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焦虑平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万智;阿布都沙拉木·阿布都热依木

关键词:焦虑症, 焦虑平,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焦虑平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理门诊诊治的焦虑症患者72例,根据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单盲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服用中药“焦虑平”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8天.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中医症状评分量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候情况,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治疗组治疗后积分降低15.42,对照组积分降低13.15.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治疗后降低18.89,对照组治疗后降低13.17.汉密尔顿焦虑:治疗组评分(1.25±1.20)显著低于对照组(3.97±1.86),P<0.01.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评分(1.39±1.36)显著低于对照组(3.47±2.41),P<0.01.药物副反应量表:治疗组不良反应7例,对照组17例.结论 焦虑平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率低,改善患者主观感觉类躯体症状疗效显著,说明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西药结合治疗对于焦虑症有更明显的效果,存在一定的优势,安全性好.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

    变应性鼻炎(AR)亦称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AR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情绪状态、心理健康,因此该病已广泛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目前,西医治疗AR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对其治疗方法颇多,效果尚为满意.现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单采霞;高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息教学理论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全息性目前被广泛地用于解释部分与整体、点与面之间的关系,它的创立对生物学、医学的诸多方面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中国传统医学中蕴涵有丰富的全息思想,阴阳、五行、脏腑等都渗透着浓厚的全息思想.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同样存在这种全息性.因此,在中医教学中将全息教学理论应用到其中,用全息的思维方式开展中医教学全过程,引入全息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将有利于中医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作者:马建萍;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05例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不断发展、恶化的后阶段,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据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我国35~75岁城乡居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达0.9%.单纯西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尤其在伴随症状如:乏力、多汗、腹胀、食欲不佳、睡眠不好等方面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近几年中药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我科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利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黄芩肺炎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黄芩肺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黄芩肺炎颗粒中柴胡、金银花、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复方黄芩肺炎颗粒中的柴胡、金银花、甘草薄层色谱图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黄芩苷在25.04μg/mL~125.2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稳定性试验RSD为0.98%(n=5),平均回收率为100.06%(n=9),RSD为1.49%(n=6),重复性试验RSD为0.43%(n=5),精密度试验RSD为0.74%(n=5).结论 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黄芩肺炎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克玲;潘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疆地区高校大学生晕动病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本次研究以调查晕动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性别在晕动病上的差异性表现为目标,将中医四诊合参运用其中,对1000名新疆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发现:551名为晕动病患者,晕动病发生率为55.1%;551名晕动病患者中,气虚质较为明显,占32.67%;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晕动病;男性以气虚质和阴虚质为主,女性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研究表明,上述体质对晕动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内在联系,对晕动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相关依据,并对进一步提升晕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张琼;张楠;冯强;李梦超;阿力木江·艾山;姜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饮片白芍的辨状论质研究

    目的 探讨白芍饮片的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14批不同性状的白芍药材的芍药苷成分的含量测定,推测白芍饮片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传统经验鉴别与HPLC结果,薄层鉴别一致.结论 传统经验鉴别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的优点,可用于白芍的质量验收.

    作者:李玲;李茜;张砾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肛周湿疹治疗方法概述

    肛周湿疹是肛门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以舡周皮肤瘙痒、糜烂、皮疹以主要特征,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目前治疗肛周湿疹的方法较多,但均无法根治.近年来,国内医学工作者在治疗肛周湿疹方面提出了诸多治疗方法,兹从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等几个角度进行综述.

    作者:吕舒怡;王军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LC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ODS(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A)-0.3%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B),梯度洗脱(0~22 min,22%A;22~ 24 min,22%~ 24%A;24~ 40 min,22%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5 nm,柱温40℃.结果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分别在25.044~75.12μg·mL-1 (r=0.999 4)、22.64~226.4μg·mL-1(r=0.999 6)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77%、99.11%,且RSD分别为0.78%和0.69%.精密度RSD均小于1.56%,重复性RSD均小于1.70%,供试品溶液放置12h内稳定.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祛癣颗粒多指标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晓强;陈克玲;于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近十年研究概况

