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阿克苏地区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艾滋病现状分析

薛冰;贝品联;王鲜芬;卡米娜·吾守尔;董伟;李萍;马吾拉·买买提;柴建荣;帕力旦·米孜;王萍

关键词:羁押, 收教人员, 艾滋病,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为了解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管理、控制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送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 检测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5 804例,抗体确认阳性277例,阳性率为4.77%.结论 羁押收教人员HIV感染形势严峻,应加强对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管理和有关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加强预防措施,提出对羁押人员确认HIV感染者管理的新课题.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广西钩端螺旋体病致死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为了解广西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机制,掌握钩端螺旋体致死因素及其相关性因素,提出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对策.方法 收集2003~2005年广西的钩端螺旋体死亡病例的个案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7例患者中有6例是因肺出血而死亡,1例是因肾型合并DIC而死亡;7例患者均有接触疫水或疫土的接触史,并且都有发热、全身乏力、腓肠肌压痛等典型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 广西钩端螺旋体病的致死因素与其流行季节、接触史相关,并且与赫氏反应有关.

    作者:黄德蕙;梁江明;曾竣;秦石英;鲁翠芳;廖驰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克拉玛依市5家游泳馆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5家游泳馆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建筑尺寸、池水深度和余氯含量是否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方法 现场测量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长度、宽度和深度,建筑尺寸和池水深度,现场检测池水余氯含量.结果 5家游泳馆共有9个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长度合格率为11.1%,深度为22.2%,宽度全部合格,池水平均深度仅为9.2cm,池水余氯含量平均为0.87 mg/L,合格率为零.结论 克拉玛依市5家游泳馆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建筑长度和深度、池水深度合格率低,池水余氯含量均不合格.应通过各种形式的监督,督促游泳馆采取措施保障游泳者身体健康.

    作者:胡勇;拜地努尔;薛亮;田毅;郭俊;杨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CHOP 14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60例恶性淋巴瘤随机分为2组,一组治疗14d,另一组治疗7d;每组30例,全部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均采用CHOP方案化疗.结果 两周的方案有效率96.6%,一周方案有效率7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HOP14是一种安全、治疗有效的方案.

    作者:巴尔夏古丽·扎比胡拉;王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996~2003年新疆米泉市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米泉市位于新疆北部,距乌鲁木齐市17 km,全市5镇1乡,18.5万人,其中民族6.8万人,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结核病高发区.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患病率为609.8/10万,高于全国平均值(523/10万).

    作者:吴云兵;董钢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疆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疆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首先在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市、伊宁市、克拉玛依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在完成起步阶段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为加强全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更好地补充和完善社区功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对部分厂矿企业进行了整体转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

    作者:杨红;密希连;冯普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氨基乙磺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2-氨基乙磺酸(牛磺酸)是一种含硫的β-氨基酸,化学名称为2-氨基乙磺酸,属条件必需氨基酸,长期被认为是含硫氨基酸的无功能终末代谢产物.

    作者:焦建新;梁姣;常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常见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患病率及主要病种.方法 按妇女妇科常见病普查方法,对1 024名受检者进行病史询问、妇科检查、白带化验、阴道和宫颈涂片、乳腺扫描、盆腔B超检查.结果 1 024名受检者中,有956例妇女接受妇科检查,查出有妇科常见病者816例,占普查总人数的79%.妇科常见病中宫颈发病率占首位,为402例,占39.2%,其次为阴道炎301例,子宫肌瘤20例,占0.19%,附件包块14例,占0.13%.宫颈糜烂的发病与年龄有关,26~40岁发病率较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结论 妇女病普查能及早发现妇科常见病及主要病种,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努力降低妇女妇科病的发病率,提高各族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周伟娟;姚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4年新疆北屯高级中学生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

    肺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是我国目前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低发病率是制约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重要原因.为实现国务院下发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提出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0%的工作指标.

    作者:王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疆哈萨克族老年性高血压145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近几年来发病逐渐增高,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要.为探讨哈萨克族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现就新疆青河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145例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巴合提·马哈斯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36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HIV/AIDS)患者由于免疫力降低容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而结核病则是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约占20%~50%,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两病相互促进,使病变进展、恶化、艾滋病人1/3死于结核病,因此,加强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特别是结核病的治疗,是控制艾滋病的发展,提高愈后的有效手段之一,现就2005年8月~2006年8月我科收治的艾滋病感染合并肺结核36例分析如下.

    作者:阿丽菲拉;李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防治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及疼痛为特点的非化脓性炎症,全身其他腺组织均可受累.我院近3年呼吸道传染病门诊病历中以流腮占首位,人群对流腮的易感性是高的,隐性感染者也不少,对本病易感的小儿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以4~9岁发病率高,10~14岁次之,国外报道在接触者双份血清标本检查发现,在小儿中32%已有免疫,25%仍为易感,而43%为亚临床型.

