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明;徐红琳
目的:建立降糖益肾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金银花、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芪、金银花和黄连,绿原酸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10 0~0.100 0mg/mL, 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2%.结论:该试验所用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易于操作,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潘国良;吕彬;张红松;柴清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穴位给药在现代给药途径中的意义.方法:对穴位给药的作用机制、类型及其特点,以及作用于穴位的药品上市情况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并比较人类穴位与动物穴位之间的关系.结果:穴位给药具有给药剂量小、起效快、使用方便的特点,在国内外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结论:穴位给药应成为现代给药体系中重要的给药途径.
作者:陈琳;朱照静;李玉先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改进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以吐温-80分散药物,将药物先溶于水相,在90℃条件下混合乳化所得的乳膏质量优.结论:以正交试验法优选的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作者:李耀荣;莫玉芳;消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解脲支原体感染性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A组)、司帕沙星(B组)、克拉霉素(C组)、米诺环素(D组)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4种方案成本依次为110.60元、201.18元、162.75元、84.00元,有效率分别为62.97%,65%,80%,66.67%.结论:C组治疗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陈勇刚;丁大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优选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间、次数、加水体积和超声乳化时间4个因素,以冬虫夏草多糖含量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结果:佳制备工艺为A3B3C3D2,即加药材8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3 h,超声乳化时间为15 min.结论:制剂稳定,测定方法重现性好.
作者:冯祚臻;官东秀;张晓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新型的含巯基甘氨酸药物硫普罗宁具有促肝细胞再生、清除自由基和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等多种药理效应,临床广泛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晓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菊黄上清含片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35:6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甘草酸的进样量在0.43~6.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RSD为1.75%(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具有实用性,可用于菊黄上清含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丽娜;王爱民;李勇军;何迅;郑林;Ding Xiangui;王永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止吐新药阿匹坦的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等.方法:评述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结果:阿匹坦特异性拮抗在化疗呕吐中起重要作用的速激肽--P物质,可与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临床总有效率达63%~73%.结论:阿匹坦是第一个神经激肽(NK1)受体拮抗剂,可阻止化疗患者的呕吐特别是迟发性呕吐;阿匹坦、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积极预防急性和迟发性呕吐,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该药不良反应轻微;但与CYP3A4和CYP2C9有关的药物合用需持谨慎态度.
作者:吕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测定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C1s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8:92: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线性范围是0.081 6~0.408 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1.25%(n=6).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潘成学;刘伟;申小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乳腺囊肿病的疗效.方法:内治方法为早期阶段口服中药仙鹿消肿汤加减治疗1~2周,后续阶段口服乳腺康胶囊、小金丸治疗1~3个疗程;外治方法为乳腺囊肿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在无菌条件下穿刺囊肿,抽尽囊肿内容物,然后用消毒小方纱布厚盖患处加压固定2~3 d.结果:治疗患者40例均有效,临床治愈31例(77.5%).结论:内外合治乳腺囊肿病疗效良好.
作者:莫小勤;李廷冠;李敏江;刘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血塞通注射液由中药三七经化学提取后制成,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偏瘀、瘀血阻络症,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瘀血阻络症者.我院在临床应用中发现1例新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东腾;李铰霓;张群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复方加替沙星阴道泡腾片(CGVE)的制备及其对豚鼠的毒性作用.方法:研制了CGVE.对豚鼠分别采用单次及多次阴道给药,进行急性毒性和刺激性试验,观察其全身状态有无异常及阴道组织有无红斑和水肿等.结果:豚鼠给药前、后全身状态无明显变化,刺激反应评分为0分.结论:CGVE对豚鼠阴道给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刘莹珍;陈光龙;殷静远;张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制备工艺,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产物的性能进行表征,获得了脱包曲线研究产物的稳定性.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确定制备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优工艺为A3B2C1D2和A3B2C3D2,紫苏子油与环糊精的比例对包合率、收率的影响较大;TGA曲线和DSC曲线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显示经过包合后热稳定性增强;脱包曲线显示包合物脱包速率降低,稳定性增强.结论: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差热、热重和脱包性质,以及包合反应的佳工艺为紫苏子油的微粉化和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
作者:毕莉;杨波;杨万明;赵榆林;李祯;徐平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剂埃索美拉唑肠溶片与阿莫西林、甲硝唑的7 d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将6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观察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根除率.结果: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埃索美拉唑组为93%,奥美拉唑组为92%;对HP的根除率,埃索美拉唑组为84%,奥美拉唑组为82%.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组治疗HP相关性溃疡均具有疗程短、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轻微的特点,但价格埃索美拉唑组相对较高.
作者:谢树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鹿茸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鉴别.结果:伪品虽外观性状与正品鹿茸极为相似,但经醇提后其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相比较,斑点颜色较浅或无;紫外吸收光谱中,一经醇提后的鹿茸片虽有大吸收但偏低,二次醇提后的鹿茸片则无吸收.结论:鹿茸片真伪鉴别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何连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抗焦虑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选择FD患者62例(治疗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1 mg/次,2次/d)及莫沙比利(口服,5 mg/次,3次/d)治疗,并以仅口服莫沙比利的62例FD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64.5%),有效16例(25.8%),无效6例(9.7%),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显效27例(43.5%),有效14例(22.6%),无效21例(33.9%),总有效率为66.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加用艾司唑仑比单用莫沙比利治疗FD,疗效更好.
作者:张锋;张来剑;万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盐酸胺碘酮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参考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标准,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盐酸胺碘酮片的溶出度.结果:该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是控制盐酸胺碘酮片溶出质量的重要方法.结论:建议控制制剂质量,并规定溶出度测定标准,以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郁子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mPAP,提高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作者:李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该技术正发展成为3种各具特点又相互结合的技术,即定位释放技术、定时释放技术和定速释放技术.结论:研究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技术,对提高药物疗效、开展临床药学研究、推动医药科研和制药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建华;陈慧云;杨永;吕正检;徐世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通过对12个医疗单位138个中药制剂品种的调查分析,总结当前医院中药制剂开发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吕彬;潘国良;张红松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