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矩阵针灸治疗面肌痉挛25例疗效观察

袁涛;张洪涛

关键词:矩阵针灸, 面肌, 痉挛
摘要:目的:观察矩阵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25例,以矩阵针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71.4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矩阵针灸治疗面肌痉挛较常规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宁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并优选胃宁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通过醇沉工艺正交试验和对辅料的考察,筛选制备工艺.结果:确定胃宁颗粒的佳醇沉工艺为生药:药液体积=1.0g/mL,乙醇浓度45%,冷藏时间6小时.结论:采用该制备工艺所得胃宁颗粒有较好的成型性,吸湿性较小,溶解性好.

    作者:刘霞;詹文强;杨威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毒副作用发生的原因分析

    经临床用药证实,中药毒副作用主要是由于中药固有毒性、中药炮制不当、超量服用、服用过量、中药品种的混乱、配伍不当、认知障碍以及患者的体质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作者:陈保平;郭超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的并发症,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主要从OHSS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高危因素及预防等方面综述了关于OHSS的中西医研究现状和进展.

    作者:陈妮师纯;李琼;杨玉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穴位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35例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70例(76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每日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在0.20mPa压力下吸纯氧50分钟,中间吸舱内空气10分钟,1次/d;并与单纯使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进行比较.结果: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愈率好转率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结论: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

    作者:乌英别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甘肃省324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甘肃省2009年8月16日至9月28日全部324例甲型H1N1流感之调查、观察,分析认为,甘肃地区发生之甲型H1N1流感,虽然传染性极强,但致病性较弱,病程短暂,预后良好.采用中医传统辛凉解表.宣肺理气之法,即可治愈.

    作者:裴正学;崔庆荣;张桂琼;黄邦荣;张丑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辨证护理分析

    中医认为肝豆状核变性多起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继之肝血不足,终至火生风动,产生诸症.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及护理分析,认为临床辨证施护、做好预防,加强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心理疏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锋;付藏红;王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儿童下肢手术气囊止血带并发症中的实践

    在儿童下肢手术气囊止血带并发症的护理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并针对使用气囊止血带引起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田广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非经期采用自拟消异Ⅰ号方,经前1周至经期用消异Ⅱ号方,加减治疗,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显著缓解症状.

    作者:韩国浩;杨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新任护士长的培训思路

    为了使新任护士长尽快进入角色,实现从一名优秀护士到护理管理者的转变,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我院护理部对新任护士长从管理职能、护理安全、护理法律法规,经验管理、考核表解读5个方面进行了培训,今后还将针对具体情况,继续进行各种培训,并将建立长期跟踪考核制度,使护士长们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马郑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糖尿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对于糖尿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者应针对其起诱发因素施以心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护理及机能康复训练等.

    作者:王巧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化痰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及其高敏CRP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动脉硬化斑块及炎症反应相关因子高敏CRP的影响,明确化痰活血方调脂,抗炎而抗动脉粥化硬化的机制.方法:将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化痰活血方组,阳性对照组,采用高脂+维生素D+内皮损伤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检测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用ELISA测定高敏CRP水平.结果:空白组、化痰活血方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化痰活血方组、阳性时照组相比虽然都有所下降,但是无明显差异(P>0.05);化痰活血方组、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高敏CRP显著下降(P<0.01),斑块的比较也明显不同于模型组.结论:化痰活血方有调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抗炎的作用.

    作者:代会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当归的药用价值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多学科相结合对其进行研究,获得不少当归有效成分及其功能主治的新认识.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简要介绍当归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陇中损伤散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陇中损伤散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陇中损伤散低剂量组(1g/kg)、中剂量组(2g/kg),高剂量组(4g/kg)和对照组,连续给药6个月后颈动脉采血处死动物进行指标检测.结果:各剂量组动物的一般状况良好,血液学、血液生化及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也未见异常的组织学病理改变.结论:陇中损伤散长期应用不会产生蓄积性中毒反应.

    作者:周君;李盛华;宋江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丈献的分析、总结,从卧床休息、牵引治疗、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物理疗法,药物封闭治疗、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唐俊;张达义;李孟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病50例

    目的:观察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卒中单元治疗组50例和普通病房对照组40例,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20%),显效20例(40%),好转12例(24%),总有效率84%;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10%),显效8例(20.0%),好转10例(25%),总有效率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旭;郑超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浅谈日本高校汉方医学教育现状

    日本传统医学在明治维新以后,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2001年的医学和药学(2002年)<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中加入汉方医学教育,日本高校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汉方医学教育.通过对2所日本院校的汉方医学教育的分析,可透视日本高校汉方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杰;田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运用系统论浅析人体生理、病理及与药物作用机理的内在统一性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客观世界的系统性决定着人们在解释和说明事物的现象时必须进行系统思维.在医学领域中,科学地运用系统论,正确理解生理.病理、药理三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本质以及在疾病状态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外部输入、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对指导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占永久;詹朋朋;赵飞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上肢熏洗方对近肩关节损伤术后功能改善的影响

    关节僵硬是骨折后期常见、多发的并发症,是长期制动的肢体缺乏应有的活动的结果,很多患者因此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锻炼方法常因疼痛因素而影响疗效.

    作者:吴学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补肾法临床应用举隅

    高冬来老师善于将补肾法可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骨骼系统等多系统疑难杂症的治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举临床验案于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卢双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模型动物血清雌二醇、黄体酮的作用及对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以雌、孕激素联合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止痛消结丸对模型大鼠雌二醇、黄体酮的作用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止痛消结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明显下降,黄体酮含量明显升高,小鼠痛阈值显著提高.结论:止痛消结丸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性激素水平和提高小鼠痛阈值,从而达到治疗和逆转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作者:蔡国良;马伟欢;马拴全;黄蕾;贺新怀;黄广平;赵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