    作者:毛秀丽;张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第三代喉罩和气管导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第三代喉罩(PLMA)与气管导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40例病人,ASA为Ⅰ~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46~62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用第三代喉罩(PLMA),Ⅱ组用气管导管(TT);全麻诱导,咪唑安定0.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3 μg/kg,在药物完全起效后行PLMA和IT置入;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前、PLMA(IT)置入前、置入后1 min,3 min,5 min时的MAP和HR的数值,术后PLMA(IT)拔除后0 min,5 min时的MAP和HR的数值,并对置入PLMA和IT的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在麻醉诱导前及喉罩置入前的MAP,HR值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置入后的1 min,3 min,5 min和术后拔除PLMA组的MAP,HR显著低于IT组(P<0.05).结论 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与应用气管导管相比较,应用PLMA血流动力更稳定,因此使用更为安全.

    作者:古丽斯坦·阿力木江;米娜瓦尔·热扎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0~2002年新疆麻疹流行病学分析与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评价

    目的 通过对新疆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全疆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疆2000~2002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0~2002年全疆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 823例,其中临床诊断4 561例,实验室确诊114例,实验室排除148例,年平均发病率一直徘徊在18/10万左右.春季高发,0~15岁儿童为重点发病对象,病例波及范围大,全疆占80%的县(市、区)有麻疹病例报告,城市多为散发,农村多为点状暴发;17.04%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45.53%免疫史不详.结论 分析相关年龄麻疹病例的免疫史,说明常规免疫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要着重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接种质量.一些监测指标,如报告及时率、病例调查率、标本采集率等有待提高.

    作者:帕提古丽·艾则孜;热依汗古丽;马合木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二工乡井水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新市区二工乡地处乌鲁木齐市郊,居民饮水主要以井水为主,2003年新市区二工乡水电局为了解居民饮用水的水质情况,委托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测中心对二工乡25口机井水质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欣欣;赵清荣;李菁;马丽;海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维吾尔族儿童黑热病35例临床分析

    黑热病又名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脾肿大、肝脏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病原学检查骨髓涂片可见利杜体,新疆喀什三角洲地区是黑热病流行地区.

    作者:张林;李国梁;努尔阿米娜·麦麦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巨大包虫病患者应用阿苯达唑乳剂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苯哒唑乳剂对巨大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阿苯达唑乳剂10~12.5 mg/(d·kg)-1体重,每日2次,每疗程1个月.连用5个疗程以上.结果 5例巨大包虫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得到明显改善,B超影像学提示明显好转.结论 阿苯达唑乳剂对治疗巨大包虫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达到了改善包虫病患者生存的目的.

    作者:张雪纯;黄陆军;李对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4年陕西省商洛市克山病监测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商洛市克山病动态变化,科学指导克山病防治工作,按照陕西省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商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商州区卫生防疫站,上官坊乡卫生院于2004年11月10日至11月16日,对商州区上官坊乡、街道村、肖岑沟村的三个自然村慢型和潜在型克山病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辛建锋;龙玉荣;胡静;杨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4年新疆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的消毒与隔离措施,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在我区部分地区开展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与感染因素抽查监测的通知》精神,我们于2004年6月18日~2004年11月22日对自治区7家综合医院和喀什、和田、昌吉、克拉玛依、独山子等部分地区、市各级12家综合医院进行了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及感染因素抽查监测工作.

    作者:艾山江·哈得尔;杨洪彩;黎唯;刘长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4年新疆和田地区土盐水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效果调查

    目的 评估新疆和田地区4县(于田、策勒、洛浦、墨玉)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及实施土盐水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效果,为当地制定碘缺乏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碘盐监测方案实施细则.结果 触诊法检查了于田、策勒、洛浦、墨玉4县33个乡132个行政村8~10岁儿童2 180名,甲状腺Ⅰ度肿大者501例,肿大率为23.0%;检测8~10岁儿童尿碘2 580份,低于100 μg/L 1 207份(46.8%),高于100 μg/L 1 373份(53.2%);检测的855份土盐水中,碘含量等于或小于20 mg/kg的有771份(90.2%);2 640名五年级小学生对碘缺乏病危害﹑碘缺乏影响儿童智力﹑碘缺乏病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96.4%,84.8%,60.3%;863户使用加碘器家庭中共投放加碘器993支,其中了解碘缺乏病﹑知道碘缺乏影响儿童智力和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家庭分别占92.6%,34.1%和88.5%,加碘器正确使用率为88.6%.结论 于田策勒洛浦墨玉4县碘缺乏病仍十分严重,土盐水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效果显著.

    作者:王志耀;蒋继勇;沙尼娅;艾海提;阿不都;林勤;古丽娜;徐也晴;涂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6年山西省居民食用盐现状分析

    目的 全面、准确了解和评价2006年山西省居民食用盐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每县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选取9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4个村,每个村采取8户居民户盐样,送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检测盐碘含量.结果 全省119个县(市、区)除高碘乡镇外监测居民食用盐33 773份,非碘盐率2.95%,碘盐合格率97.34%,合格碘盐食用率94.51%,盐碘均数30.9±8.0 mg/kg,盐碘中位数31.2 mg/kg.结论 与2005年相比,非碘盐率上升,合格碘盐食用率下降,距2010年95%的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尚有差距.

    作者:张向东;温新平;郭百锁;王正辉;贾清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