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质量管理体系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赵平;李森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急诊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规范, 护理质量控制, 护理操作程序, 危重症病人, 抢救成功率, 质量标准, 整体急救, 急诊工作, 护理流程, 管理模式, 标准建立, 文件化, 满意度, 程序化, 组成, 论证
摘要:质量控制是提高整体急救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质量控制规范急诊护理管理是急诊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1].2002年我院通过ISO9001-2000 GB/T19001-2000族《要求》论证,3年来通过贯彻质量标准,按国际标准建立起一套文件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通过规范急救护理管理、控制护理操作程序,改变急诊护理流程,提高了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在此谈谈我们护理质量控制的体会.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临床分析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臀裂及骶尾部的感染性疾病.本病罕见,以成人与青少年多见.平均发病年龄21岁[1],男性多见,肥胖和毛发浓密者多见.男女比例为3:1[2].我科自2001~2006年共收治骶尾部藏毛窦11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剑;徐斌;王军省;张先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中老年耳聋临床观察

    耳聋,又称听力语言障碍,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居我国五类残疾之首.可发生于各种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人群为多.同时调查表明耳聋患者中57.7%分布于老年人群,据Gates GA Trumle C的报道:老年听力障碍患病率在30%~60%.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老年耳聋成为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们应用中医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中老年耳聋68例,并以耳聋左慈丸治疗的46例作对照,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魏妍慧;汪常伟;张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功血微创手术治疗新进展

    随着对保留器官的重视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成为功血治疗的研究热点.第一代技术包括官腔镜下经官颈子宫内膜去除术(transcervical endometrial ablation,TCRE)、激光子宫内膜去除术(endometrial laser ablation,ELA)、滚球电极电凝子宫内膜去除术(roller-ball endometrial ablation,RB),临床应用二十余年,安全、有效,已成为腔内治疗的金标准.

    作者:李莉;徐凤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病的防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根据祖国医学有关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仅在临床上采取辨证治疗、专方治疗、针灸、气功等多种疗法取得了良好疗效,而且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本文拟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现状作一概括.

    作者:丁代万;白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试论模拟诊疗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全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但由于近年来,医学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医患关系的紧张、患者对个人隐私权的日益重视及对实习医师的偏见使得临床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模拟诊疗教学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就模拟诊疗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作者:王岩斌;张建;马小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思路探讨

    针灸治疗是祖国医学中具特色的疗法之一,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可靠,血液系统疾病在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低,治疗方法少,尤其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仍为难治性疾病,此类疾病在中药的治疗方面已有起色,中医治疗一直强调针药并用,那么在针灸治疗的方面是否有新的思路和启示,正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作者:刘伟;秦兰;白玉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酒脂混合溶液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fattyliver AFL)动物模型的较好方法.方法: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用白酒与高脂乳剂的混合液灌胃,每天一次,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于造模3周、8周、10周天观察其肝脏病理变化及血脂、肝脏脂质变化.结果:造模3周,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略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低密度脂蛋白(LDL)稍降无统计学意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P<0.05,肝中TG、TC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造模8周,模型组大鼠血TC、HDI、LDL无意义,血TG升高(P<0.05,肝TC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TG升高5倍,有显著差异(P<0.01),大鼠肝脏病理表现为广泛脂肪变性.造模10周,血TG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肝TG出现分化,部分大鼠(雌性多)升高显著达正常组3~4倍,部分大鼠(多雄性)几乎无变化.结论:白酒高脂混合溶液8周可建立大鼠AFL模型,为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开发研究提供较理想模型.

    作者:张龚之;毛新民;李琳琳;王长辉;杨永新;聂小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佐治疗心功能不全52例

    我院急诊门诊于2005年4月~2006年4月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佐治心功能不全52例,均获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韩轶;马骏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和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普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其发展过程中可产生多种严重并发症,如ARDS、MODS等,并有较高死亡率.近年来大量研究已表明中西医结合对SAP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还有研究表现,SAP时,机体免疫力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本实验旨在进一步观察中西结合对SAP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段绍斌;杨东鹰;邓明玲;邓明飞;居来提·艾力;樊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与维医望色诊病之比较

    本文从色诊内容、正常肤色特征及病色主病规律方面对中维医色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以上几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异.提出同中找共同规律,异中保持各自特色,寻求各自发展的观点.同时,提出加强对色诊内容及方法进行研究,促进两者诊法理论体系内涵的相互借鉴及互补.

    作者:巴哈尔·哈德尔;阿·卡地尔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荨麻在维吾尔医学中的应用

    荨麻是维吾尔医学中常用药材之一,据文献记载,荨麻在维吾尔医学中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荨麻对防病、治病、保障维吾尔民族的健康、繁衍昌盛所起到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历史沿革.

    作者:张峻沛;何江;张彦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玻璃体积血辨证治疗临床分析

    我们对近几年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通过中医药等疗法,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5例(25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男15例(15只眼),女10例(10只眼);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2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例,视网膜动脉硬化2例,外伤4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例.年龄大的68岁,小的6岁.

    作者:王鸿雁;帕尔扎提;燕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全蝎的临床应用体会

    全蝎为钳蝎科昆虫,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产于我国各地,长江以北较多,春秋均可捕捉.捕捉后投沸水中烫死,晾干者,称淡全蝎,加盐煮,晾干者,称咸全蝎.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全蝎,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运用体会

    本文通过1236例肿瘤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出应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个体教育.其目的在于:(1)接受现实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工作;(2)教会病人如何预防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掌握各种预防护理措施;(3)了解化疗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常见的毒副反应,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4)出院后定期复查,定期来院治疗.通过化疗前、中、后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采取给药前提前预防,给药中积极保护,给药后严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化疗周期顺利进行,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使护患关系档更加融洽,有利于促进整体护理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马玲忠;张玉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通心络胶囊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应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临床治疗上用药各异,疗效各异.我们于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治疗的基础上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50例,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路航;哈迪拉·热马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我区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药品零售企业的经营行为,但是一些企业只是在认证期间规范经营,认证通过以后,便不能严格按照GSP规范地进行经营活动.认为拿到了认证证书就万事大吉,各种管理工作开始松懈.笔者仅就认证后药品零售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看法.

    作者:高晓莉;高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阳和汤治疗多发性神经病62例疗效观察

    运用阳和汤辨证治疗多发性神经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和肢体远端运动障碍,缓解自主神经症状.

    作者:帕丽丹·吾术尔;刘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雪莲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雪莲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处方中雪莲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雪莲;绿原酸在20.4~102.0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99.86%,RSD为0.24%(n=9),精密度试验RSD为0.75%(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5%(n=5),稳定性试验RSD为1.18%(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雪莲注射液质量控制.

    作者:陈惠忠;刘宣麟;薛桂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国药典菊花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使用固相萃取技术优化菊花含测中绿原酸前处理的方法,减少样品对色谱柱和液相仪的污损,缩短液相分析时间.方法:将药典中供试品的制备方法:(1)原药典法中加热回流提取改为超声处理30min;(2)原药典法中残渣加水定容改为残杂加水过C18小柱后再定溶.结果:含测方法的改变对菊花中绿原酸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法测定结果相当,制备方法简化,液相分析时间明显缩短,既节约了分析时间和试剂,又减少了样品对色谱柱和液相仪器的污损,消除了杂峰对绿原酸峰的干扰.

    作者:刘晓芳;马新玉;周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药品微生物检验须做计数方法验证及控制菌检查的方法验证.由于某些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在建立测定方法或原测定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应逐一进行验证.

    作者:闫柏琴;刘庆;王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