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涛
目的 探讨药师在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引起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因素和药师在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是取得佳治疗效果的基本条件,而药师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庞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镇颤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镇颤舒胶囊中黄芪、厚朴、葛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定量分析,用显微鉴别法对僵蚕进行鉴别.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芍药苷进样量在0.201 4~2.01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1.18%.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灵敏可靠,专属性强.结论 所用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镇颤舒胶囊的质量.
作者:刘金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活动期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20 mg/d)治疗组和奥美拉唑(20 mg/d)对照组,疗程4周,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6%和86.6%,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9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腹痛消失率和消化道症状缓解方面两组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腹痛消失更为迅速,第1天治疗组腹痛消失率为43.3%,而对照组为18.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好,缓解腹痛迅速,无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白晓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可以提示高活性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3-苯基-1-茚胺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信息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研究结构与活性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药物的选择性、指导新化合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确定34个茚胺类化合物分子的药效构象,与模板分子进行分子叠加,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建立了一个选择性SSRIs的三维定量构效模型.结果 该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0.660,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76,标准偏差SEE=0.196,F=181.916.用此模型预测了4个SSRIs的活性,结果与试验值相符.结论 该模型解释了已有的构效关系,且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系数等势图映射的受体结合部位的性质对进一步提高该类药物活性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卢律;邓萍;李勤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抗菌药物静脉滴注给药方案.方法 依据药物动力学和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原理,采用文献报道相关参数设计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青霉素G静脉滴注给药方案.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阿米卡星380.64mg,静脉滴注速率33滴/min,每天给药1次;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给予环丙沙星311.85 mg,静脉滴注速率52滴/min,14h后给予第二剂量;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患者给予青霉素G480万U,静脉滴注速率33滴/min,给药时间间隔12 h.结论 依据药物动力学和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原理,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可以设计静脉滴注给药方案.
作者:王槐芾;陈茂蓉;童荣生;刘中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8 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4的0.015 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75:2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甲磺酸罗哌卡因质量浓度在20.74~207.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n=9),RSD=0.91%.日内精密度(RSD<0.5%)与日间精密度(RSD<0.5%)良好,低检测限为0.0104 μg/mL.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峰;杨伟峰;郑金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0.03%过氧化氢对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防腐效果.方法 在配制的硫酸镁溶液中添加0.03%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抑苗剂,分别在密封和非密封的状况下同未加抑菌剂的样品进行对照.结果 采用过氧化氢防腐的硫酸镁溶液在两种情况下,放置60 d内都无细菌生成,而未加抑菌剂的样品的细菌学检查全部超标.结论 0.03%过氧化氢抑菌效果明显,可作为50%硫酸镁溶液的抑菌剂.
作者:汤远亮;姚国新;张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归脾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归脾丸(浓缩丸)中黄芪甲苷、远志、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归脾丸中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65:30:5),流速为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TLC法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HPLC法的甘草酸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为1.22%.结论 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归脾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沙娟;赵长振;施爱红;王法琴;叶华;王瑞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多种资料均证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结论 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平;何志春;焦鲁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控制口炎清颗粒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RP-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V/V),流速为0.5 mL/min,波长为300 nm.结果 绿原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5~2.75 μg/mL,方法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79%(n=6).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口炎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梅林;袁英;胡承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医院各临床科室2004年(药学监护参与用药前)和2005年(药学监护参与用药后)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病历数由药学监护前的22.8%下降到药学监护后的7.2%(P<0.01),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总项目750项,其中药学监护前578项(占77.1%),药学监护后172项(占22.9%).药学监护前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给药不当和用药疗程不当等,在药学监护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药学监护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为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
作者:文远大;谭芳;吴碧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红花逍遥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别胶囊剂中的当归、白芍、白术、甘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TLC法鉴定结果满意;回归方程为Y=1.364X-0.053(r=0.999 99),芍药苷进样量在0.104~5.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1.13%(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红花逍遥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袁小波;孟芹;孟香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白癜搽剂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 以补骨脂、栀子等药材为主要原料加75%乙醇浸泡1周制成搽剂,同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补骨脂、栀子进行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含量控制.结果 薄层色谱上均鉴别出制剂和各自药材的特征斑点,而空白对照色谱无此斑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点样量线性范围是2~6 μ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补骨脂素为97.13%(RSD=5.84%),异补骨脂素为97.55%(RSD=5.2%).结论 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合理、简便,质量控制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林清;张恩娟;葛勤;刘同华;曹健;昝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为分析柱,乙腈-水(27:7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检测量在0.12~0.8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2%,且重现性较好(RSD=1.9%).结论 检测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芪扶正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伟萍;刘丽仙;刘晓霞;方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高浓度且质量稳定的呋喃西林溶液.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苯甲酸、硼酸以及苯甲酸加硼酸作助溶剂,通过含量测定、澄明度观察、3个月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试验,寻找合适的助溶剂及其浓度.结果 0.02%及0.03%的苯甲酸、0.02%苯甲酸+0.2%硼酸、0.03%苯甲酸+0.4%硼酸均能使呋喃丙林溶液浓度达到1:3000,质量稳定,放置3个月不析出结晶,其中以0.02%苯甲酸为助溶剂的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为理想.结论 以0.02%苯甲酸作为呋喃西林溶液助溶剂效果为理想.
作者:范尚坦;李金兰;周宁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介绍.结果 目前肠外营养制剂品种丰富,应用广发.结论 肠外营养制剂发展迅速,应合理应用.
作者:林琳;孙淑娟;孙岩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心电图特点为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80~210次/min、RR节律不等;12例胺碘酮静脉注射后11例转为窦性心律,1例心室率控制;胺碘酮转复率为91.7%,有效率为100%.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有心室率极快、QRS波宽大畸形、RR节律不齐等特点,易引发室颤、猝死危险.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电复律,对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选胺碘酮等延长旁道不应期的药物静脉注射,避免使用洋地黄及异搏定等缩短旁道不应期的药物,有条件的患者可采用射频消融根治.
作者:吴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药品集中摆放是病区药房调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口服药品的摆放还存在卫生学状况差、分劈片质量差异显著、效期管理和差错核对困难等问题,影响到了药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安全.病区药房摆药必须从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保证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朱婉贞;周伊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更迫切的需要,体检将成为医院业务新的增长点.将体检资料进行网络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体检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体检资料可长期保存,同时可以完成多种查询、VIP自动管理、统计报表自动生成及分析.
作者:张明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用凝胶法快速检查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以替代兔法热原检查.方法 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不同批号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内毒素.结果 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稀释4倍时可消除对试验的干扰,且不同批号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对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的热原检查,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法.
作者:苗佩宏;胡忠杰;周蕾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