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立新;简希尧;黄小蕊;钟小平
目的:探讨医院药师临床医学知识继续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收效.方法:采用多媒体和专题讲座形式讲授医学课程,并建立考核制度.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药学人员医学知识的欠缺,为药师服务临床奠定专业基础.结论:在药师中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方法切实可行,也是弥补当前医药院校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生缺乏的一种手段.
作者:刘翎;张爱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化管理.方法:介绍我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推行ISO9001标准的经验和体会,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ISO9001标准的推行有利于完善和规范我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作者:郭辉;董栋;韩枫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成分及CO2超临界流体法萃取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药材粒度对总香豆素收率的影响,用HPLC法检测萃取物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9.4~235.2、10~80/t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6±1.42)%、(99.94±1.18)%(n=3),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76%、1.62%;以无水乙醇作为改性剂,白芷在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药材粒度60目、萃取时间3h时总香豆素收率高.结论:萃取压力、药材粒度、萃取时间对总香豆素萃取收率均有显著影响;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精密度高、简便快速,适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欣;苏乐群;邵伟;殷佳;张学顺;刘逢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血淤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和蒺藜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建立血淤模型,随后测定各组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栓形成的长度及重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蒺藜总皂苷组血液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栓的湿重、干重和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蒺藜总皂苷对血淤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栓形成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张小丽;张静云;范引科;陈瑞明;王德华;谢人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制备洛雌油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3nm波长处测定洛美沙星的含量.结果:盐酸洛美沙星检测浓度在2.5~16.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r=0.9 995,n=6),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74%.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张美祥;张广求;郑锦秀;王树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克林霉素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是由Magerlein等以氯离子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7位的羟基而得的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作用较林可霉素强4倍~8倍,在临床上已逐步取代了林可霉素的位置.目前市面上的克林霉素制剂品种繁多,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颗粒剂、阴道栓剂、阴道霜、搽剂、药膜、乳膏、凝胶、糊剂、漱口液、滴耳液、滴眼液、载药珊瑚人工骨、复合盖髓剂等,应用广泛.本文拟就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及耐药现状做一综述,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陈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估长江流域儿童医院抗癫痫药用药现状和趋势.方法:对2002年~2004年长江流域6所儿童医院抗癫痫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生产企业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丙戊酸钠、托吡酯的市场份额较大,其销售金额占抗癫痫药销售总额的比例均在40%左右;临床用药仍以老品种为主,但新产品的市场销售势头良好.结论:目前抗癫痫药品种较少,而销售金额却呈上升趋势,故具有开发前景.
作者:杜甦;谷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舒利通颗粒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建立小鼠疼痛扭体模型;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模型;分别观察舒利通颗粒的镇痛及抗炎作用.结果:舒利通颗粒可显著降低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减轻小鼠耳廓肿胀(P<0.05);减少大鼠肉芽肿形成(P<0.01).结论:舒利通颗粒对疼痛和炎症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作者:凌云;江海身;张永林;田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药研发及其与全球化需求之间的关系.方法:阐述全球药品市场需求,分析新药研发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独立见解.结果与结论:新药研发应从药品种类、药品剂型、药品包装与标签设计及药品注册等方面适应全球化发展需求.
作者:张敏;孙利华;赵东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药品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3年间收集到的154例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系统ADR占我院ADR总例数的14.27%;共涉及18类药品,包括抗感染用药、中药制剂、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及解热镇痛药等.结论:警惕、识别、避免药品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齐晓涟;梁威妮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为将中药推向国际市场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对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加强对中药的生产和质量管理;重视并研究各国关于中草药产品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产品的条件和特点,找准国际市场定位,有的放矢;有关方面应集中力量,加强中药研发,并借助中医的推广进入国际市场.
作者:韦晟;李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畸形和功能损伤.虽然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人们对其产生机制的进一步理解促进了新药的开发和革命性治疗方法的出现.
作者:奚正德;杨军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解红;都颖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不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治疗冠心病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3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进行随机开放、三因素交叉、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长效异乐定缓释胶囊(A药)和B药、C药总有效率分别为87.9%、69.7%、57.6%;平均每日药费分别为10.25、15.14、14.04;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9.97、130.33、146.25元.结论:长效异乐定缓释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成本-效果优于对照药品.
作者:关德明;于欣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方法:比较、分析中国、日本、美国、英国药品经营领域的规范化要求.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应向连锁化经营方向发展,应建立大型的医药物流中心,以满足药品的配送需要;应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合理用药的需要;应注重经营健康产品和自有品牌产品,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作者:冯变玲;乌君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筛选注射用氟康唑的制备工艺,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pH值及助溶剂种类等为考察因素筛选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溶液pH在6.5~8.5时制剂稳定性较好,且丙二醇可增加制剂澄明度;氟康唑检测浓度在40~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1.37%(n=3).结论:按照筛选出的处方、工艺制备的注射用氟康唑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
作者:付桂英;郭晓华;赵颖;杨珺;吴坤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全营养混合液(TNA)又称全合一(AIO),是使用无菌混合技术将所有肠外营养(PN)日需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混合在一个3L的袋中,然后输注给需要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的患者.其配方可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进行调配,给临床TPN支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安全.不过,TNA的使用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保护肠屏障功能、改善蛋白质代谢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弥补上述不足,近年来联合应用药物增强TNA疗效的研究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广泛开展,本文就TNA联用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现简要归纳如下.
作者:秦侃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