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生云
羚羊角,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谓之羊,俗称羚羊.其功效性寒、味咸.平肝息风,清热镇惊,解毒.通常用于各种热病,如高热头痛,神昏谵语,躁狂,中风、惊风发斑疹者等.来源: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产地:主要产于新疆西北部及独联体各国.
作者:郑聪;尹改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医药抗心肌缺氧的研究较多,具有抗心肌缺氧作用的中草药、民族药正在不断地被发现和应用,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我国近10年来利用中医药、民族药防治心肌缺氧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殷建明;刘琴;朱江丽;安冬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胃炎一般临床均有脘腹胀满之症,且多较顽固,难于消除.现仅就其脘腹胀满的治疗谈谈个人体会.
作者:赵玉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通过对28例泄泻病人的护理,以脏腑辨证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区分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成果.现简述如下.
作者:唐佩荣;郭军;李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腕管综合征是四肢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亦称为指端感觉异常,主要是正中神经受压所致.目前,该病尚无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用自制逐瘀通络丸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临床表现典型的38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富;王建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采用药物牵引穴位按揉,颈肩推拿和离子导入等疗法治疗颈椎病,每获良效.报告如下.
作者:田自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穿琥宁注射液是由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份穿心莲内脂与琥珀酸酐反应所得穿心莲琥珀酸半脂单钾盐的灭菌水溶液.
作者:胡兰;李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98年9月~2002年9月,笔者应用中医药对临床疑难病过敏性紫癜进行了系统研究和临床药物实践,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张仲景小半夏汤与橘皮竹茹汤加减化裁而成.后世<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上方加茯苓、大枣、减生姜之量为现代临床通用方.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痰消;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
作者:李斌;李维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关于心、肺系疾病的诊治论述很多,笔者有幸随马德孚教授临床侍诊,对于马老治疗心、肺系疾病偶有心得,兹述于下.
作者:冯东;刘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小儿遗尿为儿科常见病,自1999年2月~2002年3月.笔者采用补肾温阳,调节膀胱气机,缓上紧下之法,标本同治,自拟止遗汤治疗小儿遗尿症3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于1997年3月至2001年10月,以自拟消瘀止痛汤加减治疗偏头痛47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邵全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中药华蟾素和岩舒注射液作为全身治疗和10-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和治疗肿瘤复发.方法:24例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汽化电切后,给予华蟾素20mL和岩舒20mL每日交替使用,并采用10-羟基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100mL膀胱灌注.治疗2年预防肿瘤复发.结果:随访期18~36个月,平均25.71月,共计24例.术后治疗18月无肿瘤复发,24月后膀胱肿瘤复发1例,占4.1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较好,中药和10-羟基喜树碱无全身性化疗的毒副反应发生.
作者:顾乃龙;李平;赵昕;何涛;张晓谊;王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卫生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改革用人制度与改革分配制度.
作者:王品;景彩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69年就指出:健康教育是诱导人们养成并保持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合理并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设施,自觉自愿地从事改进个人和集体的卫生状况或环境的活动(<健康计划评审委员会报告>).
作者:马建萍;马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多年合补气健脾益肾、活血清热利湿为一方,自拟黄芪丹参汤治疗慢性肾炎58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胡永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结节性红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轻者数周可自行消退,重者结节持久不消.近年来,本人自拟散结汤治疗结节性红斑45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魏静;刘新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正交实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使用正交表来安排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目前正交实验在中药学研究中已被广泛采用.
作者:赵红;杨家新;汪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刘欢祖教授执教行医多年,在舌脉辨证分型上造诣颇深.六十年代末,刘欢祖教授在喀什地区对冠心病普查中,通过对维吾尔冠心病患者舌苔脉象的分析,对冠心病进行分型论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晞;刘在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按新药技术要求优化紫前膏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选择出膏率和葛根素含量为考核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选佳煎煮条件.结果:影响提取效果的顺序为C>B>A(C煎煮次数,B为煎煮时间,A为加水倍数),佳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出膏率和葛根素含量较高.结论:优选工艺稳定,易操作,适合车间生产.
作者:刘家国;闫秋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