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霞
近年来,我院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150例患者实施了无痛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颖;杜俊英;宋俊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循证护理(EBN)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1].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我院血液科于2007-04/2007-11将循证护理应用于48例血液病化疗静脉炎的预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我科收治了1例膀胱黏膜鱼鳞症的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贾丽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宫颈癌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患者同时并发宫颈、附件等器官炎性病变,放疗中皮肤、直肠、膀胱等不同程度反应,均可加重临床症状,影响放疗效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主要采用放疗为主[1],但在放疗同时会出现不同程度副反应,如果配合的不好,不但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而且影响治疗效果,护理工作的好坏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生活治疗和生存率有很重要作用,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娜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早期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60例早期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热水浸泡.结果:经过10~20 d的治疗及护理,90%以上的患者痊愈,其余的患者症状也得到了缓解.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护理,使治疗早期狭窄性腱鞘炎的关键.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更是备受关注.临床实习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是护生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中间环节,是护生把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作者:王勤;马为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我院自1995-06/2006-06实施足拇甲瓣、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14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艳杰;白春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毒副作用及护理特点.方法:对10例AA患者采用ATG联合环孢菌素A(CSA),雄激素治疗,观察其不良反应及对症护理.结果:10例患者总有效率约80%.结论:ATG治疗AA是一种疗效高的免疫调节剂.
作者:詹美琼;陈惜遂;江美銮;彭春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国内部分省市9所医院男护士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结论为,患者对男护士有一定的需求,护理岗位需要男护士.男护士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给以女性为主体的护士队伍带来了新的活力.重视男护生的培养是当今护理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院2004年开始接收男护生实习,通过实施有效的带教,使学生情绪稳定,学习热情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完成了临床实习,成为合格而紧俏的护理人才.
作者:宋祥金;陈根秀;杨小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我院地处市郊,出诊多为各市县及农场,山多、路况差、转运时间长,这给院前急救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如何做好院前急救,安全地把患者转到医院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现将院前安全转运和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慧;符少妹;李绍基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探讨其护理.方法:分析80例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护理.结果: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7例,发生率71.25 %.结论:护士做好临床护理,协助医生治疗护理,对提高息儿的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景卫利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在多年的注射工作中,我们观察到在临床接受肌肉注射的患者中,特别是注射青霉素的患者,出现异常疼痛者多为空腹接受注射者.
作者:张东方;曲衍华;林海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在50例MSCTCA患者的检查前、中、后进行了包括多项内容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48例患者扫描期间屏气呼吸符合要求,心率稳定在58~67次/min,影像质量能满足要求.2例扫描中心里恐慌、未能屏住气、图像成阶梯状.重新检查,获得较佳图像.结论: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总结和掌握MSCTCA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范芬;李宏;杨美荣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对笔者遇见右股骨近端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并病理性骨折1例分析如下.
作者:袁福禄;张金秀;韩广普;杨宗宇;李晓明;许俊岭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全程健康教育.方法:对置管患者制定PICC健康教育计划,按计划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置管成功率98%,长留置时间431 d,局部感染3例,静脉炎2例,无全身感染、导管断裂、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ICC置管的全程健康教育,减少了并发症,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置管的安全.
作者:黄学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选择及保护措施体会如下.1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及血管特点的评估1.1 老年人生理心理变化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老,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多种器官疾病,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不良,输液过程中渗出、输液不畅等发生率均较高;此外,老年患者由于慢性病多病程长,思想顾虑多,常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宫娣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防止采血护士工作中职业暴露.方法:对采血流程全面进行危险性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制定出具体的防护措施.结果:采血护士职业暴露个案发生率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7.14%(4/7).结论: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关键在预防.
作者:龙永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引进,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逐步被广大患者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还可以保护穿刺的静脉,减少液体外渗的机率,便于肢体活动,同时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也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为输血、输液患者外出检查,适时静脉给药提供了方便,并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根据临床实践,本人现将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芊芊;钟文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我科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环节进行管理,制定用药制度,更新护士药物知识,改善工作流程,加强药品管理等,减少了用药差错,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抗生索的合理应用是指在有明确抗菌治疗指征下,选择适当及针对性强的抗生素,使用合理的剂量、途径和疗程达到控制感染、杀灭致病菌的目的.同时应尽可能防止治疗中药物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尽量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
作者:张存捷 刊期: 200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