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洪承武
血气分析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监测指标,它迅速提供氧合、通气和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平衡的信息.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及时处理病情,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方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 1例.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与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肖春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发生在ICU内的心跳骤停患者如果能及时得到有效的CPCR技术的护理,将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规范的CPCR护理程序的实施在ICU内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周玉萍;李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也有人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作者:孙仲秋;祖晓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组,干预组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丽华;马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抗病毒药物.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干扰素及核苷类似物在临床应用方面日趋成熟.结论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根本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利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本文通过对我院182例产妇进行硬膜外置管行分娩镇痛术的探讨,逐步提高了分娩镇痛术的操作与护理水平.方法 硬膜外置管行分娩镇痛术,加强对孕妇产时产程的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结果 与结论分娩镇痛术减轻或解除了孕妇分娩之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郭秀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产后抑郁患者的产后康复情况,探讨产后抑郁对初产妇产褥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于2009年01月~2011年01月在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医院和香洲区人民医院作产后42d体检的妇女3016例进行调查.从中抽取产后抑郁患者3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86例在年龄、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孕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性别等方面与观察组相匹配的无产后抑郁的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自编的产后康复情况问卷调查两组对象的乳腺疾病、产褥期感染、腰痛和生育性肥胖等方面情况,对上述4方面问题的发生率分别作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乳腺疾病、产褥期感染和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生育性肥胖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产后抑郁与产褥期康复关系密切.我们应采取恰当的措施,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产妇的身体康复.
作者:陈建英;侯永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应用一次性头皮针经桡动脉穿刺采血探索一些较好的采血方法.方法 将100例需动脉采血的患儿用目测法与手指按压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等.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所需时间短,容易观察出血情况.结论 不论用目测法或手指按压法经桡动脉采血更简便、快捷、准确、安全,都可以作为新生儿动脉采血的主要方法.
作者:梁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饮食习惯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和为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给予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城乡选取有代表性的社区60岁以上没肌梗死亡、脑卒中病历的人群,施行饮食习惯的基线调查,随访7年,对比不同饮食习惯的老年人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有无差异.结果 老年人吃早餐、常吃肉类(包含猪牛羊鸡鸭肉)、常吃鱼虾,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每一天喝牛奶、吃水果,常吃鱼虾、豆制品,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Logistic多成份分析答案显示:不吃早饭、不常吃鱼虾类食品、不常吃肉类、年纪≥75岁、糖尿病历就是心肌梗死发生的孤立影响成份.年纪≥75岁、男性、居宿在乡村、高血压病历就是脑卒中发生的影响成份,饮食习惯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仅在其它因素用途下起作用.结论 得当的饮食习惯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很有意义.
作者:李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中医护理的授课质量.只有针对中职学生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慧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吊庄地区从2004年实施免费救助项目以来,针对住院分娩率低、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实际情况,通过完善妇幼保健网络,建立并加强镇卫生院建设和技术培训,减免孕产妇保健服务费用,加大健康教育和督导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住院分娩率.
作者:郭银霞;贺艳宁;戴美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退变,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节产生的综合症状群.一般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5种,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推拿刺血拔罐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申燕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者发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而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及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缺陷及衰竭.因此病情护理与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刘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35~59岁妇女的妇女病发病情况和妇女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把握当前妇女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方法 对6670例妇女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出常见病所占比率和发展趋势.结果 患病率达64.80%,疾病顺位前四位依次为:宫颈肥大、宫颈糜烂、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结论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妇女病普查工作,对降低妇女病患病率,特别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作者:李积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长期卧床患者护理中,家属心理护理的重要性[1].方法 掌握长期卧床患者一系列的生活及心理问题,分析他们家属所承担的压力源,并针对性的对家属进行鼓励性指导.结果 长期卧床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要鼓励性指导.结论 加强长期卧床病人家属的生活护理鼓励性指导可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生活质量[2].
作者:宁雪;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基本情况2010年5月25日~6月24日东丰县仁义村二组和仁义村四组,陆续出现22位村民(其中仁义村二组18名,仁义村四组4名)上村西山上采集山菜或到西山农田劳动后出现全身皮疹症状.该皮疹多数为散在性米粒大小淡红色斑丘疹,高于皮肤,压之退色,村民自诉,除极其搔痒外无其它任何临床症状,皮疹首先出现在颈项部或手臂,随后漫延至全身.2010年6月26日经县疾控中心调查后排除了传染性疾病,6月27日卫生局组成了由卫生局王局长为组长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和县医院皮肤科主任、感染科主任、内科主任为成员的专家组,到仁义村对出现皮疹的村民进行诊断,专家组诊断为荨麻疹,并提出抗过敏对症治疗方案.
作者:何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发展迅速,微创技术以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对脊柱的稳定结构无破坏、疗效确切而备受人们的关注,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其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分析了于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69例的病例相关护理及临床资料,对如何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作者:金春梅;翟昌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胆系结石病是常见的一种肝胆疾病,由于饮食生活习惯的原因,该病在本地区较为多见.白金尚老师从医30余年,在治疗结石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成为白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胆系结石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及诊疗水平的提高,混合性脑卒中病人在临床中日渐增多.混合性脑卒中是指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出血性和缺血性病变的不同部位同时或短时间内发生,由于两种性质相反的脑血管病变同时存在,病情复杂,治疗上存在矛盾[1].我院于2005年5月~2010年11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脑中风5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金长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