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殊针灸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近况

丛琳;马忠

关键词:针灸, 微针, 坐骨神经痛, 综述
摘要:本文经检索近十年来特殊针灸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文献,从微针系统、特殊手法、穴位等方面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并作了简要评述.特殊疗法一般具有病人痛苦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褥疮护理的进展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形成血液阻塞的坏死状态.在目前医疗工作中,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长期存在且尚难彻底解决的难题[1].护理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不当是老年患者并发褥疮的常见原因[2].因为增加褥疮护理知识与技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作者:范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运用何复东老中医验方治疗风咳40例

    目的 运用何复东老中医验方治疗风咳验方于临证.方法 将40例门诊患者纳入病例,予以验方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 在风咳的治疗中,以祛风宣肺,解痉止咳为主,中药治疗疗效确切,总有效率95%,且无副作用.

    作者:糟玉琴;王冠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之一,使脑卒中患者康复时间延长,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增加病死率[1].为此,我们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对PSD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珍;唐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麦味地黄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消渴病体会

    唐代甄立言《古今录验方》中记有“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本文探讨运用麦味地黄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20例住院的消渴病患者,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许馨予;徐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制清消止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清消止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手术均为肛瘘切除术,两组术后均常规治疗(两组均于手术当天及术后2天内静滴同一类抗生素).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清消止膏纱条换药;对照组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术后第3、7、10天两组病例术后创面疼痛和创面分泌物积分情况;用药后第14、18、21天创面愈合面积及创面愈合率;第31天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后第3、7、10天两组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积分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第14天、21天与用药后第28天创面愈合面积及愈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第31天总体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清消止膏能有效缓解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它对肛瘘术后创面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凡士林纱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作者:房栩丞;李星;翁美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部外伤患者恢复期的脾胃调护

    腹部外伤患者,如大出血、肝、脾破裂、重症腹部复合伤的患者,经过紧急抢救或急诊手术及时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期进入恢复期,适用于中医辨证施护,调整患者的饮食,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在饮食护理方面认为“毒药攻邪,五果为养,五畜为益,五充为菜,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腹部外伤患者恢复期常出现气血虚.

    作者:陶智玲;郭燕;陶新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金洪元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证经验举隅

    欧阳某,女,45岁,2011年2月6日初诊.自诉:烦躁焦虑,时有潮热汗出,五心烦热,腰酸困,易疲劳,纳食欠佳,梦多,四肢拘胀,双下肢轻度浮肿,近日头晕加重,失眠,入睡困难,容易醒,腰部酸胀,二便正常.舌质暗、边有齿痕、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曾多方求治,疗效不明显.金师认为属中医脏燥,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肾阴亏虚、阴阳失调.治则:滋肾阴兼调五脏.处方:生地、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丹皮、珍珠母(先煎)、炒枣仁、柏子仁各15g,煅龙牡各30g(先煎),柴胡8g,知母9g,地骨皮、泽泻、五味子、浮小麦、夜交藤各12g.7剂,水煎服.患者以上方为主方调治近一个半月之后,自觉已不烘热汗出,睡眠好转,头晕心慌也只是在剧烈运动后偶尔出现.

    作者:马丽;刘新;李凯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66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研究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红斑、鳞屑.中医因其“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为临床特点,故有“白庀”、“松皮癣”等名称.有研究表明,自然人群的发病率为0.1%~3%,我国为0.123%[1].由于该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皮肤受损明显,自觉瘙痒,易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的生活、学习或工作质量降低[2].因此,银屑病被认为是当今急需研究解决的皮肤专业领域内的疑难疾病之一.

