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诊断学》理论考试成绩分析

巴哈尔·哈德尔;韩云风;王晓林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 试卷分析, 教学评估
摘要:目的:总结<中医诊断学>课程的考试成绩,检验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方法:运用平均成绩、成绩分布、试题难度和区别度等对新疆医科大学2006~2008级582名学生<中医诊断学>理论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医诊断学>十个班级理论考试质量一直保持在良好水平但欠满意.结论:所提供的信息对今后中医诊断学教学知识模块制定及科学命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克比尔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克比尔片质量标准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制剂中的肉桂、藿香,为对该药的制剂工艺进行质控并做片剂制剂检查.结果:薄层色谱均能明显检出桂皮醛、百秋李醇,分离效果好,阴性无干扰.结论:定性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徐鸿;刘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留学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薪》课程建设体会

    通过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留学生开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薪>课程的实践,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特色、效果评价、课程发展规划等方面总结和探讨了留学生临床实践方面课程的建设情况,为高层次境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作出探索.

    作者:余小萍;傅慧婷;窦丹波;乔静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1-2].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因其损伤小、出血少、瘢痕不明显、术后体温升高率低、术后粘连少、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低等优点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现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65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瑞;王兴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紫草油膏外用治疗褥疮45例观察

    根据褥疮的临床表现,中医多辨证为:毒热偏盛、正虚余毒两个证型,根据其发病特点,选用本院制剂紫草油膏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采用随机单盲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60岁;病程短1月,长3年,平均病程1.5年.对照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2年.两组患者病情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宏旭;李海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热150例

    目的:血必净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热.方法:将15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热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使用血必净,观察患儿3天内退热效果.结果:血必净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血必净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时间比不用血必净明显缩短,对退热有良好作用,值得在儿科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青丽;王建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探析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复杂,顽固难治,且易复发,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通过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证候特点,应用中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认为湿热毒蕴、瘀血内阻、脾肾两虚为慢性前列腺炎三大主要病理变化,故清热解毒化湿、活血化瘀、补益脾肾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三大主法.

    作者:刘怀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活血解毒方颗粒,对照组服用胃复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为90.00%,对照组为66.00%(P<0.01);治疗组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轻、中度肠上皮化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占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降糖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降糖颗粒中丹酚酸B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ODS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6nm,柱温35℃,用外标法定量,测定复方降糖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14.0μg/mL~70.0μg/mL,γ=0.999 4,回收率98.52%,RSD1.1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复方降糖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作者:路淼;王双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复方地柏丸中黄柏的鉴别及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复方地柏丸中黄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用Symmetry shield C18(3.9×150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46:54)(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2g);检测波长:265nm;流速:1.0mL.min-1;柱温:35℃.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652~0.326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5),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19%(n=6).结论:用该法可对复方地柏丸中黄柏进行质量控制,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

    作者:李小红;傅涵;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工作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护理工作,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内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已不再是人们想象中对病人简单的照顾,而已成为一门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应用学科.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服务,以其独特的显著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优质的护理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护理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作者:蒲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学院增设有关医院药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医院药学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是以临床医师和患者为服务对象,以供应药物和指导、参与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为职责,以治疗效果为质量标准,在医院特定环境下的药学科学工作.医院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药学分支学科,内容涉及药理学、药剂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临床医学、检验学、临床药学、信息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包括药事管理、药品的供应、调剂、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临床药理、临床药学、药物研究、药物信息等专业科室,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萍;聂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近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疗进展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文献记载发病率为5%~10%[1].PU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10.3%~32.6%[2].据报道,GU的死亡率为9.3%,DU死亡率为5.6%,而急性溃疡为2.5%[3].该病不仅发病率高,更重要的是其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棘手的并发症[4].DU较PU出血多见,与文献[5]报道一致,饮食、酗酒、吸烟、心理精神因素、药物不良反应是主要原因[6].本文就近年有关消化性溃疡的诊疗做一综述.

    作者:郭沁;曾斌芳;彭万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静脉穿刺输液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的方法静脉穿刺取得成功率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顺向和逆向不同的角度进行穿刺易于成功.结果:对血管状况差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易于穿刺,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对临床护士穿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田彦霞;司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让健康教育为门诊导医分诊工作添色润彩

    健康教育是联系健康知识和健康实践的桥梁,也是促进人群健康的行为.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已成为当今的现代护理模式,而健康教育对提高人们自护能力,建立健康行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曹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48例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为主方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慢性结肠炎的不同中医证型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辨证分型,随症加减,水煎服,治疗3~4周.结果:48例慢性结肠炎中,治愈32例,占66.7%;有效10例,占20.8%;无效6例,占12.5%;总有效率87.5%.结论:参苓白术散为主方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明显.

    作者:潘芳杰;鄢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叶天士医学全书》治疗消渴病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叶天士医学全书>治疗消渴病内服方药的性能,探讨叶天士治疗消渴病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叶天士医学全书>治疗消渴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叶天士治疗消渴常用药以频次大小前12味药依次为甘草、麦门冬、人参、山药、山茱萸、茯苓、生地黄、熟地黄、知母、附子、桂枝、石膏等;使用多为补益药,其次为清热药;入脾胃和肺经药物多;药味多为甘、苦,药性以寒为主.结论:叶天士治疗消渴病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其用药规律是:滋阴为本、借重甘味,清肺运脾、助肾气化,泻火致津、肃清阳明.

    作者:赵建华;荆晶;袁海燕;周铭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增强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预防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曹立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西北燥证与慢性胃炎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西北燥证与新疆慢性胃炎的关系,为从西北燥证出发防治新疆慢性胃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代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病因病机和证候表现的综合分析.结果:1)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为37.86%,对照组西北燥证罹患率为14.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例组与对照组西北燥证积分比较,除肺心脾风火燥证(P>0.05)外,其余各证型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3)病例组的燥证组与非燥证组西医病情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除瘀阻胃络证(P>0.05),余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胃炎患者西北燥证罹患率及病情程度均高于正常人群;慢性胃炎患者中罹西北燥证患者的病情较非西北燥证患者为重.

    作者:张慧田;胡永东;周铭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口服加塌渍法联合治疗颜面部银屑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塌渍法联合治疗颜面部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口服、塌渍治疗颜面部银屑病45例.结果:经45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100.00%.结论:中药口服、塌溃治疗颜面部银屑病,内外结合,有的放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占华;罗莉玲;谭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配合体会

    随着近年来微创外科的发展,腔镜手术的不断进步,经胸腔镜探查辅助治疗肋骨骨折在临床上已成为治疗肋骨骨折的手段之一.传统的肋骨骨折处理原则为镇痛、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胸带外固定等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如患者治疗周期长、疼痛改善不著、骨折稳定性差.后期可因胸廓畸形,肺容量缩小,肺活量部分丧失,影响工作、生活.肋骨畸形愈合,还可造成肋间神经长期受压,部分患者长期受到肋间神经痛的困扰,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本院在2010年1~11月共有32例患者采用胸腔镜探查辅助治疗肋骨骨折,手术顺利,临床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刘金玲;肖丽;王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