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诗杰
目的 探讨单味芒硝外敷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双盲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在临床疗效、水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单味芒硝外敷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具有消肿止痛,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王东宏;徐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刁本恕主任医师乃“蜀中名医”,长期从事中医药“内病外治”临床研究,为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笔者将刁本恕老师运用内服外洗法治疗小儿“浸淫疮”典型临床医案予以整理,总结了刁本恕老师小儿外治法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作者:宋建蓉;童渝眉;刘维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30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总结发作期哮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调查发作期哮喘患者一般资料、发作诱因、肺功能检查、分级、分期、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证型等内容.结果 显示:1)在哮喘患者中女性罹患高于男性,占64.3%;2)中医辨证分型中:肝郁>燥邪伤肺>热哮>风痰哮>寒哮;3)在哮喘急性发作诱发因素构成显示:外感>过敏等环境因素>情志刺激>劳累.4)哮喘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肝郁>燥邪伤肺>风痰哮>热哮>寒哮.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女性患病率高;哮喘发作的诱因主要与外感有关;在中医辨证分型中肝郁、燥邪伤肺、热哮为主要证型;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的发生与肝郁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惠琴;吕全胜;王玲;乐永红;陈俊逾;李风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为培养合格、优秀的医生,运用儒家德才兼备、有教无类、格物致知、忠恕仁爱、修身养性、君子慎独等思想进行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带教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当前医疗环境较为恶劣,部分医疗单位人文缺失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对培养高层次医学精英人才尤为重要.
作者:赵明芬;徐卫方;洪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癌性腹水常见于恶性肿瘤的中晚期,易反复,预后差,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日久可出现脾肾阳虚的证型,使用实脾散治疗癌性腹水可起到温阳利水的作用,同时实脾散中的很多药物兼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程磊;邓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传统的临床中药学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中医药学生的需求,通过多年教学经验以及与学生的探讨,针对临床中药学教学改革,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中药学教改提供参考.
作者:李牧婵;赵宇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改进中药内服方法及加强术后护理的应用,减少患者用药疗程和住院天数,从而减少了经济费用.本法简单易行,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及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田建萍;范光艳;洪玉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系统分析和归纳了周铭心教授的方剂学学术思想,厘清了方剂学的来源,更新了方剂的分类,明确方剂与治法的关系,补充和完善了方剂的几种变化形式,强调在尊重原创者本人的方解的基础上,运用药性配伍理论分析组方规律.并率先开辟方剂计量学研究,对学习方剂学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是方剂学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作者:胡浩;吴依寒;周铭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蒿蓝滴丸的佳成型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优选影响滴丸成型的药液温度、滴速、滴距等工艺条件;采用HP1C法测定滴丸中表告伊春的含量.结果 确定优滴丸成型工艺为:药粉与PEG4000配比为1∶2.5,药液温度85℃,滴速50滴/min,滴距6cm;表告伊春在0.1 82 4~1.824μ 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6%,RSD为1.27%(n=9).结论 制得的滴丸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该工艺合理、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顾政一;薛桂蓬;刘砥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雪菊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加以优化.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提法,并利用单因素法及正交实验法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雪菊色素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0、乙醇浓度60%.结论 所确定提取工艺简便有效,为雪菊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闫素雅;赵丽;黎耀东;朱军;李晓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探索在新形势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中医院后勤服务路径,宣扬广大职工所认同的中医院后勤精神、运作方式和行为模式,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中医院后勤服务路径建设方向.
作者:王育珊;李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药涂擦是中医治疗方法,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将适宜中药磨成粉状,加入青鹏膏或扶他林软膏与适量的白酒或食醋拌匀涂于患处,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是祖国医学外治法的一种.其原理是借助酒力或醋的作用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发挥出来,渗到病处,以此达到治病的目的.
作者:王慧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7至今所收治21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出现的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21例患者均在应用头孢菌素类期间饮酒,其中18例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占85.7%;有恶心、呕吐症状5例,占23.8%;心悸8例,占38.09%;所有患者均给予纳洛酮、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治疗.2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好转,1例因呼吸道重度水肿死亡.结论 双硫仑反应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呼吸道症状,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陈艳;石劲松;帕尔哈提·拜合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根据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经络腧穴学》(经络)教学首先要确定人体经络系统的大概念,理论授课以“线”(十二经脉)为主,“面”(络脉、经别、经筋、皮部等)为辅,为系统全面掌握“点”(腧穴)打下良好基础;实训操作在突出十二经脉“有穴通路”的同时,注重“交会穴”,有助于学生对经络理论全面掌握;大可能渗透临床和相关学科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赵华;蒋洁;苏菲娜;霍新慧;王荟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见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CAG列为胃癌前病变(P1GC).积极治疗CAG对预防其癌变、降低胃癌发病率有着深远意义.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周璇;曾斌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唇香草聪耳片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及对患者ET、NO含量的影响,从微循环障碍机制探讨唇香草聪耳片作用机理.方法 根据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将符合突发性耳聋观察标准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定值,并观察两组患者ET含量、NO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听力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内皮素(ET)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唇香草聪耳片不仅能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而且能使升高的ET水平明显下降,使降低的NO明显升高,恢复ET、NO含量动态平衡,从而缓解内耳血管痉挛,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损伤的耳蜗毛细胞修复,提高患者听力.
作者:高东升;张伟;李彦华;汪常伟;魏妍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瘤果黑种草子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瘤果黑种草子中皂苷元含量为因变量,以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佳提取工艺,进行预测分析,并将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 优提取工艺条件为50%乙醇12倍量,60℃超声提取90min.二项式拟和复相关系数为r=0.967 1,提取率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率为0.21%.结论 理论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瘤果黑种草子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精密度高、预测性好.
作者:史荣梅;李新霞;耿东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对干燥综合征合并血液系统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服用参芪十一味颗粒1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口干、眼干、头晕、乏力等症候积分的改善;治疗前后血细胞指标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口干、眼干、头晕、乏力的症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的血细胞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参芪十一味颗粒有很好的改善干燥综合征合并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效果.
作者:史睿;万向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吸毒患者由于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一旦中断吸毒,即可表现出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精神运动性焦虑的表现,心烦失眠是主要的精神依赖症状.有90%的人难以忍受,强烈渴求用药,这也是复吸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收集的病例吸毒时间为2~10年,有强烈的的戒毒愿望,戒毒中心使用亚冬眠疗法对症治疗,不能撤药.使用中医补肾宁心安神疗法治疗2~4周后,均能正常入睡,复吸愿望减退.
作者:任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维药清凉埃提勒菲力开西尼孜颗粒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提取时间(h),料液比(mL/g),提取次数为因素优化其热水浸提工艺.结果 结果表明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5,提取次数2次.其中提取次数是影响清凉埃提勒菲力开西尼孜颗粒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优条件下提取率为40.75%.结论 对提取条件的优化可行,试验结果稳定,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作者:力瓦衣丁;邱远金;朱国强;贾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