    作者:黄海斌;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68例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后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较理想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仲颖;田亚君;赵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补肾安胎汤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及黄体酮胶丸,对照组每日肌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2周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血清HCG、P变化,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安胎汤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效果优于肌注黄体酮注射液,且患者痛苦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龚文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缺铁性贫血患儿饮食及认知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包括: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饮食情况和患儿家庭习惯以及对患儿饮食营养价值观的认知程度,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 1)统计已经出院的所有缺铁性贫血患儿族别、年龄、性别.2)打电话联系已经出院的缺铁性贫血患儿家长,了解患儿饮食情况、年龄、族别、性别.3)调查在院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族别、性别、年龄以及和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家庭营养价值观及对贫血的认知程度.结果 调查2011年3月~ 2013年3月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所有住院治疗的贫血患儿,其中哈萨克族贫血患儿占48.33%,汉族11.67%,回族23.33%,维吾尔族16.67%,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女性别差异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饥饿、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越来越少,但因民族习俗、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受教育程度、要幼儿喂养方式等的营养价值观使得新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发生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大对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合理喂养、科学育儿,及时给婴幼儿添加辅食并定期门诊随访,提早诊治,以免影响婴幼儿身体及智力的发育.

    作者:刘军;李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本科护理临床带教方法

    目的 改进临床带教方法,对中医护理本科实习进行量化考核.方法 将两年内我院本科实习护士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管理,实验组采用教改后方案进行教学管理,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及其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实验组的教学模式,使实习护士在带教的满意度、中医理论及操作的考核成绩、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改革后的带教模式实施量化,提高了实习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双方满意度增加.

    作者:陈兴莲;高园;孙玉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教学谈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又称为中医影像学,是我国影像工作者结合中医理论而创立并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是应用医学影像学来研究中医的理论、经络、诊断、治疗和临床应用,以及应用中医中药来研究如何提高影像技术质量、影像诊断水平及介入治疗疗效的一门学科.随着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医学治疗中结合及应用影像医学的病例逐渐增多,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1].

    作者:王伟;郑田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杨继洲的治学特点

    杨继洲取得了令世人敬仰的成就,这得益于他的唯物辩证主义的治学思想.本文系统介绍其尊崇经典、见解独特,博采众长、辩证扬弃,注重实践、反对迷信的治学特点,旨在弘扬古人优良传统,并勉励我辈学者学习之.

    作者:郑国尧;郑美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脑卒中单元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讨论基层医院脑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按照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天和30天时,对两组神经功能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61.1%与对照组39.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按照自行设计脑卒中单元护理,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

    作者:罗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疾病与手术编码效率的思考

    针对我院疾病与手术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提出更好地提高疾病与手术编码工作效率的应对措施,以达到既能提高编码录入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编码录入的准确性.

    作者:阿依努尔;潘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石室秘录》关于男性不育治法分析及临床思路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的中医基本治法,探索合理的诊疗思路.方法 采用文献考证、逻辑推理等方法,辨证分析《石室秘录》有关男性不育的治法内涵,参考现代医学的相关认识了解其外延暨相应的临床适应范围.结果与结论 《石室秘录》关于男性不育有“精寒者温其火”等六条基本治法.深入分析探讨其内涵实质,有利于中医对男性不育传统特色治法的继承发展,并开拓相应的临床诊疗思路.

    作者:唐子茜;易望丰;马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小讲课在肛肠科实习带教中的重要性

    临床小讲课是临床带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对肛肠科实习医师而言,由于肛肠科的专业性很强,同时患病部位较为隐私,因此,临床小讲课在肛肠科带教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1 小讲课的作用1.1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许多医学新进展往往不能及时编入教材,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往往滞后于医学的发展.此外,由于学时有限,教师在大课教学时只能围绕教学大纲讲授常见病和多发病,并适当增加新知识.因此,在临床实习阶段适当开展小讲课,将新的医学进展介绍给学生,结合临床病例讲授大课中没有讲授的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目前在我科开展的肛门直肠测压、排粪造影检查等.

    作者:刘洁;陈丙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医院门诊输液室息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地传递健康信息,进行行为干预,使患者获得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维护健康的护理活动.健康教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的因素,帮助实现疾病预防控制、治疗康复、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1].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是全院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病人流动性大,病种繁杂,但做好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门诊患者的健康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作为中医医院的输液室,及时向患者指导正确的健康观念、预防疾病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顺应节气变化进行养生保健,体现中医“上医治未病”的优势,对于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蔡红靖;唐超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寐证的辨证及护理

    探讨不寐症的病因病机及其对不寐症病人的护理.对于不同证型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

    作者:杨春芳;杨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