溶液和血清溶液中血清葡萄糖(GLU)含量.结果 (1)HK法检测110例患者血清GLU的结果 随LDH含量升高,GLU测定值逐渐下降的趋势,LDH含量与GLU结果 呈明显负相关关系(t=5.34,P<0.01);(2)当LDH>500 μmol /L时,HK法检测GLU-PBS溶液中的GLU结果 均显著低于实际浓度.HK法检测溶液中GLU结果 均呈现随LDH浓度升高,所检测GLU结果 与实际GLU含量相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乳酸脱氢酶(LDH)可能对HK法检测GLU结果 产生显著的负干扰影响.

    作者:宋雷雷;焦留宏;丁友宏;赵亚萍;徐广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乙型肝炎(下称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TRF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对172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3 837份临床标本进行TRFIA检测结果 的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 检测结果 经配对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837份临床标本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14.73%,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浓度大于100 mU/mL,占抗-HBs>10 mU/mL,比例为49.58%.结论 TRFIA测定乙肝两对半具有灵敏、特异、定量、试剂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同时定量检测进行正确分析,决定治疗的方案.

    作者:徐晓玲;陈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细菌学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中的作用分析

    医院感染爆发是指:在同时或较短时间内,于同一病区或于某一患者群体中,出现数例或大量的同类感染[1].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包括: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人群、易感生态环境.医院感染爆发是医院感染危害性的集中体现和高体现,一旦发生,将对患者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及损害.

    作者:赵芳;柴松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女性尿液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尿液进行方法 学比较.方法 分别用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786例女性尿液进行白细胞、红细胞测定分析对比.结果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和尿沉渣镜检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化学法检测敏感性高,但影响因素较多,适合常规检查和筛查,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查.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原因,建议建立新的女性尿液检验参考范围并联合应用两种方法 可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肖卫平;邱为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腹泻患者粪便中肠道致病菌培养的方法.方法 粪便标本由微生物检验人员常规做粪便性状观察和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镜检,用5%血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作一般细菌培养.结果 200例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检验诊断回顾性分析,传统培养方法 分离的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已不是主要的肠道病原菌.结论 传统的单一使用一种SS琼脂平板已经难以适应肠道致病菌发生的重大变迁,用5%血琼脂平板、中国兰平板、SS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对腹泻患者粪便培养,并在培养之前,由微生物检验人员常规做大便性状观察和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镜检,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作者:苏加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卫生部颁发的(2006)73号文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有质量保证措施,制定患者准备、标本采集等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史俊敏;吴晓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