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香
中药制剂血栓通注射液,是具有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能增加脑血管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能抑制血栓形成,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可见于局部或全身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严重者产生胸闷、心慌、哮喘、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过敏性休克.与降纤酶及三七类中药针剂合用至皮下出血.尚未见引起严重血小板减少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彦国;陈奕名;孙广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医疗模式也在新世纪、新形势下逐渐转型,由传统的治疗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对医院的医疗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不仅要做好对疾病患者的治疗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健康患者的健康保健工作,实施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通过数字化体检、健康知识教育、健康信息档案管理、个体疾病管理以及健康干预管理,提高健康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充分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情况,以满足越来越多健康人群的健康需要,同时对亚健康患者采取预见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作者:丁步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术后6周,54例患者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12例患者术后1月坐轮椅户外活动.结论 经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患者以佳的心理及生理状态接受手术,安全、顺利地度过了手术期,达到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钟协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的常见并发症,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74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的血浆置换102人次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102人次治疗中共发生不良反应59人次,其中低钙血症反应的发生率高30人次,过敏反应的发生14例次,舒适的改变10例次,低血压3例次,TMP(跨脉压)增高2例次,所有的不良反应经正确的处理后缓解和消失,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经严格、周全的护理措施及处理后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消失.
作者:巫桂清;李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探讨血液灌流(HP)对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观察,以及血液灌流在抢救有机磷中毒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我院1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时做到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10例患者顺利完成血液灌流治疗.
作者:孔林英;郑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术中急性压疮发生高危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2009年3月~ 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的942例手术急性压疮的高危因素,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全年急性压疮高危手术患者中,仅有两例肩峰处、髂骨部发红于8H后消退,其余未发生一例术中压疮或术后皮肤发红不退、发绀等压疮迹象.结论 术中急性压疮的高危因素包括手术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两个方面,认真做好高危因素评估,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压疮发生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洪学梅;杨超;王菊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自2007年1月以来对28例髌骨骨折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康复护理.结果 28倒患者随访24倒.膝关节功能恢复:优20倒、良3例、差1倒.优良率达97%以上.结论 正确及时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通过对糖尿病患儿的护理及家长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患儿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
作者:殷雪莲;翟湘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90例,在治疗期间对其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经过保守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全部患者中86例出血停止,并痊愈出院.4例患者因并发胃穿孔转为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娜;刘晚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干预对护士风险意识和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的成效,比较实施前后护士风险意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士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对风险的一般认识、对风险管理的态度、对风险管理的行为意向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升高(P<0.01),而护理投诉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健康体检顾客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找出影响健康体检顾客对体检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体检流程、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体检环境等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提高了体检工作的服务水平及顾客的满意度,提升了体检中心的整体形象.
作者:张艳云;姜翠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的,已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得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1].吸毒者的机体免疫力比正常人低,通过静脉或肌内注射毒品者注射部位未严格消毒, 且大部分注射针头未经消毒和反复使用, 易感染破伤风杆菌[2].护理工作在吸毒致破伤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查阅有关文献,运用循证思维,探讨吸毒致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作者:陈丽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呼吸内科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年龄大而不能耐受一般纤支镜检查的患者,我院于2012年~2012年7月对住院患者应用静脉复合麻醉为95例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检查,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5例患者均为呼吸科患者,男60例,女35例;年龄23~92岁,平均年龄64岁.临床拟诊肺癌15例,支气管哮喘1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炎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30例,肺脓肿9例.
作者:李鲜翠;李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高血压是临床上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高血压常常是导致老年患者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衰以及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从而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护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莉;孙三妹;李春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既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新内容.现将静脉留置针应用技术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郑荣;孔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肺癌术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对46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给予持续人性化的关怀和细致的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并评价效果.结果 舒适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痊愈时间、健康教育掌握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大大提高了患者住院的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丽颖;郭淑萍;郭永合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孕、产妇特有的疾病,多发生于妇女妊娠20周以后与产后2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若没有及时适当治疗,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直接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朱长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高血压急重症不断增加,已成为心内科常见的重症,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本人参与护理的28例高血压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入院后及时评估高血压危险因素,耐心指导降压药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 28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刀世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生入科教育中增加鱼市哲学服务理念,有助于提高护生工作积极性及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方法 将83 名护生分为两组.将第一回轮转43 名作对照组进行常规入科教育第二回轮转40名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入科教育中加入鱼市哲学服务理念.对2 组护生进行出科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及护生各项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护生入科教育中增加鱼市哲学服务理念有助于提高护生工作积极性及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护生实习质量.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萍;蒋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发生率高达20%~30%,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常表现为大便量少、硬、排出困难,患者不仅有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和头昏等症状,而且还可诱发或加重痔疮、肛裂、脱肛、前列腺肥大、结肠癌等器质性疾病,同时便秘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2],所以,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有效治疗的方法.
作者:郑荣;孔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