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向阳
从临床验案入手,论述四逆汤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应用该方提供参考.
作者:俞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胃黏膜组织中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大黄水煎液连续42天灌胃制备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药物组(高、中剂量组)用红芪多糖灌胃30天,对照组(高、中剂量组)以黄芪多糖灌胃30天进行干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cycloxygenase-2,COX-2)的表达率.结果:模型对照组COX-2阳性表达率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红芪多糖高剂量组,黄芪多糖高剂量组COX-2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红芪多糖中剂量组COX-2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芪多糖能够影响脾虚大鼠胃黏膜中病理因子COX-2的表达,能提高黏膜修复能力,从而防止脾虚证胃黏膜发生进一步病变.
作者:万生芳;张丽萍;朱建坤;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从古代文献研究、炮制与药理研究、具体验案分析入手,认为大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且疗效显著的药材.
作者:薛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甘肃省中医院2007-2010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0年甘肃省中医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 483例,其中甲类传染病1例,乙类传染病3 343例,丙类传染病139例;2007-2010年乙、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乙类传染病尤为显著;结论:病毒性肝炎和梅毒、痢疾仍然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王颖;马冀晨;杨玉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甘肃栽培柴胡与野生品柴胡的生药学比较研究,以确定柴胡品质的评价依据.方法:采用传统鉴别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等方面对甘肃野生与栽培柴胡进行研究,确定其品质优良度.结果:柴胡栽培品与野生品的外观形态差异大;其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甘肃野生柴胡与栽培品在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效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
作者:罗文蓉;王雪岩;杨扶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法配合陇中Ⅲ号方汽雾透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配合陇中Ⅲ号方汽雾透皮治疗256例患者.结果:219例治愈,29例好转,8例未愈,总有效率96.87%.结论:2种方法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道洲;李兴国;郑恒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对裴正学教授运用麻黄桂枝汤合方在临床上治疗感冒、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祁元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清热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益气活血,清热降浊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60天后评判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24小时蛋白尿定量,肾功能改善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显著改善其症状,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效果.
作者:陈志强;方敬;闫翠环;张拴成;刘淑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对近些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侯君;唐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从脉、证方面分析<伤寒论>在少阴寒化证中的辨证施治规律,提出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仲景在<伤寒论>中各证经方辨证遣药有独到之处.
作者:李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从肾阳不足论述其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张震文;陈林庆;彭晓明;张玉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具体验案指出以补益肺脾、滋阴清热、养阴补阳之法治疗妇女更年期自汗疗效不佳时,可以活血化瘀治疗为基础,兼夹证可随证而治.
作者:段世锋;刘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以典型病例为基础,从慢性子痈的发病原因、解剖学认识、病理学认识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临床工作中只有坚持辨证治疗的原则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健美;薛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从中医病名病机分析入手,对许建中教授治疗肺间质性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借鉴.
作者:许宗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用大黄(庶虫)虫丸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近期疗效、0.5~2年的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提高疗效及患者生存率,同时可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吴洁;申弘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阐述受试者权益法律属性的同时,全面介绍受试者应享有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等,以期提高研究者的法律意识,使受试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作者:李秀娟;张民;李晓娟;韩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肽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检测80例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胰岛素水平和餐后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C肽及胰岛素水平.根据患者有无DPN分为DPN组及非DPN组,比较各组C肽水平.结果:DPN组空腹及高糖刺激后C肽水平明显低于非DPN组,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C肽水平与T2DM患者的DPN密切相关.
作者:芦少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三仙丹、九分散酊、麒麟祛腐生肌膏外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中药三仙丹、九分散酊、麒麟祛腐生肌膏外用治疗.对照组用庆大霉素、胰岛素纱条及雷夫奴尔纱条治疗.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糖尿病足治愈率高.
作者:林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指出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多因素、多途径的调节过程,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薛建军;张凌云;谭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对<儿科推拿摘要辨证指南>的系统整理,为儿科推拿甚至成人推拿的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准确可靠的文献基础与依据,促进推拿学的发展,进而提高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儿童保健工作服务.
作者:张利克;江蓉星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