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云;徐斌;沙巴义丁·吐尔逊
新形势、新背景下为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与效果,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特色,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充分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互干预施护模式的效果.以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210例住院高血压病患交互干预施护前后自身对照,采用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医嘱的依从性与交互干预施护模式的认可度三个评价指标评价了该施护方式的效果,该交互干预护理模式可明显的改善患者对高血压认识、提高治疗积极性,并增强信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丽萍;胡静;靳喜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伤寒论》之痞证以“心下痞,按之濡”[1]为其主证,“中焦虚弱、升降失调、寒热互结”为其病机,错综繁杂,后学者难辨难治,然如以说文字义及《易》理“否”卦为着眼点进行推敲,即可化繁为简.本文即照此法对痞证释义和辨治探讨和研究.痞证取《易经》“否”卦之象,“否”卦乃“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2],“否”即为闭塞之义.曾斌芳教授从“否”卦入手,取“辛开苦降甘补”法辨治胃痞,临证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化裁变化,应手多验.
作者:孙洁;郭峰;郭红梅;王晓忠;曾斌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阶段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且每一位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对其进行评定,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属基本上能够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经评定显示高血压患者治疗主动性、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及服药的重要性,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晓梅;王孝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优选紫草三黄栓的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以栓剂的外观形态、硬度、药物溶解度及融变时限为指标,考察传统基质、甘油明胶、聚乙二醇基质对本制剂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 佳工艺为采用热熔法,以PEG400/PEG4000(3∶7)混合为基质,药物基质比为1∶4.结论 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大工业成产.
作者:赵媛;许忠;杨继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主要以膝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破坏、关节骨端反应性增生为其病理基础,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笔者使用自拟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3例,疗效满意.
作者:郁俊文;张添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浮针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疼痛功能评分,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经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 0.05).结论 浮针联合肌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可改善疼痛,防止复发,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置管引流术,对照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后,对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换药疼痛积分(VAS)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换药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映娴;李海玲;惠永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ODS(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A)-0.3%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B),梯度洗脱(0~22 min,22%A;22~ 24 min,22%~ 24%A;24~ 40 min,22%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5 nm,柱温40℃.结果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分别在25.044~75.12μg·mL-1 (r=0.999 4)、22.64~226.4μg·mL-1(r=0.999 6)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77%、99.11%,且RSD分别为0.78%和0.69%.精密度RSD均小于1.56%,重复性RSD均小于1.70%,供试品溶液放置12h内稳定.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祛癣颗粒多指标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晓强;陈克玲;于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天麻注射液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美尼尔氏综合征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天麻注射液,观察组予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天麻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观察组的明显缓解率为87.5%,对照组的明显缓解率为52.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天麻注射液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与单纯采用天麻注射液的常规治疗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振华;卞明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肛周湿疹是肛门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以舡周皮肤瘙痒、糜烂、皮疹以主要特征,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目前治疗肛周湿疹的方法较多,但均无法根治.近年来,国内医学工作者在治疗肛周湿疹方面提出了诸多治疗方法,兹从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等几个角度进行综述.
作者:吕舒怡;王军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杨洪涛教授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以肾脏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笔者随师侍诊,杨师对血尿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有独到见解,验之临床,获效颇丰,兹以总结.
作者:吴斯琦;杨洪涛;姜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临床疗效显著,并且与常规西药联合应用,能明显减轻单纯西药治疗而产生的毒副作用,增强了用药的耐受性,临床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旨在运用查新的方法,检索类风湿关节炎的国内外中西医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
作者:贾伟伟;刘春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变应性鼻炎(AR)亦称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AR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情绪状态、心理健康,因此该病已广泛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目前,西医治疗AR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对其治疗方法颇多,效果尚为满意.现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单采霞;高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探讨基于中医药理论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从重要性上来说,培养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有助于解决当前中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等诸多问题.而从现状分析,中药临床药学的高等教育尚处于空白阶段.目前国内已启动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期望填补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缺乏的问题.从培养方向来看,当前急需的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应有别于已有的临床中药学培养的人才:重点是要把握临床实践的方向,可强调中药临床药师要具备中医辨证能力,提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培养和发挥临床与科研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范芳芳;李茜;胡兰;赵生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越鞠丸为中医临床名方,出自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五味药物组成,方名由方中栀子别名越桃,川芎别名山鞠,二者相合而成,具有行气解郁之功效,原方治疗因气郁为主引起的气、血、痰、火、湿、食之六郁证,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该方集行气、活血、除湿、消食、清热诸法,但以行气解郁为主,兼解其他诸郁,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可消[1],近年来,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内外科杂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4例,以飨读者.
作者:缪春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之“中风”,是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脑部疾病.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其治疗关系到患者后期肢体功能的恢复与日常生活质量.为缓解肌张力的增高,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良异样运式已成为脑卒中后患者肌肉功能恢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在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康复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兹综述如下.
作者:关兴荣;姜迎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复方黄芩肺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黄芩肺炎颗粒中柴胡、金银花、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复方黄芩肺炎颗粒中的柴胡、金银花、甘草薄层色谱图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黄芩苷在25.04μg/mL~125.2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稳定性试验RSD为0.98%(n=5),平均回收率为100.06%(n=9),RSD为1.49%(n=6),重复性试验RSD为0.43%(n=5),精密度试验RSD为0.74%(n=5).结论 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黄芩肺炎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克玲;潘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中学到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梳理,将同级医院的开展情况、具体举措、可借鉴的方法带回医院,进行临床推广,旨在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彰显中医护理在防治疾病、促进康复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提高临床护理人员运用中医知识面对和处理临床护理工作中间题的能力.
作者:高园;张伟;孙玉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检索查新近十年关于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联合疗法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内服、外治法治疗儿童遗尿症,方法多样,疗效稳定,且在临床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吴颖;刘娜娜;刘智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全息性目前被广泛地用于解释部分与整体、点与面之间的关系,它的创立对生物学、医学的诸多方面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中国传统医学中蕴涵有丰富的全息思想,阴阳、五行、脏腑等都渗透着浓厚的全息思想.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同样存在这种全息性.因此,在中医教学中将全息教学理论应用到其中,用全息的思维方式开展中医教学全过程,引入全息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将有利于中医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作者:马建萍;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