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诊断包虫病免疫层析试条

薛海筹;范培昌

关键词:包虫病, 免疫层析试条
摘要:包虫病(Hydatid disease或Hydatid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欧、亚、非和地中海区域沿岸国家,以及澳洲和南美.包虫病在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病例报告,新、青、甘、宁、藏五省区流行严重.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肃南县地方病防治中的作用

    1肃南县地方病概况肃南县所属的河西祁连山--阿尔金山鼠疫疫源地,疫源面积276 109hm2,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多,鼠疫疫源面积大、流行广、危害大、防治难.随着西部大开发流动人口增多,鼠疫疫情扩散的危险也必然增加,1999年~2000年该县西水疫区和老虎沟疫区旅游的人数超过万人,因此加强鼠疫防治的宣传非常重要,任何松懈都会付出沉重代价.

    作者:安守义;高玉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开江县1987~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报告

    开江县为稻田型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区[1].自1963年暴发流行以来,每年皆有病例发生.为了解钩体病在我县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情况和感染菌群,给防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我们于1987~2000年每年8~9月对健康人群血清进行了钩体抗体检测.

    作者:刘自远;刘登权;邓学金;周介湉;杨顺富;唐代山;吴文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蠕形螨的研究现状

    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的寄生虫,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是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Df.)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Db.).Df.寄生于皮肤较为表浅的毛囊部位,常颚体朝毛囊底部,且有群居现象;Db.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寄生于皮肤深部的皮脂腺内[1].蠕形螨昼夜均可逸出皮肤表面,且以雌螨为主.但Df.与Db.的逸出高峰不同,前者的逸出高峰为10:00~18:00,后者的逸出高峰为22:00~2:00.蠕形螨是一种条件致病性寄生虫,对高温、干燥和碱性环境的抵抗力弱,可广泛寄生于健康人群的颜面部、外耳道、头皮、乳头、胸、臂等处的毛囊及皮脂腺,其中以皮脂腺较多的颜面部多见,也可在一定条件下如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感染等因素作用下,引起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眼睑炎、脱发.现将蠕形螨的研究现状报道如下.

    作者:孙灵军;李晓卿;柳建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防治地方病与保障青藏铁路建设

    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工程,为了使青藏铁路顺利西进,保障筑路员工的生命安全,有效的防治地方病、传染病和高原疾病,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加强该地区危害较严重的鼠疫、布鲁氏菌病(布病)、包虫病、碘缺乏病及高原疾病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李国昌;李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多房棘球绦虫疫苗研究进展

    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是由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的续绦期幼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Zoonosis).健康教育是预防AE的根本措施,早期或病灶较为局限的病例首选外科手术,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同时对人体损伤较大,不宜手术的病例可采用大剂量、长疗程的阿苯哒唑、甲苯咪唑、丙硫咪唑、苯硫氨酯或吡喹酮等药物进行化疗,临床发现这些药物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同时某些化疗患者可产生耐药性,这就需要研究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甘肃省1999年碘盐监测信息网络资料分析报告

    甘肃省1999年各监测层次(生产、批发、零售、居民户)的盐碘合格率分别为95.55%,92.55%,93.11%,86.82%,私盐冲销是居民户盐碘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由于经费不足及交通工具缺乏等原因,致使监测工作存在未按方案执行、漏报、不按时上报、不报等问题,所以本分析报告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甘肃省合格碘盐的覆盖情况.

    作者:杨海霞;伏旭东;康芬艳;李剑;张育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牦牛血清中查出鼠疫F1抗体

    2001年8月,青海省格尔木市卫生防疫站鼠疫监测队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二道沟地区的鼠疫监测中,采集当地牦牛(Bos grunnies)血清10份,经血清学(PHA)检验,其中一份牦牛血清检出鼠疫F1抗体,滴度为1:80.

    作者:马明跃;齐洪文;肖勇;李善龙;美日根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云南鹤庆农村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调查

    为探讨农村人群中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季节及相关因素,于发病年内选择与VMC发病点环境相似的农村,以家庭为主进行调查,采血分析心肌酶,RT-PCR检测肠道病毒(EVS)RNA,结果表明农村人群健康营养状况、心电图改变、心肌酶改变及RT-PCR阳性率有明显区别,诊断病例发病点高于未发病点.发病点VMC病情重,暴发猝死者占20.2%,未发病点健康营养好,硒营养低亦存在夏秋季的病毒感染,病例以亚临床散发为主,占0.96%.

    作者:侯龙才;杨崇福;邓世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西藏碘缺乏病流行及防治现状

    西藏自治区面积122万km2,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现有昌都、那曲、阿里、山南、林芝、日喀则和拉萨7个地(市)共73个县996个乡(镇),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藏、汉、回、门巴、珞巴、登人和夏尔巴等30余个民族,总人口约265万.

