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外侧入路病灶清除加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

宋颖军;梁卫东;龚剑斌;温贤成

关键词:腰椎结核, 前外侧入路, 椎间融合, 内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病灶清除加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疗效.方法 17例患者腰椎结核,男11例,女6例,年龄24~61岁,平均42 岁,病程3 个月~5 a,平均11 个月.行前外侧入路病灶清除加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17例患者经过8月~18月,平均14月随访,所有患者骨结核无复发.X 显示均出现骨性融合.JOA 评分结果显示:治愈11 例、显效5 例、有效1例,无效0例.结论 前外侧入路病灶清除加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为目前比较理想的腰椎结核手术方法,可以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医学专业非母语为藏语学生医患藏语能力建设研究

    目的 对西藏大学医学院2008 级预防医学本科班教改组和传统组的临床实习后的非母语为藏语学生医患关系中常用藏语能力进行对比,试图评价两组学生的医患关系中常用藏语水平.方法 将2008 级预防医学本科班74名学生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分为教学改革组和传统组;对其中的44 名非母语为藏语的学生用半天的时间进行医患关系中常用口语面试考核.结果 教改组藏语口语平均成绩略高于传统组,特别是教改组学生的藏语一般表达能力和医患关系中常用藏语对话能力以及藏语描述疾病和医患关系中常用相关名词的能力优于传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医学专业非母语为藏语学生下基层临床实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医患关系中常用藏语水平,教改组实习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拉巴桑珠;次央;达娃普赤;普仓;欧珠罗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和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单纯的抗凝治疗应强调综合性的防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科2009 年1 月~2009 年11 月共收治DVT 患者102 例,其中男54 例,女48例;年龄31 岁~74 岁,平均58 岁;和外科手术取栓治疗的疗效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深静脉血栓可并发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治疗DVT和预防PTS 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麻木、肢端青紫、淤血,皮温升高,严重者皮肤水肿,形成水疱、渗液、渗血.

    作者:任红;杨利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1 临床资料我院2008 年1 月~2010 年12 月收治65 岁以上脑梗塞共771例,其中男395例,年龄65~94岁,女376例,年龄65岁~98岁.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者71 例,占脑梗塞总人数的9.20%,死亡12 例,发生率为16.90%,未愈7 例,占10.60%(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脑梗塞主要合并症,见表1.

    作者:王腊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9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基本病变可分为水肿、出血坏死两种形式,除胆道疾病外,大量饮酒、暴饮暴食是主要发病原因.重症胰腺炎即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凶险、起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刘月萍;马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白血病的用药护理与预防感染护理

    1 用药护理1.1 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较大, 药物渗到血管外可引起周围组织坏死.应有计划选择血管,同一部位不反复穿刺,选择直、粗、有弹性的血管.静脉穿刺要求一针见血,并妥善固定.如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用药,应根据不同药物而采用局部冷敷,封闭等处理.笔者用硫酸镁溶液湿敷或将喜辽妥涂敷.

    作者:魏春伟;杨莎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克林霉素致血尿1例分析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5 岁,因发热、咳嗽两天就诊,于2011 年10 月25 日上午9 时在我院门诊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0ml 加盐酸克林霉素0.6g,输液完毕,患者解鲜红色血尿2 次,约500ml.下午5 时收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112 次/分,血压120/95mmHg;尿常规示尿潜血{+++};尿蛋白{++},白细胞{-};急查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免疫球蛋白、补体C3正常,抗链球菌溶血素0(AS0) 阴性,肾区无叩痛,停止使用克林霉素,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患者夜间解暗红色尿液约600 ml, 血压110/75mmHg,2d后尿液转为淡黄色.复查血尿常规、肾功能、免疫球蛋白均正常,排除肾炎.随访1a 无明显异常.

    作者:游佳明;李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后入住ICU的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

    目的 了解术后入住ICU 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减少消极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方法 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法收集70 例术后患者的心理资料,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 ICU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加强心理护理;ICU 护士应掌握心理护理的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项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民营医院的开展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模式,改善服务态度,落实基础护理,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基础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田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1年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统计分析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医学科技信息研究所2009~2011 年承接的医药卫生科技查新项目进行统计,从查新范围、查新项目学科分布、级别分布、委托单位分布、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反映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卫生科研工作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科研管理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魏娜;其其格;李卉;辛艳旭;腊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教学中对伦理问题的若干探讨

    目的 讨论临床护理教学时出现的伦理问题以及正确的对待方法.方法 和结果通过对护理教学的特点以及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患关系变化的分析,总结出处理护患以及师生之间伦理关系时的原则,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坚持在医护权利面前人人平等等原则.结论 重视临床护理教学中伦理问题有实际的工作需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全面发展.

    作者:付素娟;黄莉;王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腹症超声检查前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超声检查前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检查的效率和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13例无外伤史的急腹症患者超声检查前的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理解目的 和方法,积极配合护士指导,得到及时准确的检查.结论 对急腹症患者超声检查前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是协助确诊的重要一环.

    作者:黄健军;刘思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2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21例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均采用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妥善的术后护理,均恢复顺利,获得痊愈.结论 重视妥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解木军;潘秀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外孕休克抢救护理

    宫外孕起病急、病情重,特别是宫外孕破裂,腹腔内大出血时,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夺去患者的生命.积极配合诊治,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减少患者抢救时间,为患者诊断及抢救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6例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及X 线分期,结合CT 或MRI 检查,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Ⅰ、Ⅱ期患者采用滑膜切除、髓心减压加带血管蒂股前外侧筋膜瓣治疗;对Ⅲ期、Ⅳ期病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结果 106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经1 年~8 年的随访,按改良的新疗效标准评定,优46 例,良42例,可10例,差8例,优良率为83.02%.结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因此加强围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梅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了43 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术前给予呼吸训练,体位训练,常规物品准备;术后观察血氧指标和呼吸情况,注意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管的护理,做好氧疗、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吸痰的护理.本组一例患者术后因截瘫平面上升致呼吸衰竭死亡1 例,1 例患者术后因血氧饱和度下降出现烦躁、胸闷转ICU 治疗后好转.其他患者未发生呼吸道并发症.认为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作者:万毅超;蒋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患纠纷

    安全是人的基本的需求之一,是个体生理需要满足后,急迫的第二层次需要[1],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服务和基础服务的效果及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一切合理需要的同时,应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原则.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增强隐患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做好隐患监控,强化隐患管理,尽可能地杜绝护理隐患,做到以人为本,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者基本的责任.

    作者:郑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肠梗阻并发猝死1例

    猝死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1].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无症状及体征.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近日,我们遇到一高龄肠梗阻患者,在临床中猝死,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泉;张宪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职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流行病学》教学的思考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就如何将高职教育的新理念贯穿于整个<流行病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将<流行病学>原理及方法应用于基层卫生工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卫生专门人才等问题做了简要的思考及探索.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方法 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强调术中眼位配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术后注意事项,根据医嘱按时点眼药水,密切观察患眼反应.结果 治疗60 例(70)眼取得了满意疗效,无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及视网膜出血.结论 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护理,较好地克服了患者虑及恐惧的心理,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提高光凝术成功率.

    作者:李红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中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早期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心理护理,使中年脑卒中患者从被动情绪低落、消极、痛苦、焦虑、恐惧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持情绪稳定缓解和消除各种心理问题,促进早期康复.方法 选择80例中年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经过心理护理后康复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情绪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中年脑卒患者早期康复和情绪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作者:段水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