    检索查新近十年关于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联合疗法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内服、外治法治疗儿童遗尿症,方法多样,疗效稳定,且在临床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吴颖;刘娜娜;刘智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铃铛刺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铃铛刺花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两个角度对铃铛刺花进行研究.结果 本研究确定了铃铛刺花形态特征及其粉末的主要特征.结论 该实验为铃铛刺花的鉴定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陈向南;黄红雨;金晓艳;伊永进;杨卫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药炮制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对于中药学专业医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炮制的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更好地掌握中药炮制工艺技术.为提高医学生的中药炮制能力,本文从培养学生自主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以飨同道.

    作者:王莹;燕雪花;马红梅;兰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疆一枝蒿资源调查及产业评价

    目的 确定一枝蒿基源,查清野生资源分布情况,掌握产业相关信息,为维药一枝蒿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走访市场、调研药企、考察种植基地,对一枝蒿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结果 一枝蒿来源于菊科蒿属苦艾组植物岩蒿(Artemisia rupestris L.),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勒泰山、帕米尔高原一带,人工种植初具规模.复方一枝蒿颗粒制剂年销售额近6000万.已获得一枝蒿相关授权专利43项.2010年至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1篇.结论 应继续重视一枝蒿的基础研究,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丰富产业链,努力开拓国内和中亚市场,提高复方一枝蒿颗粒经济效益.

    作者:兰冬冬;郭熊飞;鲁梦琪;周晓英;朱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467名乌鲁木齐市机关人员健康体检的相关数据分析

    目的 为积极有效地落实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了解乌鲁木齐市机关人员体质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关系.方法 对467名健康体检的乌鲁木齐市机关人员的体质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显示,乌鲁木齐市机关人员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在30<年龄≤40年龄段中,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男性在30<年龄≤50年龄段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指数的增大,高血糖人群的检出率增高.男性在30<年龄≤60年龄段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指数的增大,高血脂人群检出率增高.结论 体质指数是高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体质量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韩晓丽;桑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进展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管内而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造成了患者在功能、美容、社交等方面的障碍.随着中医对本病的深入研究,大量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刘思;刘晓娜;马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手术相关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手术相关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手术相关压疮高发科室的40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189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216例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压疮的发生率为3.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 (x2=4.999,P=0.025);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06(x2=6.786,P=0.009).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相关压疮的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及病区护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杜秀云;李华;李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感冒验案

    感冒是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吕书勤主任医师对其辨治有独到的见解,验之临床,获效颇丰,兹以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感冒验案展开讨论,以挖掘其中医临证经验.

    作者:刘述梅;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阳虚肝郁型黄体功能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90例肾阳虚夹肝郁型黄体功能不全(LPD)不孕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观察育子汤联合地屈孕酮片对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门诊90例肾阳虚肝郁型LPD不孕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育子汤+地屈孕酮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地屈孕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中医症侯积分、HPS积分、孕酮值、优势卵泡大小、内膜厚度、怀孕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基础体温高温项评分(HPS)、黄体中期孕酮值、优势卵泡大小、内膜厚度、怀孕情况方面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育子汤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肾阳虚肝郁型LPD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地屈孕酮片,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史艳馨;魏玮;马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置管引流术,对照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后,对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换药疼痛积分(VAS)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换药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映娴;李海玲;惠永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维吾尔药材无花果叶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维吾尔药材无花果叶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芦丁、补骨脂素、无花果叶药材作对照进行TLC鉴别.采用药典方法,测定9批不同产地无花果叶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70%乙醇浸出物、芦丁和补骨脂素的含量并制定限度.结果 对无花果叶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TLC定性鉴别方法,制定了无花果叶药材的质量标准,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10.0%、20.0%、8.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0.0%,芦丁和补骨脂素的含量均不得少于0.30%.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无花果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晨昊;王佳;冯春蕾;苏来曼·哈力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穴位贴敷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血脂的调节、体液的调节作用等方面.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从穴位贴敷的穴位选择、药物选择以及配合其他疗法等几方面对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盼;吴颖;刘智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