    作者:西绕若登;旦增桑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B超引导穿刺治疗肝囊型包虫病32例

    为探讨B超引导穿刺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价值,对32例患者35个包虫囊肿(单囊型27个,多子囊型8个)行B超引导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20%高渗盐水(其中4例置管引流),并对5个直径大于6cm的囊肿行无水乙醇灭活,一年后25个包虫囊肿(直径2~6cm)完全消失,10个包虫囊肿(直径6~10cm)缩小超过50%,随访1~5年未见复发,B超引导穿刺治疗单囊型及子囊大且少的多子囊型肝包虫病具有疗效肯定、创伤小、费用低的优点.

    作者:姚兰辉;宋涛;赵琴;热沙来提;吕永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与鼠疫防治

    目前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简称乌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疾病控制工作特别是鼠疫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认真分析研究新的环境条件下给鼠疫防治工作带来的影响,调整和制定防治对策,控制动物鼠疫流行,防止发生人间鼠疫,对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贺国明;郭美荣;韩新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伊宁县阿恰勒发现伊犁田鼠感染多房棘球蚴

    以新疆尼勒克县孟玛热勒林场发现伊犁田鼠(Microtus ilaeus)感染多房棘球蚴(Echinococcus maltilocularis)为线索,伊犁州鼠防监测组2000年6月~8月对伊宁县阿恰勒的科库尔琴和库尔赛塔乌勒山间沟谷进行了伊犁田鼠感染多房棘球蚴调查.该谷地南部和孟玛热勒林场博尔博松沟相连,北部与精河县大河沿子冬草场毗邻,调查地区位于北纬44°13′~44°17′,东经82°00′~82°15′,海拔高度在1 800~2 400m之间.伊犁田鼠多分布在沟谷冲积坡黑土层,鼠密度相对较高并呈点状分布技于牧民牛羊圈附近或与长尾黄鼠共处同一栖息地.

    作者:徐琪毅;蒋卫;郑强;张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两起聚集性布鲁氏菌病调查分析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农牧区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和居民身体健康危害严重.我们在2001年调查了两起聚集性布病,分别由鹿、羊引起,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清;张洁;张贺玲;阿孜古丽·苏来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云南省龙陵县2000年碘缺乏病监测评估报告

    为查清云南省龙陵县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评价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效果,2001年5~7月对全县开展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进行了抽查评估,结果批发和销售点盐碘合格率均为100%,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为98.5%,目标人群尿碘中位数371.04μg/L,8~10岁在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5%,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要求.

    作者:赵安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肺巨大型包虫误诊为胸腔积液2例分析

    1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19岁,汉族,因乏力、盗汗、气促、气短1年,伴咳嗽、咯血10余日,于1997年5月入院.查体:T38℃,R23次/分,双肺呼吸动度左侧弱,左胸饱满,胁间隙增宽,左肺叩浊音,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罗音,余(一);X线提示左侧胸腔积液;B超示左侧胸腔可见一约102cm×103cm厚壁,内见强回声光点,少量低回声,提示左侧脓胸;WBC11.2×1012/L,N0.72,L0.28,Hb130g/L,RBC4.3×1012/L,ESR65mm/H,肝功、肾功生化均正常.拟诊结核性胸膜炎.

    作者:谷丽芳;赵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应用线性回归方程处理水碘含量的探讨

    根据《水质分析大全》应用接触法一砷铈氧化还原法,采用WFZ800-D3A型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3D型打印机,代替以往721型分光光度计,利用仪器计算机系统通过线性回归处理,直接得到水碘含量(μg/L),优于以往的测定出水样吸光度(A)值再用计算器通过指数回归计算水碘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分析.

    作者:刘永萍;刘锦华;王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形态学研究

    通过在云南省勐腊县对并殖吸虫的调查和实验观察,证实云南有白水河并殖吸虫存在,对该虫种的囊蚴同小睾并殖吸虫囊蚴进行了比较,补充了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的形态研究,定种以囊蚴的排泄囊有树枝状分枝的特征为依据.

    作者:王文林;雷霖;周本江;张翔;王明亮;夏代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肃南县182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1991年以来,甘肃省肃南县通过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和个案调查,确诊布病患者182例,现将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高玉宝;索凌燕;牛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疆米泉市2000年碘盐监测报告

    为了解新疆米泉市居民食用碘盐质量,我们于2000年采用《新疆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进行了加碘食盐抽样检测,共在全市批发企业、零售商店和居民户采样170份,合格率为91.8%;批发企业检测55份,合格率87.3%;零售商店检测40份,合格率87.5%;居民户检测75份,合格率97.3%.其中批发企业的合格率低87.3%,这三个层次的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x2=5.36,P》0.05).

    作者:纪万玲;摆宏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甘肃省天水市2000年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甘肃省天水市监测点资料表明,多年来对大骨节病以补硒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病情的减轻乃至消退有显著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市大骨节病病情现状,评价防治措施及效果,提出修正意见或对策,我们于2000年对部分历史重病村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胜;吕娟娟;杨彦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