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70例的护理

雷艳春;许秀萍;郝秋华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护理, 高血压/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70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子痫护理和特殊用药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并分析效果.结果:70例妊高征患者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全部健康出院.结论:综合护理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妊高征发生和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护理用药安全与风险管理

    我科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环节进行管理,制定用药制度,更新护士药物知识,改善工作流程,加强药品管理等,减少了用药差错,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52例的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在脑血管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该方法系有创检查,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项检查[1].2007-01/2007-12我科共为52例患者施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齐志华;吴冬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男护生临床带教的体会

    国内部分省市9所医院男护士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结论为,患者对男护士有一定的需求,护理岗位需要男护士.男护士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给以女性为主体的护士队伍带来了新的活力.重视男护生的培养是当今护理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院2004年开始接收男护生实习,通过实施有效的带教,使学生情绪稳定,学习热情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完成了临床实习,成为合格而紧俏的护理人才.

    作者:宋祥金;陈根秀;杨小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神经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

    静脉输液是神经内科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需输入液体的浓度高(如20%甘露醇,10%甘油果糖),以及因输入液体数量多和频率高而需长期使用留置针、静脉反复穿刺等,静脉炎发生率较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穿刺的难度,易造成护理纠纷.

    作者:李凤;陈德春;刘春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三级护理查房探讨

    我科于2005年开展了新型的王级护理查房,以借此来推进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秀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循证护理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48例分析

    循证护理(EBN)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1].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我院血液科于2007-04/2007-11将循证护理应用于48例血液病化疗静脉炎的预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临床路径应用于断指再植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断指再植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同期住院断指再植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40例,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比较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遵医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作者:施平;金梅;胡仁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围产期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围产期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76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38)和对照组(n=38),干预组除接受常规的健康检查和宣教外,接受自编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健康检查和宣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对两组进行产前、产后跟踪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程度比对照组减轻得快.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围产期产妇心理健康有正性作用.

    作者:吴佩雁;施少霞;林以环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在50例MSCTCA患者的检查前、中、后进行了包括多项内容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48例患者扫描期间屏气呼吸符合要求,心率稳定在58~67次/min,影像质量能满足要求.2例扫描中心里恐慌、未能屏住气、图像成阶梯状.重新检查,获得较佳图像.结论: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总结和掌握MSCTCA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范芬;李宏;杨美荣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门诊分诊模式比较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患者对医院的选择权力越来越大,医院面临的是竞争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护理分诊模式的合理化,对维持就诊秩序,方便患者就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玉艳;薛红丽;潘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昏迷患者鼻饲液反流56例原因分析与护理

    对我院昏迷患者鼻饲液反流56例原因分析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19例,年龄5~82岁.GLS评分为8分以下,其中气管切开患者42例,鼻饲时间短2 d,长5 a.

    作者:戴文;刘宁;谢媚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汶川地震伤员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地震是瞬间产生特别巨大批量创伤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灾后幸存者普遍存在许多心理问题,造成思想上的一定压力,影响疾病的痊愈,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对震区伤员加强心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本院于2008-05-12汶川地震后收治多发创伤患者,现就护理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CT增强扫描1159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方法:对1159例CT增强扫描患者中出现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副反应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有轻、中度不良反应者79例,重度反应I例,无1例死亡.结论:虽然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应用大大减少CT增强扫描时副反应的发生,检查前严格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正确对症处理.密切配合医生,确保检查安全顺利的完成.

    作者:陈士花;立宁;杨建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抑郁症合并糖尿病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患有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对5例患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加强饮食及运功指导.结果:5例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顺利完成胰岛素调节,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抑郁症状得到控制.结论: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是治疗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保障.

    作者:赵爱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宫颈癌放疗的护理

    宫颈癌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患者同时并发宫颈、附件等器官炎性病变,放疗中皮肤、直肠、膀胱等不同程度反应,均可加重临床症状,影响放疗效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主要采用放疗为主[1],但在放疗同时会出现不同程度副反应,如果配合的不好,不但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而且影响治疗效果,护理工作的好坏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生活治疗和生存率有很重要作用,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娜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在灾难医学救援工作中应用展望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大约69 000人死亡,37万人受伤.全军卫生系统全力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截至2008-06-30,共累计救治648 396人次,手术20 183例.

    作者:苏迅;李新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在门诊围手术期的应用160例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对160例行门诊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健康教育在门诊围手术期运用,不仅帮助患者获得医疗保健知识、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而且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护理水平的积极性,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罗安秀;刘小珊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盐酸氨溴索与头孢孟多配伍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各种新药的不断研制及应用于临床,原来的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已经不能满足新药的查询要求.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头孢孟多更换盐酸氨溴索时,输液管内立即出现白色混浊及絮状物,后经实验,笔者发现,这二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向亚;罗英;马利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小儿拇指畸形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术前、术中、术后整个诊治过程对患者的护理[1].先天性复拇指畸形不宜过早矫治,除浮动拇指可以早期切除外,其他复拇指宜在学龄前矫治,个别待发育终止时矫治[2].由于小儿年龄小,对周围环境及医务人员的陌生、恐惧,以及各种治疗带来的痛苦,导致小儿不能配合治疗与手术,所以应术前多与患儿沟通,建立友好与信任的关系.

    作者:刘新各;王德芬;王亚荣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误吸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误吸引起吸人性肺炎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护理干预组和护理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吸人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3.03%,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48.1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26.83,P

    作者:王翠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