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华;刘燕;董恒;肖春连
随着区域卫生体系的建设的逐步深入,以区域卫生工作与管理活动的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立足卫生数据的充分利用与挖掘,从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到信息利用实施统一规划,建成区域一体化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需求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需求分析、网络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区域医疗服务平台网络架构的设计.
作者:陈新;孙中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本文以CBM网络版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为基础,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数量、学科分类等方面收集分析了历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其直属附院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NNFSC资助课题的相关论文,对本校及其直属附院的科研优势、学术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林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如何在短暂的健康体检过程中提供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服务通道,让查体者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健康知识,并为其后进一步治疗制订方案,提高体检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庞杰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从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所遇到的困难及中药质量标准的可行途径阐述中药质量规范化、现代化,表明中药质量标准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我国应尽快制定有关中药质量标准.
作者:赵维胜;杨占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大量病人诊断信息和检验数据的积累使数据挖掘成为可能,为了进行快速有效地数据分析,进入挖掘系统的数据必须事先进行预处理.本文先介绍糖耐量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然后描绘实验数据的预处理过程,将处理后的数据运用于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关联规则挖掘.
作者:苏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本文从人机界面优化、HIS内部流程、院内诊疗信息整合、院外区域协同医疗几个方面探讨了对军字一号医生工作站软件的系统改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医院内外部信息化建设.
作者:吴业毅;杨毕辉;陈武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本文以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ina Hospital KnoWledge Datalbase,简称CHKD)为统计源,对十五期间河北省24家三级甲等医院产出论文的h指数进行分析,客观反映各单位的医学科研产出影响力和学术水平,旨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作者:孟笑梅;李金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医疗安全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综合性大型医院面对国内外医疗市场竞争,如何强化医疗安全,采取适当的宏观策略,是医院管理者一项重大课题.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如何加强扩招生管理,保证扩招后教育教学质量不滑坡,已成为高校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针对高校扩招后的当前形势,结合实际工作的切身体会,分析了目前扩招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对致力于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与研究的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张晓莉;唐小云;王宇;赵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育人的重窗口,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如何进一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充分发挥图书馆优势,配合学校搞好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
作者:花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对临床科研课题而言,选题是关键,选择好了课题,下一步就是要科学地进行设计.设计做的好,以较少的例数就可得到可靠、满意的结果,反之,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其结果不一定真实可靠.
作者:徐毓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本文通过改进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入手,谈谈新形势下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文献检索课程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网络化发展需要.
作者:李小平;马佳;袁怡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本文对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加以综述.
作者:殷继荣;雷红卫;肖小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管理具有科学性同时又具有是艺术性,护士长的管理同样是一门管理艺术.管理艺术是指管理者在运用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实践中所表现的个人行为态度与行为方式的特点.
作者:赖玉;潘志英;陈改平;李静;赵生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加强人员管理;操作规则管理;落实灭菌效果的监测.结果 提高全科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结论 严格有效的质量管理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更成为控制医院交叉感染的得力助手.
作者:邵亚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院信息系统去年做了全面的升级,针对系统的安全防范、应急系统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确保了信息系统正常的运行.
作者:郝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和体系架构的分析,构建和部署了基于CDP技术的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详细介绍了采用CDP数据保护技术构建医院容灾系统的优势及特点.
作者:朱玉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种医疗仪器已经成为医院的重要诊断基础,也是临床诊断、抢救、治疗、康复保健以及医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作者:纪美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前,国内的采供血机构采集全血大部分依靠流动采血车来完成,献血者到流动采血车献血时,需在在现场填写<无偿献血登记表>,等到流动采血车收车回来单位后由录入人员再进行资料的补录,这种情况经常会因为献血者填写资料字迹潦草而导致录入的资料有误,影响后续的献血偿还工作;另外,由于流动采血车上无法实时查询献血员献血的历史记录,就有可能无法控制献血员恶意献血的情况(比如献血员一天分别在不同地点的流动采血车献几次血).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在流动采血车与采供血机构本部之间进行联网,实现移动办公.本文通过介绍3G技术与VPN技术,并以广州血液中心的应用为例,讨论了3G无线联网技术与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在流动采血车组网中的应用.
作者:杨乐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对影响脂肪肝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提高脂肪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提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饮食运动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个人习惯等会影响脂肪肝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对脂肪肝患者提供良好的生理指导及社会支持系统、心理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惠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费国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