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素华
宫颈及宫腔粘连是人工流产吸宫及刮宫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中时有发生,也很容易误诊、漏诊,致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作者:李春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建设中始终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疑虑和困难,加快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者职业化队伍迫在眉睫.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建设要打造职业化的组织形象、塑造职业化的团队精神、营造职业化的文化氛围,需要加强个体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需要制度保障,可考虑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培训、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的准入制度、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的考评机制等创新举措来实现.
作者:杨厚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医疗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医院统计工作模式也随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原有的一些统计模块或系统往往会跟不上变化的需求,影响统计工作效率.在医院信息系统环境下,通过SQL语言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可提供反映医院各方面运行情况的各种报表,满足各种类型的数据查询和统计要求[1].可以应对医院统计工作模式的转变.
作者:边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在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开展科研实践,从培养医科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取得的成果,进一步阐述机能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强调机能学课程加强科研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作者:郑萍;闫琳;姚婉霞;彭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非过敏因素导致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是由肥大细胸,嗜酸性粒细胞和T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支气管哮喘临床分型,可分为外源性及内源性.外源性哮喘,多在儿童期发病,常受季节的影响,有明显的过敏史或家属史.内源性哮喘,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上,发病无明显外源性过敏原,但与多种非过敏性刺激,如感染、运动、冷空气、药物等有关.
作者:蒋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广泛遭到破坏,经体表静脉穿刺输液困难,且烧伤后体液的丢失易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准确快速的静脉通路的建立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关键.中心静脉置管具有保留时间长,补液迅速有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烧伤患者的急救和治疗中.但由于患者体表皮肤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各类置管并发症.我科自2010年6月至今,共收治各类重度烧伤患者28例,均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先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巧玲;朱学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伴骨盆骨折患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胸腹联合伤伴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除1例肝破裂并心脏衰竭死亡外,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手术前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郑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普通高校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同样受“双向选择”制度的约束,既给广大医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又使他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医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增加了难度,无论是医学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都面临医学就业竞争的实际问题.所以,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的择业过程必然会出现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医学大(中)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已成为医学类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医学类大(中)高校领导一项极为关注重要的工作.
作者:张西铭;张鹏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离中的舒适护理.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治的30例血液病患者(包括健康供髓者)经血细胞分离术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结果 舒适护理应用临床效果较好.结论 提供全程的舒适护理使患者顺利进行血细胞分离,也是分离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阎瑞;倪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无痛胃镜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26例食管狭窄患者在无痛胃镜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 26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放置成功率达100%,术中有2例发生心动过缓,经静脉推注阿托品0.5mg后恢复;1例出现PaO2低于70%,经高流量(8L/min)吸O2加双手托起下颌后恢复至90%以上.结论 术前充分的心理疏导,术中的完美配合及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食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关健.
作者:周孟如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建设和培养是体现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管理部门是医院的大脑,是医院发展改革的指挥中心,因此管理部门的青年人才培养是“指挥部”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本文针对医院管理部门青年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长效培养机制,建立科学激励机制,充实专业队伍等建议与思考.
作者:蒲雯;李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因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剥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术.术前检查:NIBP110/70mmHg,HR75次/min,心、肺未见异常HB102g/l,PLT182×10 9/L,PT13.1s,APTT22.0s,ASA1级.人室后常规监测,左侧卧位L2-3穿刺顺利,见脑脊液后注入0.75%布比卡因15mg+脑脊液1ml,退出针内针后硬膜外置管4cm,阻滞平面T4 以下.穿刺和置管过程中均无异感.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经过顺利,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0.15%布比卡因120ml+芬太尼0.4mg).
作者:杨光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探讨医院陪护人员在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对医院陪护人员统一管理、培训、使用、考核、奖励.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作者:韦献萍;霍建珊;岑婉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儿科儿童接种工作中的相关作用,浅谈对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接种前后,采取一些列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儿童接种工作均顺利进行,少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对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何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病例患者女性,76岁.因发现颈部肿物3个月人院.体检: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双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其中大者位于左锁骨上窝,约2.9cm×1.3cm.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弥漫性改变,甲状腺多发实性结节,双侧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增大,左侧锁骨上窝实性包块(考虑转移性病变).胸部CT:左肺上叶前段斑片影,考虑炎症,纵膈淋巴结肿大,双肺下叶少许间质增生改变.入院诊断:甲状腺肿物;颈淋巴结肿大性质待查.于2012年9月24日全麻下行甲状腺全切、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回报:甲状腺弥漫性多灶状低分化癌浸润,并广泛累及血管和淋巴管,癌呈实性片状、巢状和松散的单细胞浸润;左颈淋巴结癌转移(17/18),右颈淋巴结癌转移(13/15),左气管食管沟淋巴结癌转移(7/7).免疫组化:TTF(+)、CK7灶状(+)、CEA(+)、CK(AE1/AE3)灶状(+)、P53(+),结合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考虑为来源于肺的大细胞癌.临床诊断:肺大细胞低分化癌伴甲状腺及颈淋巴结转移.因患者心肺功能欠佳,年龄大,不能耐受肺部手术治疗,入肿瘤科行化疗.
作者:张颖;李会政;赵黎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80例COPD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结果 有效的延缓了COPD患者病程进展,减少了反复发作住院次数,取得了的满意效果.结论 对COPD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必要且效果肯定,应该完善推广.
作者:张艳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1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原理根据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及网眼理论,腰椎间盘突出不是椎间盘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体在对腰部损伤的修复过程中,腰部的软组织粘连、瘢痕,导致了腰椎受力曲线的改变,使椎间盘受到挤压,突出而引起的腰腿痛.故针刀治疗不将椎间盘切除,只是松解腰部及神经根周围的粘连和瘢痕,将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粘连分开,恢复腰部的受力曲线,以达到治疗目的[2].
作者:黄晶;邹柳;李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在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作用并对其作归纳总结.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92例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急诊护理措施.结果 92例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经密切观察病情,控制呼吸,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治疗等处理后,除1例需住院治疗,其余患者均在门诊治愈.结论 过度换气综合征是综合医院常见的急诊之一.及时有效的护理与治疗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逆转患者的病情.同时,优质的健康教育和预见性的护理指导更是减少和预防患者复发重要措施.
作者:洪映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儿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影响浮力人力资源的因素,提出改进优化方案.方法 选择7个我院儿科病房进行为期20d的针对日常护理工作状况的调查.结果 由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院的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匮乏.结论 作为影响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医院应该加大对儿科护理人力的投资,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高雯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解剖学是医学教学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课程.正因为如此,每一个解剖名词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也是困难的.而且,作为形态学课程,解剖学是枯燥的、晦涩难懂的,往往学到后面忘了前面,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以上困难,学好解剖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解剖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室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作者:刘宇炜;许晓利;叶雁杰;鲁雄兵;何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