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安耀荣
鼻渊康口服液是我院自行研制开发的一种中药口服制剂,通过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的临床观察研究,证实其在治疗鼻炎、鼻窦炎方面有一定的疗效.现将我院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华蓉;王永昌;刘岷生;李幼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小儿泄泻系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又叫婴幼儿腹泻或称婴幼儿消化不良,是2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
作者:胡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两地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生地、玄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组成.原方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肾火旺,肾水亏所致之月经先期量少者.方中生地、地骨皮能清骨中之热,而又不损胃气;玄参、麦冬滋阴壮水;阿胶滋阴补血;白芍养血敛阴.全方重在滋水,使水足而火自平,阴生而阳自秘也.笔者在临床运用此方化裁治疗多种疾病均获良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
作者:赵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萎缩胃炎(CAG)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萎缩性病变.
作者:张涛;谢林;夏润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肾藏精,主生殖,肾气之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壮老;肝藏血,主疏泄,调节情志,决定着精之藏泄,冲任之通盛;精室、女子胞均位于下焦,乃男女之生殖器官;命门通过元阳、真阳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生殖活动的调节中枢.故中医之肾、肝、命门、精室、女子胞等脏腑与生殖关系密切.
作者:吴丽丽;严灿;王文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张士卿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之一,中医儿科学硕士、博士生导师.从医数十载,学术功底坚实,临床经验丰富,审证精当,药多奇中.张教授善于辨证论治儿科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小儿鼻渊的辨治独具匠心.
作者:潘曌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扁平疣是临床常见皮肤病.治疗方法甚多,但效果均不理想.笔者在临床以自拟消疣方治疗扁平疣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周太;刘转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以前主要侵犯儿童、青少年,近年来16~30岁患者也比较多见.临床以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为特征.本病潜伏期较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易误诊为上感、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实验室检查以临床异淋超过10%或其绝对值超过1.0×109/L时才具有诊断意义.但目前认为,除查EB病毒抗早期抗原抗体、抗核心抗原抗体外,做PCR检测能更好的明确是否为EB病毒感染.
作者:秦雪峰;唐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一贯煎出自<续名医类案>,由生地,枸杞子,沙参,麦冬,当归,川楝子组成,具有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之功.主治肝肾不足,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诸症.数年来,笔者根据其组方机理加减化裁,灵活应用治疗各类杂症,获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王东雁;贺天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INS)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蛋白质代谢紊乱,以高血糖状态为主,进而导致人体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综合征.高血糖是DM基本的病理特征,也是导致INS敏感性降低及出现一系列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目前,DM的治疗除了西药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以外,也研究开发了不少中医的方药,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深入探讨其药理作用及机制亦成为中医药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将近几年的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殷丽平;任丽娅;石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运用推拿加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并设常规针刺治疗者60例为对照给,分别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观察对比与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由人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当归、酸枣仁、龙眼肉、远志、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之健忘、怔忡及崩漏下血等症.笔者据其功能主治,将其用于以下诸症的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闫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王鲁芬教授从事教学、临床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随导师学习,获益至深.现将笔者随诊导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治疗的咳嗽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展示其治疗经验.
作者:周腊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自2002~2003年采用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9例,收到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彦军;李芳琴;韩凤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概述头痛是患者自觉以全头或某一局部疼痛为主证的疾患.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本篇所论之头痛,主要是指外感或内伤杂病,以头痛作为主要症状者,若属于某一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兼证,当治其本病,兼症自会随之而愈.
作者:李应寿;赵川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痔瘘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目前手术仍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肛门处神经末梢丰富,术后疼痛多见.
作者:张崇敏;张崇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外感咳嗽缘于肺受六淫之邪侵袭,宣降失司,气逆不降.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中医辨证属风寒、痰湿者多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咯痰.运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而中成药也多为凉润镇咳之品,用之恐收敛肺气,使邪气郁闭,痰湿不除,咳嗽缠绵难愈.笔者自2000~2003年在我院门诊对102例风寒痰湿型咳嗽患者使用六安煎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突发肾衰患者因其发病突然,加之病情发现时已较重,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因此要求责任护士必须细致、认真地做好指导工作.通过对近期我科收治的几例突发肾衰患者的观察和与他们的交谈,我认为对此类病人主要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护理.
作者:柴玉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钟以泽主任医师,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名老中医,从医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很多经验方,三黄增免汤为其中之一,在皮肤科疾病中应用尤为广泛.其药物由黄芪、黄精、熟地黄、枣皮、当归、川芎、菟丝子、桑椹子组成.功效为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主治气血两亏,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所致的多种皮肤病.现举验案四则如下.
作者:蒲小兰;张毅;毛利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黄褐斑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的面部皮肤病,用美容化妆品,疗效甚微.近年来笔者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20例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召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