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体会

杨锡梅;卜凡叶;王景坤;刘纯凤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 及时治疗, 脂肪肝, 人民生活水平, 症状表现, 社会经济, 健康检查, 病例总结, 治愈率, 检出率, 肝昏迷, 发病率, 并发症, 肾衰, 疲劳, 呕吐, 临床, 黄疸, 恶心, 病情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B超、CT在健康检查中的应用,脂肪肝的发病率和检出率明显增加.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为了提高此病的治愈率,现将2008~2009年本院收治的30例脂肪肝病例总结体会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IVP检查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的3例IVP造影后发生的3例CIN患者分析、比较;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与结论造影前对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肾功能进行判断,造影剂种类及剂量选择应用对预防造影剂肾病意义较大.

    作者:师明钿;丁刈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与术前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回顾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37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有改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24%(37/41).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腮腺改良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腮腺改良切口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1例腮腺切除术应用腮腺改良切口.结果 手术历时1.5~2h,无1例出现面瘫,腮腺漏.随访半年至1年,未见复发.结论 腮腺改良切口,切口位置隐蔽,易被年青人接受.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难度.但只适宜于4cm以下良性肿物,术前须肿物细针穿刺及术中冰冻切片排除恶性肿瘤.

    作者:陈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原发性颅骨血管瘤的CT、MRI表现

    目的 探讨颅骨原发性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骨血管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特点.12例中男7例,女5例,中位年龄38.5岁(12~65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为单发.均表现为颅骨膨胀性骨质破坏,破坏区边缘锐利.CT表现:1例为低密度病变,9例为高、低混杂密度病灶,内可有密集的点、线样高密度骨纹影,表浅者骨针与颅骨表面垂直,深部者骨针呈蜂窝状.MRI表现:1例为长T1,长T2信号,8例为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无骨针区域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检查对原发性颅骨血管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文学幸;滕银如;余挽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诊断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研究经皮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TIA患者58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 行DSA检查58例中54例(93.1%)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狭窄程度≥50%)47例(81.0%).狭窄在颅外段40例(69.0%),颅内段14例(24.1%).结论 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衡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45例四肢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四肢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0年我科收治的45例四肢软组织肉瘤患者资料,其中38例患者行病变部位广泛切除术,另7例行截肢术.26例患者选择实施放疗,9例患者行化疗.结果 中位随访期30.7月.8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7.8%),2例患者出现肺转移(4.4%),2例术前III期患者死亡(4.4%).结论 软组织肉瘤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获较满意疗效,手术切除边缘的安全性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陈歌;张忠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自体巩膜包盖义眼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眼内容物剜除术自体巩膜包蔷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的患者同时剪断视神经、保留自体巩膜植入(HA)义眼座.结果 12例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义眼活动度及眼外观形态满意.结论 (HA)材料制作义眼座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排斥反应低,保留的自体巩膜使HA得以双层巩膜加固,提高于术成功中.

    作者:周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误服火碱护理体会

    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的小儿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有限,因此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应格外注意防护.火碱(NaOH)属于强碱,误服后可致口腔粘膜、咽喉、食管、胃部灼伤,甚至危机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两例患儿误服火碱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邸向瑜;米文育;谭启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我院36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风病又名卒中、真中风、类中风、偏枯等,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一旦发病,有很高的病死率及明显的致残率.笔者通过对我院自2007~2009年36例混和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观察,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尤书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乳牙根尖周病变根管治疗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乳牙根尖周病变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常规根管治疗术,vitapex 糊剂作为乳牙根尖周病变的根管充填剂.结果 随着根管治疗术后时间的延长,治疗成功率大大上升,经治疗的120个牙,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109个,成功率为90.8%.结论 乳牙根尖周病变用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淑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门诊静脉输液风险人员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

    门诊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病情和医院的声誉[1].其中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而门诊输液具有环节多、工作量大、治疗时间不集中、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3],因此给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何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自由体位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

    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外专家指出,分娩多变幻体位如站、蹲、走,避免长时间的平卧位,因为这是不符合生理体位的,WHO早在1996年在<正常分娩监护实用手册>中就提出自由体位是有用的、应鼓励使用的措施,是转变分娩模式的重要措施之一[1].

    作者:樊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围产期脑损伤患儿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

    本文总结了30例因围产期脑损伤,导致运动功能迟缓、异常的住院患儿,接受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本组患儿接受运动康复治疗的时间的起始时间:生后3个月内占13.3%,4个月内占13.3%,5个月内占10%,6个月内占13.3%,6个月以上占50.1%.效果:完全恢复正常者16例(53%),治疗半年好转者占37%,完全恢复较困难者3例(10%),影响小儿康复治疗效果的相关生物学因素是出生时的成熟程度、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等.

    作者:刘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的预防用药

    目的 观察纳洛酮和苯巴比妥连用防治新生儿重度窒息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患儿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生后6h联用纳洛酮和苯巴比妥,连用3~5d后与对照组行头颅CT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比较.结果 两组在降低脑损伤的发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早期联用纳洛酮和苯巴比妥能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

    作者:陈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泌尿外科患者合并60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了解泌尿外科患者合并60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在做好泌尿外科治疗的同时,严密观测血糖及监控,并做好临床的治疗和预防.结果 57例泌尿外科手术手术顺利进行、3例死亡.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合并60例糖尿病围手术期只要处理得当仍可施术.

    作者:曾德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T波改变的临床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T波改变对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有一定的价值,但并非特异性.笔者常见到一些临床医生把T波的某些改变片面地误诊为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导致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损失.心电图中的T波代表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

    作者: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腹部术后顽固性呃逆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对术后顽固性呃逆应用中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服用中药后2~3d症状缓解.结论 中药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作者:张玲;马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普胸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普胸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4例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患者的数据资料,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7例,分别给予空白对照及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的对术后排痰症状的治愈率达到81%,好转率15%,仅对4%的患者没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为7.0%.空白对照组排痰治愈率仅为48%,好转率为44%,无效率7%,其治愈率远远小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处理组;出现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1例,并发症发生率达到22.2%.结论 空白对照组的溴索对改善食管癌根治手术后排痰、减少并发症合具有一定的作用,且与抗生素头孢曲松钠产生协同作用.

    作者:吴继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我科从2008年1月~2009年8月收治了1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经过迅速补液,及早补钾,小剂量胰岛素及适量补钠与碱治疗,以及积极有效的护理,16例患者痊愈出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秋祥;李浓莲;罗春燕;关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的病理机制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 是各种退行性颈椎疾病中严重的类型,是5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

    作者:张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