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源性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监测

付维婵;赵德军;王宝佳;杨晶晶;杨金桃;任渝江

关键词:尿源性大肠埃希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道分离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耐药现状.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纸片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1.8%,107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其余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产ESBLs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应重视ESBLs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05~2006年37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6年收集到的37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7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18种,其中抗感染药55种,居首位(占46.61%);静脉用药引起的ADR 283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9.87%);较严重的ADR有17例.结论:临床必须重视药品ADR,并继续做好ADR监测工作.

    作者:沈斌;张继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93例林可霉素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了解林可霉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1995-2006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林可霉素致ADR 29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既往有ADR史85例(占29.01%);单独用药为128例(占43.69%),过量给药为177例(占60.41%),静脉滴注给药为198例(占67.58%);122例(占41.64%)ADR发生在用药过程中;ADR以变态反应为主,为135例(占46.08);273例(占93.17%)治愈或好转,19例(占6.48%)死亡.结论:林可霉素所致ADR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严重者可致死亡,使用时须慎重考虑ADR史、用量、给药途径等相关因素.

    作者:郭美华;杜晓明;马满玲;马妍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尿源性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监测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道分离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耐药现状.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纸片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1.8%,107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其余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产ESBLs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应重视ESBLs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付维婵;赵德军;王宝佳;杨晶晶;杨金桃;任渝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探讨

    目的: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方法:建立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网络.健全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监测人员ADR监测能力.结果: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ADR监测机制和手段,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提高ADR监测水平.

    作者:张瑞杰;杨金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规范临床小药柜管理,促进用药安全有效

    目的:分析,临床小药柜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各科药柜药品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小药柜管理存在药品使用频率低、药品标志不清等问题,储存条件有待改善.结论:应规范和加强临床小药柜管理,以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晓敏;胡丽辉;袁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院2004~2006年4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到的412例ADR,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程度、药品类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共有412种,抗生素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为274例(占66.50%);ADR可发生于人体各个系统,但主要为变态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严重,其次是神经系统损害;新的一般的ADR 70例.新的严重的ADR 2例.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陈军;黎碧玲;魏俊婷;刘凯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种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小成本分析

    目的:评价2种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与经济性.方法:114例急性腹泻患儿分别应用蒙脱石散(58例)与消旋卡多曲(56例)方案治疗后观察疗效,并进行小成本分析.结果:蒙脱石散组与消旋卡多曲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10%、94.6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5%、3.5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药品成本分别为(12.93±4.47)、(33.62±4.87)元,总成本分别为(43.20±9.72)、(63.03±14.99)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脱石散组方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经济效果较优.

    作者:黄鹏;陈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谈医院药学服务

    目的:探讨医院药学服务的方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结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我院门诊中药房2006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其联合用药几率增大.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多.结论:药师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可为患者合理用药和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苏琼华;王豫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巴洛沙星片人体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巴洛沙星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又试验设计,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巴洛沙星片100mg或2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尿药物浓度,用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巴洛沙星片100、200mg的Cmax分别为(0.970±0.245)、(1.849±0.466)μg·mL-1,tmax分别为(1.25±1.10)、(1.24±0.81)h,t1/2分别为(7.14±1.01)(7.11±0.72)h,AUC0-36分别为(7.309+1.368)、(15.214±1.727)μg·h·mL-1,AUC0~∞分别为(7.531±1.386)、(15.695±1.762)μg.h·mL-1,36h尿平均累积排出率分别为(64.47±11.56)%、(63.24±11.93)%.结论:健康志愿者口服巴洛沙星具血药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的良好药动学特点.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特异性强,可满足药动学研究需要.

    作者:顾胜华;贺建昌;刘迪;徐贵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院2006年1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08例ADR报告,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由抗感染类药导致的ADR所占比例高(48.1%);皮肤反应的ADR为总报告例数的48.1%.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刘跃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种用药方案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2种用药方案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经济学效果.方法:103例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口服前列通淤胶囊+前列安栓纳肛(A组)、前列安栓纳肛(B组)治疗,疗程均为30 d,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A、B组总成本分别为592.2、280.8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82.35%(P>0.05).结论:B组方案患者依从性好,更经济.

