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望丰;滕雪峰;黄卫东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不可能长年住院治疗,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从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及运动几方面进行健康指导,使之掌握防止此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是患者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
作者:赵玉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药用植物野外识别方法和经验的总结,提高野外快速识别药用植物的能力,从而识别药用植物和扩大药用植物资源.方法 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章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药用植物的原植物鉴定方法主要为看,即观察,此外还有摸、折、拉、揉、嗅、尝、照等方法.结论 在野外识别药用植物时,运用看、摸、折、拉、揉、嗅、尝、照等各种方法,认真分析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可以识别出药用植物,获得更多的药用资源.
作者:赵翡翠;聂继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药枕采用气味芳香、引经开窍、走窜通络为主的药物饮片研粗末,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俞穴、孔窍等部位产生经穴效应,通过皮肤及鼻粘膜吸收和嗅神经传导等途径,使药物进入体内,起到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清利头目、定眩止痛等作用.
作者:刘树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应用辛防芪冲洗液作鼻腔冲洗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组(30例)应用自拟辛防芪冲洗液作鼻腔冲洗,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对照组(3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辛防芪冲洗液做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作者:亚生江·托乎提;王梅;王琳;李彦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本院出现6例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以期引起临床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重视,改变中药毒副作用小的观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
作者:周永红;吴涤心;李郁;曾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本院口腔科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源,共确定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从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中按照住院病例号比对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研究对象100例,然后再按照住院号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另外50例作为对照组,即纯西医治疗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记录,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输入数据库,进行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57.19,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其疗效较好.
作者:薛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拟总结张洪亮主任医师肝癌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1)学术思想方面:肝癌中医病机“正邪极端失衡”理论、肝癌中医治则“平衡逆转重建”理论;(2)临证经验方面:肝癌奇正方/扶正攻毒方、肝癌定痛方、肝癌逐水方、中西医结合肝癌止呕方、肝癌归真方的组方及运用.
作者:王冠英;李沫函;王锐;马丽;王丽菲;张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均为14天.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83.3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0.56%,对照组分别为,79.41%、76.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症状.
作者:郭震兵;陈小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优选复方一枝蒿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一枝蒿酮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HPLC测定含量,选择醇浓度、加醇倍量和提取次数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复方一枝蒿胶囊的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分别为用80%乙醇,加10倍量提取两次.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可行,适应大生产需要,可作为该制剂合理开发的依据.
作者:张雪峰;毛艳;欧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临证处方用药品类及频率分析,得出邓老临证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邓铁涛及对比医家医案临证处方为研究资料,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及频率进行分析.结果 所选邓铁涛84首处方共涉及药味数181味,方均用药数9.57味;临证处方用药前5位药为: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太子参;以用药频次对邓铁涛及对比医家做聚类分析,得出邓铁涛单独为一类,但若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及温胆汤所含药物聚类分析,则邓老与施今墨聚为一类;且所涉及药物中太子参、五爪龙、楮实子等33味药物为邓铁涛单独使用者.结论 邓老临证重视脾胃,善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及温胆汤,且对岭南道地药材运用较为广泛.
作者:苏珊;张治中;张佳佳;周铭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治未病”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亚健康状态就是气血阴阳轻度的失衡,但是并未达到疾病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中医中药对亚健康各种临床症状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辨证施治,通过个性化用药治疗及调养,使个体达到平衡状态.
作者:高园;冯建萍;孙玉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通过对中药饮片专项抽验结果不合格项目的统计分析,浅谈中药饮片存在的问题及不合格的原因.结果及结论 建议实行对中药饮片市场准入制,即健全和完善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药监部门加强主动监管作用,推行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准入检验制.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针刀结合臭氧加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就诊的骨性关节炎患者67例,先采用小针刀,后行关节腔臭氧注射并结合神经阻滞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临床体征变化.结果 小针刀结合臭氧加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治愈、显效、好转、无效依次为44.8%(30/67例)、29.9%(20/67例)、13.4%(9/67例)、11.9%(8/67例),总有效率88.1%(59/67).结论 小针刀结合臭氧加神经阻滞疗法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疗法.
作者:马丽萍;吴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肩周炎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50岁左右的人比较常见.炎症可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如不及时治疗,日久可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于2010~2012年12月采用小针刀治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霞;沈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对于培养适应国情需要的医学人才,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教材要求和学时的匹配不合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1].而以往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脱节,书本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考试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脱节.为此,考试改革是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作者:易桂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拟通关散口服配合野菊花栓纳肛及抗菌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前列腺炎10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0例,对照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配合野菊花栓纳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通关散口服.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81%,对照为5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关散配合野菊花栓纳肛及抗菌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利军;张涛;李杰;德力木拉提;阿不都赛买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测定清涩比黑马尔江散中没食子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 色谱柱:Aglient zorbax SB-C 18 (250mm×4.6mm,5μm)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2:98:0.0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1nm;柱温:30℃,外标定量法.结果 没食子酸在22.2.~222.0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4%(n=6),RSD=1.9%.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可以用于清涩比黑马尔江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丕文;汗克孜·吐尔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研究表明,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自身素质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在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带教、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护士的学历都有不同的要求.尤其对病人安全、医疗效果和专业的医疗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对国内外综合医院对不同学历护理人员的配比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罗明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芒硝与番泻叶在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的不良反应及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住院患者疑有大肠病变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番泻叶,试验组服用芒硝,观察两组药物服用后肠道清洁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肠道清洁程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不良反应中,服用芒硝后腹痛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明显少于番泻叶(P<0.05).结论 芒硝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费用少,是一种较理想的肠道准备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兴莲;马永辉;洪玉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夜间遗尿是儿童常见疾病,中医称遗溺,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功能性遗尿患病率为2.3%,以6岁组高,男女之比为1.6:1[1].遗尿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发育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采取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108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8例患儿来源于2010年1月~2012年8月本院中医科门诊.其中:男64例,女44例;年龄3~14岁,3~5岁6例,6~10岁68例,11~14岁34例;病程1个月~11年.
作者:库谦;张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