    作者:黎行山;黄美兴;杨晓;向思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概述

    吡嗪酰胺为酰胺类抗结核药,对处于酸性环境的细胞内非繁殖期的结核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目前为抗结核病和预防结核病复发的一线药物.近年来,结核病采用短程化疗获得了良好效果,很多国家将吡嗪酰胺定为常规化疗方案中的一种抗结核药物.现将该药的不良反应(ADR)简述如下.

    作者:周晓映;原淑鸿;张红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处方策略的应用分析

    目的:比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治疗中抗生素的不同应用策略.方法:将984例AURTI患者分为全程应用抗生素组(抗生素组)、延后应用抗生素组(延后组)、不应用抗生素组(不用组),分别统计其病程、复诊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总费用.结果:抗生素组病程高于其他组(P<0.01);复诊率延后组低,抗生素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不用组低;治疗总费用抗生素组高,不用组低(P<0.01);在治疗AURTI中抗生素应用的时间与治疗总费用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AURTI治疗过程中抗生素并非必用药物,延后应用抗生素较为合理.

    作者:卢敏利;韩秋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抗抑郁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病,为精神科常见疾病,以悲伤、绝望和沮丧等情绪表现为特征,患者常有自卑、自责和自罪感,并可有自杀倾向.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逐渐增大,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高发病,其发病率正在快速攀升,其全球发病率为3%~5%[1].

    作者:姜春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种用药方案治疗银屑病的成本一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1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银屑片+10%硼酸软膏(A组)、银屑片+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B组)、复方氨肤素片+10%硼酸软膏(C组)、复方氨肽素片+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D组)治疗,运用成本-效果方法进行评价.结果:A、B、C、D组有效率分别为75.6%、82.2%、77.8%、80.0%(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2.46、446.47、384.32、650.63.各组不良反应较少,均是轻微皮肤刺激反应,勿需治疗.结论:B组方案较佳.

    作者:肖吉元;焦海胜;谢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门急诊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桂林市中医院2004年1月 2006年9月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审核处方的0.44%;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给药、剂量不合理、溶媒使用不当、药理拮抗和配伍不当等方面.结论: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诸如加强临床药师培训、增进药师与医师交流、培养细致的工作作风等措施.

    作者:王光明;王志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后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受试制剂)与盐酸氨溴索片(参比制剂)9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169.58±39.43)、(170.28±43.26)ng·mL-1,tmax分别为(1.6±0.5)、(2.2±0.6)h,t1/2分别为(6.77±2.04)、(6.50±1.27)h,AUC0~24分别为(1 131.26±289.36)、(1 191.54±270.17)ng·h·mL-1,AUC0~∞分别为(1 215.27±306.56)、(1 281.44±291.51)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5±15.6)%.结论:2种制剂的吸收程度等效,说明本制剂具有明显的速释效果.

    作者:陶宜富;莫陵;肖大伟;钱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依从性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医师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依从性.方法:对2005年上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2家医院急诊科不同级别医师(副高职称A组、中级职称B组、初级职称医师C组、进修医师D组)处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细菌性肠炎、外伤感染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师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依从率,A组高,C组低,P<0.01;2年比较,B组选药依从率降低(P<0.05).针对急性细菌性肠炎,各组以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主;医师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年比较,B组依从率提高(P<0.05),C组依从率降低(P<0.01).针对外伤感染,D组医师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依从率较低;其首选药物应用率,D组低于A、B、C组(P<0.01).结论:职称较高的医师比职称较低的医师有较稳定的高依从性,坚持进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极有必要.

    作者:许子彬;孙慧琳;余慕婉;伍权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参松养心胶囊组加服参松养心胶囊;若心绞痛每天发作≥2次.可含服硝酸甘油;2组均治疗12周.结果:2组治疗后24 h总缺血时间、ST段压低及心绞痛发作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早搏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参松养心胶囊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P<0.05),参松养心胶囊组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更能改善冠脉血供及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作者:邓国兰;李鸿飞;张晓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舒血宁注射液与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舒血宁注射液与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显微镜、酸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舒血宁注射液与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分别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的外观、微粒、pH值以及吸收度值的变化.结果:配伍液在25℃、6 h内,外观、微粒、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2药配伍基本稳定,可以配伍应用.

    作者:何心;李雪峰;石春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